一个人客栈

 找回密码
 加入客栈
查看: 1470|回复: 17

[分享]文森讲坛——关于填词(已译成简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5-7 14: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一得愚生</I>在2004-5-7 1:46:22的发言:</B>
建议开设&lt;文森词堂&gt;  &lt;江南诗房&gt;|&lt;云起曲廊&gt;

<>“词堂”不好听,“讲台”吧。</P>
 楼主| 发表于 2004-5-7 14: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齐俺,一得秘书的意思是文头讲词,江南掰诗,云起唱小曲DI。</P>
发表于 2004-5-7 15: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就“词台”。
发表于 2004-5-8 0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一得愚生</I>在2004-5-7 1:46:22的发言:</B>
建议开设&lt;文森词堂&gt;  &lt;江南诗房&gt;|&lt;云起曲廊&gt;


呵呵,一得老兄:叫人一聽"文森祠堂"----已作古了,有生祠的又都是闡豎。嘿嘿,好狠!偏惹啼鵑帶血歸,"江南尸房"----呵!廣東話,剛死著,北京話,太平間,慘了。出師未捷身先死。只曲廊還好些:總有浮云能蔽日,有三陪的卡拉OK,借云為障。幽一得~默。別惱!
 楼主| 发表于 2004-5-8 17: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文头这一默幽得好啊。
发表于 2004-5-9 13: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严重同意!俺只喜欢词</P><>不知道在这里能不能提问题呀?</P>
发表于 2004-5-9 13: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涯</I>在2004-5-1 20:06:23的发言:</B>

<>真讲啊?</P>
<>那我就不捧场了……</P>
<>书谁都会看,我看懂了</P>
<>谢谢文森:)</P>[em01][em01]


这位兄弟的话俺就不同意了,书那玩意是死的,而且有许多不妥之处,以俺的水平是辩不清的,反而易被它误.除非兄弟你水平高.而文公讲的都是精华呀.美中不足的是不够通俗,毕竟俺是个俗人
 楼主| 发表于 2004-5-9 17: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段枫</I>在2004-5-9 13:19:14的发言:</B>
<>严重同意!俺只喜欢词</P>
<>不知道在这里能不能提问题呀?</P>


欢迎提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5-10 23:32:48编辑过]
发表于 2004-5-10 02: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文森</I>在2004-5-8 1:32:30的发言:</B>
;

呵呵,一得老兄:叫人一聽"文森祠堂"----已作古了,有生祠的又都是闡豎。嘿嘿,好狠!偏惹啼鵑帶血歸,"江南尸房"----呵!廣東話,剛死著,北京話,太平間,慘了。出師未捷身先死。只曲廊還好些:總有浮云能蔽日,有三陪的卡拉OK,借云為障。幽一得~默。別惱!


