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客栈

 找回密码
 加入客栈
楼主: 碧云天

《楹联技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4-8-17 18: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柴姓典故

姓启柴举;望出汝阳。

给田祀周,爵封崇义[1];
舞乐改敌,功纪凌烟[2]。
☆注释:[1]后周柴荣的事典。柴荣,龙岗人。继帝位为周世宗,励精图治,有威武之声。他不信佛,废佛寺三千余,令熔毁铜佛以铸钱。治国有方,为世人尊崇。[2]唐代霍国公柴绍的事典。绍,字嗣昌,临汾人。少有武力,以任侠闻名。后为高祖驸马,以功拜右骁卫大将军。

唐代荣为驸马[3];后周耀称君王[4]。
☆注释:[3]见注[2]。[4]见注[1]。

前贤爰诵秋岩稿[5];后士喜吟青凤诗[6]。
☆注释:[5]元代学者柴潜道,襄陵人。不乐仕进,以教授乡闾为业,人号为秋岩庄靖处士,有《秋岩小稿》。[6]清代学者柴绍炳,字虎臣,号省轩,仁和人。善为文,人称其文为西陵体。有《省轩文钞》、《青凤堂诗》等。

毕姓典故

源自姬九;望出河南。

布衣创活字[1];巾帼存韬文[2]。
☆注释:[1]宋代发明家华升(?-[1051),布衣出身。仁宗庆历年间发明活字印刷术,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2]清代女名人毕著,字韬文,歙县人。其父守蓟丘,与贼战死。时著年二十,夜率精锐入敌营,杀其首领。工诗,有《韬文诗稿》。

祖孙皆进士[3];父子俱使君[4]。
☆注释:[3]指宋代进士毕士安(官至吏部侍郎)及其孙毕良史(绍兴进士书画家)。代州人。[4]指后魏豳州刺史毕祖晖及其子义云(充州刺史)。

莲汀工诗画[5];子务擅琴棋[6]。
☆注释:[5]清代女诗画家毕慧,字智珠,号莲汀,镇洋人。工诗画,有《远香阁诗草》。[6]明代画家毕本,字子务,号昆山,淄人。善画山水人物,工诗嗜琴棋。

洪炉无久停;日月速若飞[7]。
☆注释:[7]唐代监察御史、诗人毕耀《赠孤独常州》诗中联句。

胸富文章,美少年之登第[8];德成隐逸,享耆老而挂冠[9]。
☆注释:[8]唐代益州长史毕构,字隆择,偃师人。六岁能文,第进士,景龙末召拜御史大夫。为政清严。官至太子詹事卒。[9]宋代孝廉毕赞,长沙人。仕郡为引赞吏,性至孝,父母皆年八十余。转运使表其事,诏赞解职终养。竞争。

晏姓典故

望出齐郡;姓启晏龙。

童子能文,仰同叔之天坦[1];
相臣克俭,美平仲之家风[2]。
☆注释:[1]宋代神童晏殊,字同叔,临川人。景德初,以神童荐,真宗召与进士并试廷中,殊援笔成。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工诗擅文,有《类要》一百卷,《文集》二百四十卷。[2]宋代名人晏敦的事典。

晏子光万古[3];棋经焕千秋[4]。
☆注释:[3]春秋时齐国正卿晏婴(?-前[500),字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连任灵、庄、景三朝正卿、执政五十余年,以节俭力行,谦恭下士著称于时。有《宴子春秋》内外篇,凡八卷二百十五章。[4]宋代棋师晏天章,有《元元棋经》传世。

论驳廿四事[5];文集百卷书[6]。
☆注释:[5]宋代吏部侍郎晏敦复,曾论驳二十四事,反对秦桧投降求和的主张。官至尚书等职。[6]见注[1]。

倪姓典故

源自姬姓;望出千乘。

威震鄂湘三千里[1];名列元末四大家[2]。
☆注释:[1]元末南方红巾军将领倪文俊(?-[1357),号蛮子,沔阳(今湖北沔阳西北)人,迁居黄陂(今湖北黄陂)。出身渔民。从徐寿辉起义,任元帅。治平五年(1355年),大破元威顺王宽彻普化水军于汉川(今湖北汉川),连克湖北许多州县。太平元年(1356年),迎徐寿辉于汉阳,重建天完政权。自任丞相。后率军入湘,大胜。太平二年被其部将陈友谅所杀。[2]元末画家倪瓒(1301-1374),原名廷,字元镇,号云林,无锡人。世为豪富。擅长山水,多以水墨为之。其画简中寓繁,似嫩实苍,于水墨山水有新的发展。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并称“元末四大家”。

品学兼优,闻名遐迩;
书画俱妙,落墨超逸[3]。
☆注释:[3]明代进士倪元璐(1593-1644),字汝玉,号鸿室,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天启进士,授编修。后擢户部尚书兼翰林学士。诗文为世所重,书画俱工。落墨超逸。风节文章,与现科进士黄石斋绝似。

诗风传江浙[4];词名播吴越[5]。
☆注释:[4]清康熙举人、书法家、诗人倪灿,字总音公,钱塘人闇公,钱塘人。才学淹雅,博学鸿词,参与修篡《明史》,所撰《艺文志序》,穷流溯源,人称杰作。书法诗格,秀绝一时,有《雁园集》。[5]清代书画家、词家倪稻孙,字米楼,仁和人。少工填词,游吴谷之门,名播吴越。性嗜金石,精篆隶。善画兰,笔疏墨淡,饶有逸情。

称耆宿能文,与高鹗吴麟媲美;
有贤郎踵武,继荀尤薛凤成名[6]。
☆注释:[6]本联为由云龙挽近代名人倪宣三挽联。

劝农缓刑,政令孚于黎庶[7];
修学训士,教化洽乎儒林[8]。
☆注释:[7]汉代名人倪宽的事典。[8]唐代右丞倪若水字子泉,蒿城人。出任汴州刺史时,政尚清静,风化大行。后拜右丞卒。

华姓典故

源自商汤;望出武陵。

神医名万古[1];妙算功千秋[2]。
☆注释:[1]东汉末医学家华佗(?-[208),精内、外、妇、儿、针炙各科。尤擅长外科。号称“神医”。[2]当代数学家华罗庚(1910]-),江苏金坛人。[1946年任美国普林士顿大学客籍教授。[1950年回国,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他喜欢写诗词,在《治学》中提出了“妙算还算拙中来”,“一分辛苦一分才”的观点。

首创五禽戏[3];高扬二胡曲[4],☆注释:[3]华佗创五禽戏,强调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他认为“人体欲得劳动,......血脉流通,病不得生”。[4]现代同间音乐家华彦钧(1893-1950),小名阿炳,后因双目失明,人称“瞎子阿炳”。江苏吴锡人。做过道士和吹鼓手,后沦落为流浪艺人。传谱有二胡曲《听松》,《二泉映月》,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等名作。

三强韩魏赵;九章勾股絃[5]。
☆注释:[5](1953)年,中国科学院组织出国考察团,团长为钱三强,团员有华罗庚、何祚庥以及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教授等十多人。途中无事,华罗庚以“三强韩赵魏”为上联。无人以对,华罗庚只好自对下联“九章勾股弦”。这里“三强”是双关语,一是指团长钱三强,二是指战国时代三强国韩赵魏。“九章”也是双关语,一是指团员赵九章,二是指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被誉为“妙联”。

天漫人华风趣;地大物博妙心[6]。
☆注释:[6]现代书画家石鲁赠画家华君武联。

术妙长生,得岐黄秘绝[7];
书成汉妃,擅文学芳心[8]。
☆注释:[7]东汉末医学家华佗,字元化,别名旉,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行医足迹遍及今皖、鲁、豫、苏等地。曾用“麻沸散”使病人麻醉。施行剖腹术,为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全身麻醉。又创“五禽之戏”,提倡防病为主。后因不为曹操治病被杀。死前,曾将他的行医经验《青囊经》交与狱卒,狱卒怕事不敢纳,他愤而焚之。现存《中囊经》,为后人伪托。[8]西晋史学家华峤(?-[293),平原高唐(今山东高唐)人。历任散骑常侍,典中书著作。领国子祭酒,至侍中,因不满《东观汉记》,乃撰《后汉书》[97]卷,文质事核,有司马迁、班固之风。永嘉乱后,书散失。

活人功盖三分国;寿世方传十卷书[9]。
☆注释:[9]扬州华佗庙联。

立志宜与青云齐;身居不使白玉玷[10]。
☆注释:[10]清代名人华世奎书赠联语。

岐黄以外无仁术;汉晋之间有异书[11]。
☆注释:[11]注见[7]。
 楼主| 发表于 2004-8-17 18: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蒲姓典故

居官甘淡泊,不谋口腹[1];
教子务读书,无虚饥寒[2]。
☆注释:[1]宋代泰和知县蒲尧仁,字彦性,福州人。绍兴进士,廉白端谨,自奉尤薄,或经旬不知肉味曰:“吾不以口腹累人。”
[2]宋代集贤校理蒲宗孟的事典。蒲宗孟,字傅正,新井人。皇祐进士。曾官毫、杭、郓三州。

鹏起天池风九万;龙游艺苑字三千[3]。
☆注释:[3]清代文学家蒲松龄(1630]或[1640-1704)自题联。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市南)人。一说蒙古族,一就回族。长期穷愁潦倒,以教书为业。一生著作很多,诗、赋、戏曲等均有佳作。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现存四百多篇)为其代表作。该书以讲狐说鬼的浪漫主义手法,揭露抨击封建礼教的束缚、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封建统治的黑暗,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现实生活。艺术成就达到了古代文言小说的高峰,一向为后世年称道。老舍题其故居联曰:“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这是对其小说作品的评价。

荡气回肠疑屈子;主义谲谏胜庄生[4]。
☆注释:[4]蒲松龄故居联。

明代誉称清白吏[5];宋时荣中状元公[6]。
☆注释:[5]明代崇善令蒲宗瑞,字信之,永州人。居家孝友,为官爱民如子,以疾归,遇盗,掠其行李,止竹笼一肩。其廉可知,时称清白吏。[6]宋代状元蒲国宝,富顺人。入元不仕,耽志经史。

闲居丛稿,平实显易[7];
聊斋志异,笑骂文章[8]。
☆注释:[7]元代国子博士蒲道源,字得之,眉州人。所著《闲居丛稿》,平实显易,有承平之风。[8]见注[3]。

巧匠铸刀三千口[9];名家志异四百篇[10]。
☆注释:[9]三国时蜀中巧匠蒲元,多奇思怪想,曾于谷为孔明铸刀三千口,能断竹筒铁砂,人称神刀。[10]见注[3]。

高姓典故

隐钓变之雾[1];表鸿渐之仪[2]。
☆注释:[1]东汉隐士高凤,字文通,叶人。少耽学,家以农为业,昼夜读书不息,遂成名儒。元和间教授西堂山中,不征辟,隐身渔钓。[2]东汉内黄令高彪,字义方,无锡人。诸生,游太学,有雅而纳于言,郡举孝廉第一。除郎中,校书东观,迁内黄令,有德政。诏东观画彪像,以对学者。

燕歌行中咏边塞[3];兰墅集外续红楼[4]。

[3]唐代诗人高适(702-765),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初仕封丘(今河南封丘)县尉,不久投河西节度使哥舒翰任掌书记。后官至淮南、西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其诗以描写边塞风光及兵士生活状况之“边塞诗”为著,《燕歌行》即其代表作。有《高常侍集。。[4]清代文学家高鹗(约1738]-约1815),字兰墅,兰史,别吨红缕外史,汉军镶旗人。乾隆进士,曾任侍读学士,刑科给事中。一般认为,曹雪芹作八十回本《石头记》,由他续成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让宝、黛爱情故事终以悲剧结局,使曹书成为首尾完整的文学巨著。另有《兰墅诗钞》。

莫道名高与爵贵;须知子孝和妻贤[5]。
☆注释:[5]元末明初戏曲作家高则诚《琵琶记》中联语。

人爵不如天爵贵;功名争似孝名高[6]。
☆注释:[6]注同[5]。

人居东晋风流后;家在西湖山水间[7]。
☆注释:[7]清代书法家高螺舟书赠联。高螺舟,字人鉴,仁和人。道光进士。

达夫诗派吟边塞[8];剑父画风创岭南[9]。
☆注释:[8]注见[3]。[9]近代画家高仑,字剑父,开创“岭南画派”。

池上诗系春草梦;水心人坐藕花风[10]。
☆注释:[10]明代画家高允恭,撰贵阳中山公园池心亭联。高允恭,字彦敬,号房山,畏兀儿族。居大都房山(今北京房山)。官至刑部尚书、大名路总管。著有《云横秀岭》、《墨竹石英钟坡》等。

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
十手所指吾身安可自欺[11]。
☆注释:[11]当代诗人、书法家高二适(1903-1977)撰书联。高二适,江苏东台人。毕生治学,厥功甚伟。对书法有深入研究,能融章今草狂于一炉,章士钊有诗赞云:“客来倘临池兴,惟望书家噪一高。”极表推崇。

子孝双亲乐;家和万事成[12]。
☆注释:[12]注同[5]。

人间丞相府;天上蕊珠宫[13]。
☆注释:[13]注同[5]