俺说是罗,早就不中耳了。再一想,那个“曲廊”,估计剩个“躯囊”。看来一得兄是存心要耍回恶的,不留一个活儿。这玩笑开大了,反正文兄道破,恁不怕了。:-)
发表于 2004-5-12 09: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森版主何时讲词的字法句法,俏景等着呢。以上内容俏景已打印成册收藏。
 楼主| 发表于 2004-5-19 06: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B>文森讲坛</B></P><>五. 词的句法与字法:1.词的句法:a.分律句与拗句;b. 省略句式;c. 倒装句式;d灵活组词成句;e句子的相互勾连。这五点:a. 这一点各诗词格律书从一字句到十一句均有介绍,就不多说,但须注意领句在词中往往有贯气作用:如沁园春中上下片两领字扇面对,这领句一气到结句;对句不可大意,往往是产生跳跃,拉开场景的手段;三字句中,可成三仄句式,此处多是作词眼须打劫时。如贺新郎:++ 1、+-+ 1句,叶梦得[睡起流莺语]下片:但怅望、兰舟容与。便如是。B. 王力:[汉语诗律学]共有11种省略,可认真参阅,但须记:要依语法合理省略,不可自作主张。尤其量词不作宾语时不可轻易省略。我们重点讲一下后边三点:
?c. 词中的倒装句式:填词时为押韵,合谱,对偶,突出重点,而使语句产生倒装,用以加强艺术感染力,区别于散文。它分三种形式1. 成分倒置:蒋捷:人影窗纱,是谁来折花?………。人影窗纱便是?并列(偏正词组)成分倒装句式,使实景变成虚影,产生美感;2. 分句换位:辛弃疾: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是叙述时上下句有意颠倒,从而达到渲染:几番风雨的作用,借此点题;又如:闲引鸳鸯芳径里,手挼红杏蕊。也是如此;3. 跨句错综组合:指一种复句:既有分句间的换位,又有成分倒置,交错组合。这种句式在词里应用最多,是区别于诗曲的典型句式:如:元好问[鹧鸪天] :新生黄雀君休笑,占了春光却被他。----君休笑,春光被黄雀占了;刘过[沁园春] :拥七州都督,虽然陶侃,机明神鉴,未必能诗。----陶侃虽然是拥有七州的都督,机明神鉴,却未必能诗。这种句式一则使语速放缓,节拍放慢达到词要求语句不浮,不滑,生涩生拙之感,二则也可增强词重点突破点与面。还一句式初学者不易掌喔握,组合不好往往产生病句。
d. 词中易灵活组词成句:往往填词时句中的词与词的组合构造,常不按习惯语法,而十分灵活,对加强词篇的内容的底蕴,突出形象,推及意境,有很大帮助,1. 动词+名词:构成偏正词组(本应成动宾) 如:月明垂叶露,云逐渡溪风。===垂叶,渡溪均成了偏正结构了。2. 动调+(动词+名词):构成复杂的动宾结构===动补,除诗词中,现代汉语里不用,古文中少见,如: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衔绣幕,旧巢无觅处====衔绣幕,变成为动补结构→衔于绣幕。3. 名词+名词,变为主谓结构:如山外青山楼外楼===山外有青山,楼外还有楼,4. 动词+形容词,变成动宾结构: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凄消的号角) 吹来了寒意→动宾结构。
e. 句子间的相互勾连。前四点讲的是句子内部的法则;这一点讲的是句外法则。为使全篇风格一致,收紧全篇形成向作涨力,作者往往釆用句与句之间字面上的相互勾连或语意上的勾连,在填词时这一点很重要,尤其作咏物词时,不有意识使用勾连,恐很难填好咏物词:举例:元好间[摸鱼子. 咏并蒂莲] :”间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作者以双设问破题起兴。从心与根处写花,而美好的并蒂莲花,是建立在有丝纠缠的根上,莲心本苦,但作者将莲心之苦借字面的勾连,使莲心之苦的原因归结在根上,开花时己种下心苦之果-----藕断而丝莲==偶断:死者可怜,生者心苦也,此义用’根’’丝’’心’’花’’儿女’ 将两拍拉紧表现一个’苦’字,并树出一苦怜之形象===旧家儿女。