软红不到藤萝外;嫩绿新添几案前[14]。
☆注释:[14]清代画家高其佩(1660-1734)自题联。高其佩,字韦之,号见园,铁岭人。以指画称一时。官至刑部右侍郎。

前辈典型,秀才风味;华嵩品格,江海文章[15]。
☆注释:[15]清代乾隆进士文治(梦楼)赠老儒高心余联。

雅号吟哦,传诗窖令昔[16];博通典故,致梁国多咨[17]。
☆注释:[16]唐代诗人高仁义誉的事典。[17]唐代相王府文学高仲舒的事典。高仲舒,通训诂学,擢明经。开元初,宁景、苏颋当国,多向他咨访。终太子右庶子。

席姓典故

安邦定国族脉旺;诚间修身家道兴[1]。
☆注释:[1]席姓郡望“安定”的嵌字联。

诗人直学士[2];孝子大将军[3]。
☆注释:[2]北宋进士席旦,字晋仲,河南人。七岁能诗。累官吏部侍郎,显谟阁直学士,两知成都府,甚有治绩。[3]北周孝子席世雅,字彦文,襄阳人。性方正,少以孝闻,后位大将军。

舍灵万象入;写照百花开[4]。
注释[4]唐代诗人席豫《奉和敕赐公主镜》诗句。席豫,字建侯,祖籍襄阳,后徙河南。为官不因势权所撼。官至礼部尚书。工诗,有“诗人冠冕”之誉。

簉室谈如[5];随园韵芬[6]。
☆注释:[5]清代女画家席文卿,字淡如,吴县人。吴江徐堉之簉室,擅人物、花卉,又画虎百帧,雄健不类闺阁笔。[6]清代女诗人席佩兰,字韵芬,昭文(今江苏常熟)人。为袁枚女弟子。有《长真阁诗稿》,亦善画兰。随园,为袁枚晚号。

明朝大学士[7];东汉光禄勋[8]。
☆注释:[7]明代进士席书,字文同,遂宁人。官至武英殿大学士,有《大礼集议》。[8]东汉议郎席广,光武帝时擢光禄勋。

洁连根尽玉;清到叶俱香[9]。
☆注释:[9]为清代女诗人席佩兰《白莲》诗中联句。

著姓高门,宠锡将军尊号[10];能名仕卿,特授尚书职称[11]。
☆注释:[10]北周骠骑大将军席固,字子坚,襄阳人。有声绩。[11]梁代卫尉卿阐文,临泾人。除都官尚书,封山阳伯。

唐姓典故

桐圭锡庆[1];禾册基洋。
☆注释:[1]指周成王戏耍其弟叔虞,成王将桐叶削成圭形给叔虞,说:“我用这个封给你。”因“君无戏言”,以致以耍成真,只好封虞叔于唐。

东园高节[2];天部清同[3]。
☆注释:[2]汉代唐秉,字宣明,号东园公,为商山四皓之一。[3]北周时吏部郎中唐瑾,字附嫾。谋略多资。后南伐军还,唯载书两车而已。

沧浪亭中,吴郡名贤占呈一席;
桃花坞里,金阊遗迹足千秋[4]。
☆注释:[4]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少不事科举,画于周臣,与祝允明、沈周等相友善。后听祝允明劝,举弘治十一年乡试第一。不久,以程敏政泄试题事牵连,遂下狱,谪为吏。他耻不就职,自放于名山大川,筑桃花坞以居。毕生致力绘画,兼及书法,且能诗文,与祝允明、徐祯卿、文徽明齐名,并称“吴中四才子”;与沈周、仇英,文徽明合称“明四家”,有《六如居士全集》、《画谱》等。

台湾义举光史册;总统勋名记人心[5]。
☆注释:[5]清代同治进士唐景崧(1841-1903),字维卿,广西灌阳人。[1882年赴越南同刘永福所部黑旗军抗击法国侵略。次年,受张之洞命招募军队,与岑敏英军攻越南宣光等地。[1891年后任台湾布政使、巡府。反对割主台湾,并筹措抗击日军。曾在台湾建立民国,被选为“总统”。基隆被侵台日军占领后,携家小居厦门。有《请缨日记》。

定鼎功高,形绘凌烟阁上[6];
奇魁文妙,席首琼林宴中[7]。
☆注释:[6]唐代天策府长史唐俭,字茂系,晋阳人。少与太宗游,见隋政乱,因说以建大计,后佐太宗定天下,为天策府长史,封莒国公,图形凌烟阁。[7]明代唐皋、唐汝楫、唐文献三人,先后均举进士第一。

看遍好花春睡足;醉残红日夜吟多[8]。
☆注释:[8]清代书画家、内务府员外郎兼佐领唐英(1682-1755)撰书联。]

连天瑞霭千门远口;来道新阴九陌长[9]。
☆注释:[9]唐代诗人唐彦谦《春深独行马上有作》诗联句。

贡姓典故

姓启鲁相,望出广平。

元代直学士[1];汉室谏大夫[2]。
☆注释:[1]元代直学士贡奎,字仲章,宣城人。初为齐山书院山长,教授经史,后荐授太常奉礼郎,兼检付。累官集贤直学士。著有《云林小稿》等一百二十卷。[2]汉代博士贡禹,琅玡人。元帝时为谏议大夫,后升御史大夫。帝称其“有伯夷之廉,史鱼之直”。

编修三史留美誉[3];创建二斋播芳名[4]。
☆注释:[3]元代翰林学士兼国史院编修贡师道,曾与修宋、辽、金三史。[4]明代德安县丞贡徵,井陉人。刚毅有为,在任未三载,创儒学明伦堂、尚德崇文二斋及坊舆桥梁,士论称之。

正其衣冠,常怀君子行谊[5];
匿其胤祚,不忘岳武忠良[6]。
☆注释:[5]见注[2]。[6]南宋名将贡祖文,字仁德,大名人。与岳飞友善,协志恢复。及秦桧当国,废于家。岳氏受祸,他潜匿其裔于别墅。

不将姓氏通朝市;只许诗书遗子孙[7]。
☆注释:[7]元代诗人贡性之《云锦溪》诗联句。

凌姓典故

康叔衍派;周官凌人。

望了渤海;源自周官。

子奇六任[1];仲华三绝[2]。
☆注释:[1]宋代工部侍郎凌策,字子奇,泾县人。初登第,梦有人以六印加剑上遗之。
其后往剑外凡六任,所至皆有治绩。[2]清代画家凌瑚,字仲华,号香泉,如皋人。工画人物士女,尤长花卉禽虫,浙人以梁同书行楷、钱维乔山水、凌瑚之写生称为“三绝。”

含山不持一砚[3];富阳粹解六经[4]。
☆注释:[3]宋代知县凌冲,吴人。少负才名。熙宁间知含山县,律己甚严。秩满,归装
有一砚。冲视之曰:“非吾来时物也”,遂还之。[4]唐代翰林学士凌准,字宗一,富阳人。有《六经解围》等书。

一针显奇效[5];三峡救众生[6]。
☆注释:[5]明代御医凌云,字汉章,归安人。诸生,遇一道人授以针术,治疾无不效,授御医。[6]清代学者凌如焕,字榆山,上海人。雍正中,由编修督学湖北,请于三峡水道设救
生船,以护行旅。官至兵部左侍郎。

云翰关山雪霁[7];玄房拍案惊奇[8]。
☆注释:[7]明代诗人凌云翰,字彦翀,仁和人。有《关山霁月图》诗。[8]明代小说家凌濛初,字玄房,号初成,乌程人。副贡生。蔡祯时,授上海县丞,官
至徐州通判。有初刻、二刻《拍案惊奇》。

扶桑飞上金毕逋;暗水流澌度空谷[9]。
☆注释:[9]明代小说家凌云翰《关山霁月图》诗联句。

人生远游固云乐;何似在家长看山[10]。
☆注释:[10]注见[9]。

陆姓典故

望出河南;源自陆乡。

剑南万卷[1];云间二龙[2]。
☆注释:[1]南宋最杰出的诗人陆游(1125-1210),有《剑南诗稿》,存诗近万首。万卷,言其著作和藏书颇丰。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光)人。官至宝章阁待制。[2]指西晋文学家陆机及其弟陆云。陆机,字士衡,吴县华亭人,曾官平原内史。其《文赋》为古代重要文学论文。陆云,字士龙,曾官清河内史,以文才与史陆机齐名,时称“二陆“亦称”二龙“。

烟波一叟[3];桑苧半旗[4]。
☆注释:[3]指唐末文学家陆龟蒙(?-约881)。陆龟蒙,字鲁望,吴郡(今苏州)人。曾任苏、湖二郡从事,退隐松江甫里,自号江湖散人。有《耒耜经》等。[4]唐代茶道专家陆羽,字鸿渐,一名疾,竟陵(今湖北于门)人。自管桑苧翁。有《茶经》三篇。他是当时品茶的最高权威,被奉为“茶神”。

养心虽若冰将释;忧国犹虞火未然[5]。
☆注释:[5]南宋最杰出的诗人陆游诗句联。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6]。
☆注释:[6]见注[5]。

身为野老已无责;路有流民终动心[7]。
见注[5]。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8]。
☆注释:[8]见注[5]。

顾渚一瓯春有味;东风百里雪初晴[9]。
☆注释:[9]清代同治状元陆润庠自题联。陆润庠(1841-1915)。字凤石,江苏元和人。傅仪的师傅。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10]。
☆注释:[10]西晋文学家陆机《猛虎行》诗联句。

玉管漫吹秋月白;红牙曾对绮筵新[11]。
☆注释:[11]明代诗人陆圻《与歌者陈郎》诗联句。

书目藏三洞[12];文苑号二陆[13]。
☆注释:[12]南朝宋道士陆静修,字元德,吴兴人。曾在庐山修道,有《三洞经书目录》,为最古的道藏书目。[13]见注[2]。

新语称善论[14];伯言拜将军[15]。
☆注释:[14]西汉初大臣陆贾,有《新语》十二篇,高祖称“善”。[15]三国时吴国青年军事家陆逊,字伯言。于陆口大败关羽,破刘备连营,拜辅国将军。

赠梅明友爱[16];怀表孝心[17]。
☆注释:[16]注朝时陆机与范晔友善,陆给范有《赠梅》诗一首。[17]三国时陆绩年六岁,在做客中怀橘遗母,袁术奇之。
 楼主| 发表于 2004-8-17 18: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桂姓典故

望出天水;姓启桂奕。

廷用堪称良吏[1];中行有号青天[2]。
☆注释:[1]明代洪武间巢县令桂廷用,以风节自持,教化大行,民物咸阜。[2]清代湖南按察使桂中行,字履真,临川人。廪生。咸丰间以县丞从军。历任均有声绩。尤慎于折狱。民号曰青天。善八分书,尤工画兰。

明代江南大儒[3];慈溪古香先生[4]。
☆注释:[3]明代太子正字桂彦良,名德,号清溪,慈溪人。学识渊博,洪武帝曾说:“江南大儒,惟卿(彦良)一人。”
[4]明代名儒桂怀英,慈溪人。以博学称。方孝儒慕其名,学者尊之为“古香先生。”著有《桑榆稿》。

参修永乐大典,功高望重[5];
自著潜心堂集,绩显名扬[6]。
☆注释:[5]明代学者桂宗儒、桂宗蕃,为桂彦良的从子,皆善文学,均曾参加《永乐大典》的编修。[6]清代举人、郧县知县桂文灿,字子白,长于考证,所著潜心堂集》,凡四十种。

平盗功高,坚守退藏劲节[7];
宜民简政,雅持淡素清风[8]。
☆注释:[7]宋代国子祭酒桂卿的事典。有惠政,乡立有庙祀之。[8]宋代良吏桂南升的事典。

陶姓典故

位显九州犹运甓[1];门栽五柳乐归耕[2]。
☆注释:[1]东晋大臣陶侃,在广州时,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曾任荆、交等八州军事,为政慎密,常勉人惜寸阴。[2]东晋文学家陶渊明,任彭泽令,不为五斗折腰,去职为田。

华阳洞中谘国事[3];桃花源里可耕田[4]。
☆注释:[3]南朝齐梁医学家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真人。秣陵(今南京)人。仕齐拜左卫殿中将军。入梁,隐居。武帝礼聘不出。但朝廷大事辄就谘询,时人称为“山中宰相”。[4]见注[2]。

两江总督济百姓[5];八州军事惜寸阴[6]。
☆注释:[5]清代嘉庆进士陶澍(1779-1839),字子霖,号云汀。道光时官至两江总督加太子少保兼管盐政。他督办海运,整理淮北盐务,筹划安徽荒政,疏浚吴淞江、浏河以宣泄太湖诸水。[6]见注[1]。

诗画文俱妙[7];教学做合一[8]。
☆注释:[7]清代书画家陶窳,湘潭人,晚居金陵。字若予,号甄夫,工诗文,精书法及篆刻,尤长画花卉,淮阳颇重之。[8]现代教育家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曾留学美国,回国后,最早注意到乡村教育问题。提出教学做合一及小先生制,要求教育与实际z结合,为人民大众服务。著有《中国教育改造》等。