借此直贯下一拍’鸳鸳浦’处,和结句”断肠处” 。”天已许,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鸳浦。”至”夕阳无语”,放缓语速,创造一个听着无声却有声的大背景,”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以谢灵运&lt;伤已赋&gt;,舜之二妃的感伤模拟双花==一对旧家儿女。而鸳鸳浦--夕阳--谢客---湘妃===皆以感伤作语意勾连,而未是断肠处===为下片再递深一层写:青莲==情怜,并蒂===双泣留下余地。-----这一点既是章法的一部分,也是句法的一部分往往被忽略。大家有兴趣可自已分析一下王碧山,张玉田的梅影,张玉田的春水。?
</P>
发表于 2004-5-27 0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别处已看过,再看次,还受益。谢文先生。
发表于 2004-6-13 15: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2. 词的字法:有它与诗赋通用的特点,也有它独有的特点,我们分:a词类的活用,b词的用典与炼字,c互文,d声韵。前三种大部分为通用特点,第四种有词独特要求。 <p></p></P>
a词类的活用:诗词句子中词类的活用的形式分为:名词活用为动词作谓语,这一点许多初学诗词的人都会接触过,也易理解,但有些名词不仅活用为动词,还同时表意动,这一点常使初学诗词的人困感,如:归庄诗:乱世他乡总是家,此身未肯[痼] 烟霞。人方悔祸呼司命,天自为媒[匠]女娲。这里:痼本名词,这里活用为动词:嗜好若只看作嗜好,癖好就读不通了,这里做:以烟霞为痼解,此身(一生) 并非愿意把隐居爱烟霞作为不可改的癖好。匠字也如此是:以女娲为匠。若不明白这意动用法常会把诗词表&#60545;的意思解反,或不解,甚至怪作者的诗词写得’太隔’------这一点须多注意,词为表现’拙’’涩’ 也常把名词意动.使语速放缓。 <p></p></P>
    形容词的活用:形容词除可活用为动词,也可名词化---指代某事物,还可动词化后成为使动用法或意动用法,如:元稹&lt;遣悲怀三首&gt;: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甘字即表意动:以长藿充膳为甘。又如陆游&lt;诉衷情&gt;尘[暗]旧貂裘。暗字便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表使动,把陈述句式变成使令句式。 <p></p></P>
动词活用一般指动词的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成为及物动词)如王安石&lt;北山&gt;:北山输绿[涨]横陂,涨便是使动用法。一篇诗词中最精彩,最传神的关键词语,人们称之为’词眼’’诗眼’ ,词类的活用,往往就成了词眼与诗眼的所在,也是诗人们炼字的手段之一。 <p></p></P>
b词的用典与炼字:用典分明用,暗用,化用三种:明用典好比米煮成饭,虽是饭而已不是米,但形还在如辛弃疾&lt;永遇乐&gt;: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便是明用。 <p></p></P>
暗用典好比盐溶于水,虽不见盐,能觉水有咸味,如张炎&lt;解连环&gt;:自顾影,欲下寒塘……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张炎暗用了唐. 崔涂&lt;孤雁&gt;:暮雨相呼急,寒塘欲下迟。和晋. 束晢&lt;贫家赋&gt;:行乞贷而无处,退顾影以自怜。-----表达了自我矜惜之意。 <p></p></P>