望重百梅称韵士[9];名高五柳傲羲皇[10]。
☆注释:[9]宋末元初诗人陶复亨,字仁叔,新昌人。宋咸淳中试补国学,元初充兴国军教授。以文行名,有《梅花百咏》。[10]东晋文学家、诗人陶潜(365]或[372]或[376-427),字渊明,寻阳紫桑(今江西九江)人。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自谓羲皇上人。有《陶渊明集》。

远甓惜阴贤令志[11];烹茶取雪学士风[12]。
☆注释:[11]注见[1]。[12]注见[4]。

惜通万里外;人为三才中[13]。
☆注释:[13]北宋礼、邢、户三部尚书陶谷。有“命掬雪水烹茶”事典。

墨缘千里远;书道万年长[14]。
☆注释:[14]陶行知诗句联。

行是知之始;学非问不明[15]。
☆注释:[15]陶渊明撰联。

以宇宙为教室;奉自然作宗师[16]。
☆注释:[16]注同[15]。

正义终能除大敌;丹心永照著鸿章[17]。
☆注释:[17]中共八届政治局常务委员陶铸(1908-1969)《过汤坑》诗联句。
 楼主| 发表于 2004-8-17 18: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耿姓典故

宗开耿国;望出高阳。

耳聪目明,神采奕奕;火红光亮,景象煌煌[1]。
☆注释:[1]耿姓“耿”字的析字联。

兄弟两名将[2];父子双尚书[3]。
☆注释:[2]指东汉建威大将耿蠏及其弟复胡将军耿舒。茂陵人。[3]指明代刑部尚书耿九畴及其子吏部尚书耿裕。卢氏人。

设常平仓,便利百姓[4];
募富商粟,赈济饥民[5]。
☆注释:[4]西汉理财家、历算家耿寿昌,宣帝时,任大司农中丞,在西北设置“常平仓”,以平抑谷价。后封关内侯。精通数学,删补《九章算术》。又铸浑天仪观天象,有《月行帛图》等。[5]元代良吏耿奉训,天历初知荆门,善决狱,有循声。岁饥,出俸资募富商米,活饥民五万余。

耳听群言明世事;火热心肠为人民[6]。
☆注释:[6]见注[1]。

黄姓典故

教化第一[1];孝友无双[2]。
☆注释:[1]汉代丞相黄霸,字次公,少学律令。武帝时未补侍郎谒者,历河南太守丞。时吏尚严酷,而霸独用宽和为名。宣帝时为廷尉正。后官至丞相,封建成侯。汉世方治民吏,皆霸为首。[2]后汉尚书令黄香,字文强,安陆人。年九岁,失母,事父至孝。夏月扇枕席,冬则以身温被。稍长,博通精典,能文章。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和帝时,官至尚书令。在位多所荐达。迁魏郡太守,后卒于家。

飘飘意气[3];汪汪澄波[4]。
☆注释:[3]宋代进士黄伯思,字长睿,元符年间为秘书郎。性好古文奇字,彝器款织,悉能辨正。自六经及子史百家,无不精诣。善画,工诗文。篆、隶、正、行、草、飞白,皆绝妙。[4]后汉孝廉黄宪,字叔度,博学,善言谈。年十四,与友人语移日不能去。周举尝谓曰:“时月之间,不见黄生,则鄙吝之荫,复存于心。”郭泰少游汝南,称叔度:“汪汪若千顷波,澄之不清,淆之不浊。”

名流惊世诗书士[5];技艺超人纺织娘[6]。
☆注释:[5]北宋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调叶县尉,知太和(今江西泰和)。哲宗时,进为秘书丞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知宣州(今安徽宣城),鄂州(今湖北武汉)。章惇、蔡卞劾其所修实录多诬,遭贬谪。徽时起用,后又遭贬。论诗推崇杜甫,艺术上修饰装饰,用工深刻,开创了“江西诗派”,能词、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出苏轼门下,与张耒、晁无轨、秦观同为“苏门四学士”。有《山谷集》等。[6]元初女纺织家黄道婆,松江乌泥泾镇(今上海华泾镇)人。幼为童养媳,由于不堪忍受封建家庭虐待,逃往崖州(今海南崖县西)。她在海南岛居住了三十多年,虚心向海南黎族人民学习先进纺织技术。十三世纪九十年代返回家乡。引进黎族纺织工具并加以改进,制成捍、弹、纺、织等一整套生产工具,传播错钞、配色、综线、挈花等纺织技术,使原来土地贫瘠、民食不给的乌泥泾从事棉纺织业者日众,生产技术迅速发展,“乌泥泾被”名闻全国。她去世后,当地人民为其立祠。她对我国古代纺织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咏诗句春归何处[7];题菊花秋艳几时[8]。
☆注释:[7]见注[5]。黄庭坚《清平乐》词中名句。[8]指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884),曹州冤句(今山东荷泽东南)人。率百万众,攻入长安,即皇帝位,国号大齐。长安被围后撤季,后不屈自杀。他曾有《题菊花》、《菊花》等诗作传世。

诗罢句春风荣草木;书成快剑斫蛇龙[9]。
☆注释:[9]黄庭坚诗联句。

看花临水心无事;啸志歌怀意自如[10]。
☆注释:[10]清代画家黄慎(1687-1761)自题联。黄慎字恭寿,福建宁化人。久寓扬州,为“扬州八怪”之一。雍正布衣,与郑板桥友谊甚深。字学怀素,善草书。以对母孝顺为人称道。

万象函归方丈室;四围环列自家山[11]。
☆注释:[11]清末诗人黄遵宪(1848-1905)自题联。黄遵宪,字公度,广东嘉应人。光绪举人,维新派。曾任驻外参赞。后参加戊戌变法。

光前已振家声久;裕后还留世泽长[12]。
☆注释:[12]冯骥才《阴阳八卦》第八回《黄家后门联》语。

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当荐祖宗香[13]。
☆注释:[13]黄姓“认宗”诗联句。诗的全文是》“骏马登程往异方,任从胜地立纲常。身居外境犹吾境,久住他乡即故乡。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当荐祖宗香,根深叶茂同庥庆,三七男儿总炽昌。”

江夏垂德源流远;三七遗芳世泽长[14]。
☆注释:[14]黄姓望居江夏,都是显祖黄峭山三妻二十一子的后代。

学识渊博,紫阳一生著述[15];
襟怀阔达,安南千顷汪洋[16]。
☆注释:[15]指宋代学者黄千能。黄千能,字必强,丰城人。刻意读书。有《皇极要论》、《禹贡图说》传世。[16]见注[4]。

赤日远衔葵影;薰风浓带荷香[17]。
☆注释:[17]唐末工部侍郎黄峭山《夏》诗联句。

绵绵世泽留孙子;赫赫家声继汉唐[18]。
☆注释:[18]“黄氏源流”歌联句。“黄氏源流歌”,即“内八句”全文是:“梅江江上旧华堂,阀阅相传江夏黄。百里华封留政绩,千年翰院擅文章。绵绵世泽留孙子,赫赫家声继汉唐。如见普谱应起敬,今人远仰昔高阳。”诗中梅江,指广东嘉应。高阳即颛顼。

梅姓典故

中侯苗裔;汝南望族。

郎中三绝[1];梅月二清。[2]。
☆注释:[1]指清代诗书画家梅朗中。梅朗中,字朗三,诸生,宣城人。善诗书画,时称“三绝”。有《画带园集。。[2]指明代进士梅月。梅月,普定人。嘉靖间,历官川南道宪副。生平持躬谦让,人称行者。民间有“梅月双清”之谣。

绩学诗文流光远[3];经星历算播惠长[4]。
☆注释:[3]清代天文数学家梅文鼎(1633-1721),字定九,号勿庵,宣城人。以学识为康熙赏识。他曾系统考察古今中外历法,指出《明史》历志初稿谬误五十余处;又介绍欧洲数学,综合研究中西历算,对后世颇有影响。一生著作达八十余种,富于科学价值。又有《绩学堂诗文钞》。[4]清代天文学家梅文鼎,字尔泰,与两兄(文鼎、文鼐)皆精研历算之学。夜则披图卯观,昼则运筹推步。考订前史,辑有《中西经星同异考》。

卅载清明重竹帛;一生亮节媲梅花[5]。
☆注释:[5]王大任挽梅贻奇联语。梅贻奇(1889-1962),字月涵,天津人。[1931年起任清华大学校长,[1949年去美国。[1957年在台湾新竹创办清华大学原子能研究所。见《中国对联大辞典》。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6]。
☆注释:[6]北宋文学家梅尧臣(1002-1060)《东溪》诗联句。梅尧臣,字圣俞,宣城人。赐进士出身,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任河南主簿时,与欧阳修为同僚,切磋诗文,推动了古文运动。仁宗时曾参与编修《新唐书》。其诗平淡朴素,含意深刻。与苏舜钦齐名,人称“苏梅”。有《宛陵先生文集》。

榕声浮远岫;石气结寒云[7]。
☆注释:[7]清代诗书画家梅庚题赠联。梅庚,字耦长,号雪坪,安徽宣城人。康熙举人,官泰顺知县。善八分书,作画旷逸有雅韵。工诗,有《天逸阁集》。

词客昌言博学[8];诗人少达多穷[9]。
☆注释:[8]宋代三司户部判官莓询,少好学有词辩,进士及第。[9]指北宋文学家梅尧臣。见注[6]。

曹姓典故

平阳世守三章约1];子建才高七步诗[2]。
☆注释:[1]汉初大臣曹参(?-[190),沛(今江苏沛县)人。曹为沛县狱吏。秦二世元年(前[209),从刘邦起兵,屡立战功。汉朝立,封平阳侯。后继萧何为汉惠帝丞相,悉遵萧何旧制,创造了一个相对安定的局面,故有“萧规曹随”之说。三章约,即“约法三章”。[2]三国时魏国文学家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曹操第三子,文帝之弟。年十岁,能属文,才思俊发,下笔成章,甚受曹操宠爱,曾欲立为太子。后失宠。曹丕即帝位,忌其才,欲害之,曾限令七步成诗。他应声立就,以煮豆燃萁为喻,讽其兄相逼太甚。宋人集有《曹子建集》。

名麟俊彦[3];绣虎文宗[4]。
☆注释:[3]三国时魏国长平侯曹操族子,字文烈,常从征伐,拜扬州牧。[4]曹植文才富艳。谢灵运尝言天下文章只一石,子建(植)独得八斗。世目为绣虎。

野田黄雀行千里[5];芹圃红楼梦百回[6]。
☆注释:[5]曹植代表作有《野田黄雀行》等。[6]清代著名小说家曹雪芹,著有《红楼梦》一百二十回(一般认为后四十回系高鹗续成)。

一代像绘凌烟阁[7];千秋名传曹娥碑[8]。
☆注释:[7]唐代画家曹霸,谯郡人。官左武卫将军。擅画马,也工肖像。成名于开元中,天宝间曾画“御马”,修补《凌烟阁功臣像》。[8]东汉孝女曹娥,因其父溺死,沿江号哭,后投江抱父尸起。后人为其立碑以示表彰,世称“曹娥碑”。

仁被江南,良将功推第一[9];
约成塞外,使臣才羡无双[10]。
☆注释:[9]宋代检校太师曹彬,字国华,因功封鲁国公,为时良将第一。及卒,追封济阳郡王。[10]宋代左仆射兼侍中曹利用,字用之,宁晋人。辽遣使议和,帝使利用诣辽军,和议遂定,拜枢密使等职。

树绩关中,振平阳千载之武[11];
修名邺下,冠河东八斗之才[12]。
☆注释:[11]汉代平阳侯曹参,秦时为狱掾,佐高祖定天下,因而封侯。[12]见注[2]。

只有诗书堪自读;未甘词赋压群流[13]。
☆注释:[13]清代女书画家曹墨琴撰书联。曹墨琴,字贞秀,吴县人。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14]。
☆注释:[14]清代著名小说家曹雪芹撰联。

宝鼎茶闲烟当绿;幽窗棋罢子犹凉[15]。
☆注释:[15]曹雪芹撰《红楼梦》书中联语。

绕堤柳借三篙绿;隔岸花分一脉香[16]。
☆注释:注见[15]。

鹤群常绕三珠树;花气浑如百和香[17]。
☆注释:[17]清代礼部尚书曹秀先(1708-1784)撰书联。曹秀先,字冰持,号地山,江西新建人。有《地山初稿》等书。三株树:神话中树名。

借得山川秀;添来气象新[18]。
☆注释:[18]曹雪芹撰《红楼梦》书中联语。

泉石从所好;文章如有神[19]。
☆注释:[19]集汉代曹全碑字联。曹全,字景完,东汉建宁间举孝廉。

家居好水好山地;人在不夷不惠间[20]。
☆注释:[20]注同[19]。

令子贤孙中维起;美人名士共长生[21]。
☆注释:注同[19]。

君子处事,有忍乃济;
儒者属辞,既和且平[22]。
☆注释:[22]注同[19]。

戚姓典故

望出东海;源自周姬。

抗倭盛名远;防海功德高[1]。
☆注释:[1]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1528-1578),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定远(今安徽定远)人。嘉靖中,任参将,召募金华、义乌兵,数败倭寇,号“戚家军”。嘉靖四十一年(1562)在福建大破倭军,破其巢穴。翌年,又会兵大败倭寇于平海卫。边备修饬,为九边之冠。