化用典好比米酿成酒,既不见米形,也不得米味,然酒又源于米。如:辛词&lt;贺新郎,甚矣吾衰矣&gt;: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间何物能令公喜?白发化用李白&lt;秋浦歌&gt;,李白说愁,而辛弃疾说事业无成而人已老;公喜句化用&lt;世说新语&gt;王恂,郗超两人做桓温幕僚,’能令公喜,能令公怒’ 意指两人受桓温赏识,辛化为对青山的赏识,引申指南宋人才匮乏。------这首词,明用,暗用,化用的例子很多,大家可分析一下。 <p></p></P>
用典须注意:同一作品中同一典不能重用,要力避’合掌’已之嫌;取意角度须与上下文命意吻合力避相犯。自五四以来许多人受左倾文艺思潮影响反对用典,是一种偏见,其实生活中无处不用典,每一个专用名词形成,都是一个故事,也就成了一个典:用典使诗词的内涵与外延扩大有利深化主题。 <p></p></P>
炼字分:字义锤炼:如出名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字是王安石反复修改用过:到,过,满,入,…等十多个字才定为绿字----&lt;容斋随笔&gt;。字义锤炼的原则:贴切明晰,生动形象,特点突出。 <p></p></P>
诗词字音的锤炼往往被人忽略,钱钟书在&lt;论学&gt;中引用法国福楼拜的话:意义确切之字,同时必为声音和美之字。贾岛的:僧敲月下门,用敲字的声响反衬全诗中幽静之夜---这是字义向字音的过渡。张继的:夜半钟声到客船,原来到字是入字,作者反复琢磨:用入,字音沉哑不响,用到字有钟与船的空间感,既可表现愁人不寐,又可听到钟声断续之情状,更使全句字音清亮。&lt;历代诗话&gt;----这是字音与空间的结合。张栻诗:卧听急雨打巴蕉;朱熹说:此句不响,不若:卧听急雨到巴蕉。雨与打是上声迭用;雨和到是上去间用,音节高低顿扬,和谐响亮。&lt;朱子语录&gt;卷140-----这是声调与空间的结合;炼字须反复斟酌,好坏全在作者文学修养的功底。贾岛说过: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道理合在苦心经营。 <p></p></P>
c互文:所谓互文即交错为文----互文见义,如&lt;木兰诗&gt;: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即是互文,如:主人下马客在船,拳杯欲饮无管弦。是:主人下马后,在船上,客人下马后,也在船上,两事各举一边而互有省略-----句内互文,又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其实应是:迢迢皎皎牵牛星,迢迢皎皎河汉女。-----句间互文;再如: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是:庄生晓梦托蝴蝶,望帝春心迷杜鹃;托中有迷,迷中有托-----互体。互文可便语言简约有致,增加节奏感。但也常使初学者觉表意不完整,困感。---------上述字法也是勾连时常用的具体方法。 <p></p></P>
<p> </p></P>
发表于 2004-6-13 15: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d声韵:填词时,通常在词谱中未注明宫调的只分平仄即可,不但唐五代的小令如此,宋代有些慢词如[贺新郎][念奴娇][水调歌头][沁园春] 等也以平仄为主,只:过拍,结句,务头----词眼,打劫,明旨等紧要处须讲求四&#62396;与口形,五音,声律的配合,其实,若五音口形能与四声协调便可创造出一种:合之管弦,付之歌喉的歌调歌词。[事林广记] 中当时教坊有:呼吸字指教伶工训练和辨别唇,齿,喉,舌,鼻(牙) 五音的口诀,为了弄清这困惑初学者声韵问题,我们把五音:唇,齿,喉,舌,鼻(牙),五声:宫,商,微(ZHI) , 羽,角,与四声的关系简约说明一下:

[五音璇宫] :宫==上平声;商==下平声,微==上声;羽==去声;角===入声。一般平入配重浊;上去配轻清。协音须旋律而定,并非一一对应的。<p></p></P>
<>[音韵学] :将五音:唇音分为:重唇===宫;轻唇==次宫,齿音==商,鼻(牙)=== 角,舌音分为舌头==征、舌上==次商,喉==羽,半舌音==半征商;半齿音===半商征。
[词源] :宫===浊;商==次浊;微(ZHI)== 次清;羽===清;角===半清半浊。
[韵会] :将声母分为三十六个(现代汉语21个) :
宫:帮滂并明;次宫:非敷奉微;商:精清心从邪;次商:知彻审澄娘禅;角:见溪群疑鱼;征:端透定泥;羽:影晓么匣喻合;半征商:来;半商征:日。
清音:帮非精知见端影;次清:滂敷清彻溪透晓;次清次:心审么。
浊音:并奉从澄群定匣;次浊:明微娘疑泥喻;  次浊次:邪禅鱼合。
不定清浊:来日。
将韵母分为217个:分为开口合口其分别在介音,凡介音有“u”者为合口,无为开口。依平上去入排列,如;居举据匊,戈果过括,瓜寡跨刮,巾谨靳(无入声)。
举例:信==思晋切:心母;靳韵,去声十二,商次清次音==相当[2,尺:音CHE须由调定]。又如:万==果羽切:见母;举韵,上声七,角清音==相当[高音3:仜字标音] 。
古代音乐(按笛箫的词曲)记谱自宋末到民初均采用工尺谱加板眼,上=宫=1;尺==商==2;工==角==3;凡==变征==4;六==征==5;五===羽==6;乙===变宫==7,高音加人字旁;低音在谱字上加减;如:四==低音6,合==低音5,一==低音7。原板==2/4拍;导板===散板化加原板;……。北方多:死腔活板,南方多活腔死板;工尺谱以笛音定主腔,采用首调唱名:共七调:上字调==降B;尺字调==C;小工调==D;凡字调===降E;六字调==F;正工调==G;乙字调==A;正工调最高;乙字调最低;中国词曲多用:尺调,小工及六字。哀声多用上字调及凡调;
如[满庭芳] 入中吕==尺调,主腔形式有八个;举两例:6 53∣5 -- 6 --∣6  [救青] ;22∣35 22∣2 [醉皂] 。乐工可依一首词中大部分字的五音口形选择主腔,依板组合乐谱,用拖腔,变声,协调不可决断处,再斟酌换字,切不可如四字,由舌→牙→唇→喉。也不可数个字音均在一处:安俄烟戈!
焦循《雕菰楼词话》中事,略云:“宋仁宗欲改柳永‘太液波翻’为‘波澄’,柳不从。””概太为征音,液为羽音,波为宫音。若用澄字为次商音则不协,翻字次宫音乃协。”“…..征下于羽。太液二字由出而入,波字由入而出,再用澄字入,则一出一入,又一出一入,无复节奏。且由波接澄字不能相生,此定用翻字”。  
  意既为:音由舌入喉,由喉入重唇至轻唇,故协。而澄转舌上,为转内,故不协。依黄公绍[韵会]其五字之字母、清浊等如下:  
  太:透母,舌音,属征,次清,盖韵去九。
  液:喻母,喉音,属羽,次浊,讫韵入十一。
  波:帮母,重唇,属宫,全清,戈韵下平五。
  翻:敷母,轻唇,属次宫,次清,平韵平十三。
  澄:澄母,舌上音,属次商,全浊,京韵下平十。由轻唇转舌上,为转内,绕口故不协,不如:由重唇至轻唇,节奏顺畅。
了解了四声与音韵关系后:看填词应如何审音用字:原则是:旋律转折而下,字必轻,清;开展以起字必重,浊;而唇、齿、喉、舌、牙之用,则视歌字递续、清圆无碍以为断也。即如吕征[词源疏证序]:协音遣字,亦应于旋律变化求之,非徒当字宫商而已也。故有略不合声调的,多用拖腔,变声,协调来处理:如京剧[沙家滨BANG]三字本都是平声,让刁德一用马派须生唱腔:新四军就在沙家滨……,用拖腔,变声处理后,听来就抑扬顿挫了。
一首词的曲调乐声紧要处便是主腔所在处,全句用字务严。宋元时称紧要处最动情之字为[务头] 多是俊语妙处---词眼点晴之字:如姜白石:[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荡字便是务头,去声;征次清。这句填词当用:∣∣∣--∣,--去、∣∣--。便合腔付之歌喉。王骥德[曲律. 论字法]:务头须下响字,勿令提挈不起。所谓响字不一定是响音--去声;如[迎仙客]:十二栏杆天外倚,倚字处便是务头,倚:上声,羽清音,拖腔易成去声四,这句填词时:∣∣---去上。用何声调作响字,由乐调决定。如尺调一般用去声作务头,而凡调、上字调用上声为多。
词中起拍、结尾处也是一调中音节吃紧处,[曲律. 平仄论] 说:遇去声当高唱,遇上声当低唱。乐声,气势往往由此处领起振响,或转高转急,因此也须用去声字与之相衬。如[八六子]的起句,上下片结句,秦观:起句:倚危亭,恨如芳草;上结,怆然暗惊。下结,黄鹂又啼数声。恨、怆、暗、又、数。等处必用去声方可振起全拍,转高转急。过拍声调用字亦如领拍,第一句若无去声,全拍应有方可,周词[兰陵王] 末段声尤激越,以笛伴奏,音调当又急又高,似梦里,泪暗滴。梦,泪两处必用去声,方可声调转折直上,合于句末揭调陡起顿落之规律。
除此之外,词中去声字还常和上声连用。作去上、上去。须多留意。
词中拗句并非故作奇古傲兀。多是音律决定的如:温词[遐方怨] :断肠潇湘春雇雁飞。史词[寿楼春] :夭桃花清晨,一句五平;周词[浣溪沙慢] :水竹旧院落,一句五仄。讲求四声阴阳,始于乐工,严于文人,词乐由弦乐转为以箫按曲正字,音律也愈趋细腻,自然就注重五音,明辨阴阳了。
领字处于:或一韵之首;或两韵间;它有发调定音与转折跌宕的作用,这些地方必用去声,方可振起全词,如刘潜夫[沁园春] :上片一唤字除领起扇面对甚而直贯上结:剑客奇才,这一去声振动全片;下片一叹字也如是直叹到:慷慨生哀。
其它正常律句不必拘泥。按上述对词眼,务头,起拍,结句,过拍,领字的要求填词审音用字,一般均合伶工凭五音口形用字定音的口诀,伶工自会依主腔谱出付之歌喉管弦的曲子。<p></p></P>
<p> </p></P>
发表于 2005-3-20 0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签一名,以示俺来阅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客栈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一个人客栈

GMT+8, 2024-6-24 02: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