笔长五丈宜画水[2];室有千册好描图[3]。
☆注释:[2]宋代画家戚文秀,善画水,尝画《清济灌河图》,一笔长五丈,自边际起,通贯于波浪之间,与众毫不失次序。[3]元代道学家戚崇僧,字仲咸,永康人。从许谦讲道,同门推为高弟。清苦自处。常默坐一室,环书数百卷,匾其室曰:“朝阳”,有《历代指掌图》等。

孟诸诗集尚信义[4];婺贤文轨扶忠良[5]。
☆注释:[4]宋代诗人戚同文,楚丘人。幼孤,以孝闻。性好施与,尚信义。好为诗,有《孟主集》。[5]明代监察御史戚雄,字世英,金华人。正德进士。知建阳县,平易近民,锄恶扶善。有《婺贤文轨》等。

侯拜临辕,荣传七叶[6];官知抚境,善政三条[7]。
☆注释:[6]汉代都尉戚鳃,初从高祖为郎,以都尉守靳城,后以中尉侯封临辕侯,卒谥坚。[7]宋代虞部郎中戚舜吕,字世佐,楚丘人。知抚州,惠穷困、扶善类、毁淫祠,被誉为“善政三条”。

讨虏备倭,功勋屡建[8];好施睦里,教谕咸遵[9]。
☆注释:[8]注见[1]。[9]注见[4]。

盛姓典故

时泰得三味[1];子潮善六法[2]。
☆注释:[1]元代画家盛时泰,字仲交,上元人。才思敏捷,为诗古文辞,下笔数千言。工书,善山水,兼精竹石。文征明为题其小轩曰:“苍润”。盖棌其诗有“墨踪要是存苍润、画法还应入有无”之句,可谓得画家三味矣。见《中国画史大辞典》。[2]清代画家盛汇黄,字子潮,嘉定人。号鹤汀。善画,说者谓其父兄皆善六法。汇黄屡试不售。乃亦究心绘事云。见《墨香居画志》。

秋林高士流芳久[3];空山冒雨题赞多[4]。
☆注释:[3]元代画家盛懋,字子昭,嘉兴武塘人,工山水,也画人物花鸟。至正末享有盛名。有《秋林高士》等佳作传世。[4]明代画家盛琳,号五林,江宁人。善山水,与兄昌胤齐名。为杨龙友诸人所重,其《空山冒雨图》一时名流题者甚多。

各有勋名垂两浙,岂徒文章并三苏[5]。
☆注释:[5]杭州西湖盛公祠联语节录。该联为钟元棣撰书。见《中国对联大辞典》。

上德独高耆旧传;奇文争读述行辞[6]。
☆注释:[6]无名氏撰书挽盛旭人联语节录。原联语全文是:“勋寿本当代伟人,羡九十龄再宴鹿鸣,上德独高耆旧传;哲嗣负全球重望,合五大洲齐临鹤吊,奇文争读述行辞。”见《中国对联大辞典》。

绍祖宗一点真传;克勤克俭;
教子孙两条正路,曰读曰耕[7]。
☆注释:[7]李绿园撰书盛宅客厅联语。原载《岐路灯》第十九回。见《中国对联大辞典》。

明府有名偕弟盛;太傅无优闾属安[8]。
☆注释:[8]汉代盛姓名人盛宪、盛豫二人的事典。

堵姓典故

源自堵邑;望出河南。

节尽一时,名传万古[1];
族繁郑国,德被宜都[2]。
☆注释:[1]元代浙江行省检校、诗人、画家堵简,金坛人。名重当时。后兵败被擒,不屈死。[2]周代堵叔师的事典。

绩传荆州,湖北巡抚军声壮[3];
名播艺苑,无锡女史文望高[4]。
☆注释:[3]明代户部郎中堵允锡,字仲缄,无锡人。历官长沙知府,以知兵名。唐王立,授湖北巡抚,驻常德,抚降李锦之众三十万,军声大振。[4]清代女诗书画家堵霞,无锡人。字绮斋,号蓉湖女史。博通经史,善诗画,工小楷,有文名。

符姓典故

源自周代;望出琅玡。

竹报平安有喜讯;付之枣梨出新书[1]。
☆注释:[1]符姓“符”字的析字联。

千古家风,掌符玺于一世[2];
十龄孝子,闻誉彰于万年[3]。
☆注释:[2]春秋时,鲁顷公之孙雅为秦国掌符玺。[3]指晋代孝子符表。

文章领海风云气;诗画名家山水绿[4]。
☆注释:[4]清代王闿运赠符子琴联。

令谦人称良刺史[5];冠侯世号卫符王[6]。
☆注释:[5]南唐官吏符令谦,昭庆人,有勇力,善骑射,官赵州刺史,政绩显著,时人称他为“良刺史”。[6]宋代雄军节度使符彦卿,字冠侯,年十三岁能骑射。入宋加封太师,有谋略,辽人惮之,称卫符王。

麻姓典故

上谷望族;在同名流[1]。
☆注释:[1]明代嘉靖大同参将麻禄。大同右卫人,因战功显赫,擢为宣府副总兵,其子麻锦从父行阵有战功,为千总。后官至宣府总兵官。

仲堂季廉[2];永吉清操[3]。
☆注释:[2]金代兵部主呈麻秉彝,字仲常,临晋人。性纯孝,举进士,历官岳阳县令,有能声。[3]明代御史麻永吉,庆阳有。由庶吉士为御史,终湖广按察使,以清操闻名。

画艺惊蜀境[4];诗名传贻溪[5]。
☆注释:[4]唐代画家麻居礼,蜀人。善画佛像。光化、天复间,声迹甚高。蜀州圣寿寺八难观音画壁一堵,即其手笔(见《益州名车录》等)。[5]元代诗人麻革,字信之,虞乡人。以执教为业,人称贻溪先生,有《贻溪集》。

果毅骁捷称良将[6];博学高行为名师[7]。
☆注释:[6]明代宁夏总兵麻贵,大同右卫人。善用兵,抗倭寇有功,官至右都督。镇守辽东,果毅骁捷,时称良将。[7]宋代学者麻仲英,临淄人。七岁能诗,以亲老不仕。博学高行,召为国子助教,东方学者咸师尊之。

云门自统轩台外;木叶偏飞楚客前[8]。
☆注释:[8]唐代诗人麻温其《登岳阳楼》诗中联句。

希世文章,名题雁塔[9];绝伦勇敢,势若虎虓[10]。
☆注释:[9]指明代名士麻庭试。[10]指后赵勇士麻胡秋。

康姓典故

华山懋绩[1];东海名流[2]。
☆注释:[1]梁代司州刺史卫尉卿康绚,仕齐为华山太守,有政绩。[2]康姓历史名人康伯可事迹。

斯文在天地;至乐寄山林[3]。
☆注释:[3]近代改良派首领康有为(1858-1927),名原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广东南海人。著述颇丰,有《康南海先生诗集》等。本联为其自撰联。

功盖三庆会;名成八阵图[4]。
☆注释:[4]此为挽康子林联。康子林(1870-1930),四川邛崃人。擅演川剧文武小生。尤以文生戏《彩楼记》中的吕蒙和《八阵图》中的陆逊为佳。[1911年,与川剧演员唐广体、杨素兰、萧楷等组成三庆会,对传统川戏艺术进行改良,将流行于四川的昆腔、高腔、胡琴、灯戏等五种声腔合为一体,形成五种声腔同班演出的剧种。

长安第一手[5];德函列头名[6]。
☆注释:[5]唐代琵琶演奏家康昆仑,西域康国人。善弹《羽调录要》和《道调凉州》等曲。德宗贞元时有“长安第一手”之称。[6]明代音乐家康海,字德函,武功人。号对山。弘治进士第一,授修撰。善制乐造歌曲,弹琵琶,的珍辗转仿效。

莲蕊峰头传名远[7];景贤书院播惠长[8]。
☆注释:[7]清代画家康涛,字石舟,钱塘人。工山水花卉,善书。号天笃山人,又号莲蕊峰头不朽人。[8]元代康里国王族后代康里脱脱,世祖时入宿卫,大德中大破叛王海都,自同知枢密院事累拜中书右丞相。仁宗时,改江西行省左丞相,后解职家居,延师训子,乡人化之,皆向学,御赐额曰“景贤书院”。

驰誉明经,少小荣登科第[9];
有声乐府,文词待诏金门[10]。
☆注释:[9]唐代进士康希诜的事典。[10]见注[2]。
 楼主| 发表于 2004-8-17 18: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章姓典故

望居冀赣;源自炎黄。

父子一门精书画[1];兄弟两窑号龙泉[2]。
☆注释:[1]清代书画家章谷,字言在,号古愚,仁和人。善八分隶体,画尤工绝,其子皆能绍谷艺。[2]南宋陶瓷家章生一,处州人。他主持的哥窑和其弟主持的弟窑,又称权泉窑,为我国古代名窑。产品以青瓷为主,畅销国内及世界各地。

耕砚善士女[3];随笔描真容[4]。
☆注释:[3]清代画家章榕,字幻庐,吴人。精医、审音律、工书画,其画士女及花卉,钩勒、傅色钓妍雅。[4]清代画家章谷,幼时从塾师学。师出,有友访之。群儿忘其姓氏。师怒。谷即以其笔画颧额须眉,维妙维肖。师笑曰:“某也。”叩之,果然。见《杭州府志》等。

守台驱法寇[5];赋诗压元白[6]。
☆注释:[5]清代将领章高元,字鼎丞,合肥人。光绪间随刘传铭、孙开华防守台湾,法军犯基隆,力战有功,授总兵。[6]宋代天圣进士章岷,字伯镇,蒲城人,徙镇江。与范仲淹同赋诗,岷诗先就。仲淹览曰:“此诗真可压倒元白矣!”官两浙转运使,终光禄卿。

子厚尚书左仆射[7];鼎丞重庆镇总兵[8]。
☆注释:[7]宋代嘉佑进士章敦(1035-1105),字子厚,蒲城人,徙居苏州。博学善文。王安石悦其才,用为编修三司条例官。后黜知汝州。高太后崩,起敦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8]清代将领章高元,官至重庆镇总兵。

文武兼优,是父是子[9];友恭尽美,难弟难兄[10]。
☆注释:[9]唐代章质夫父子进士第一。[10]唐孝子章全益,涪城人。少孤,为兄全启所鞠。母病,全启割股膳母而愈。及全启亡,全益守孝服,断手一指以报。以卖药为业,居成都四十年,人号章孝子。

三月暧时花竞发;两溪分处水分流[11]。
☆注释:[11]唐代在历六年进士章八元《归桐卢旧居寄严长史》诗联句。

野水不知何处去;游人却是等闲来[12]。
☆注释:[12]唐代诗人、进士章碣《城志偶题》诗联句。

实践检验真理;时间解决问题[13]。
☆注释:[13]章乃器(1898-1977)自题联。章氏为“七君子事件”受害者之一。

立地枯天怀大志;早春催人兆丰年[14]。
☆注释:[14]章姓“章”字的析字联。

梁姓典故

夏阳绩绪;沂渭流源。

石门教授[1];吴市高风[2]。
☆注释:[1]指梁代历史名人梁孟敏。[2]东汉隐士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今陕西兴平)人。家贪,父死卷席而葬。初受业于太学。博通群籍,竟业后入上林苑中牧猪,为当地人所敬。旋归乡里,娶同县孟氏女,名光,貌丑而贤。共隐居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后出关过洛阳,作《五噫之歌》,讥讽统治者奢侈,章帝闻而求之。他改名易姓,复与妻隐居齐鲁之间。后又往吴(今江苏苏州),寄住皋伯通家,居于廊下,为人当佣工舂米,深得妻孟光敬仰,每归,妻“举案齐眉”,奉上饭食,后世传为佳话。

满江还响红玉鼓[3];新派常吟卓如诗[4]。
☆注释:[3]南宋名人梁红玉,抗金名将韩世忠之妻。建炎四年(1130),世忠与金兀术战于黄天荡时,她击鼓助战,激励士气;金兵突破江防后,她上疏请治世忠罪。绍兴六年(1136),世忠置府楚州(今江苏淮安),与士卒披荆斩棘,她亲自织帘为屋,深受将士爱戴,曾封为安国夫人。[4]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钦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举人出身。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人称“康梁”。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有《钦冰室合集》。

少白宏篇红线女[5];卓如杰作墨经书[6]。
☆注释:[5]明代戏曲作家梁辰鱼,字伯龙,昆山人。雅擅词曲。邑人魏良辅能喉转音声,始变弋阳、海盐故调为昆调,辰鱼填浣纱记付之,是为昆曲之始。作有昆曲《红线女》等。[6]梁启超曾撰有《墨经校译》等著作。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7]。
☆注释:[7]清代巡抚文学家梁章钜(1775-1848)撰苏州沧浪亭联。梁章钜,字闳中,晚号退庵,福建长乐人。嘉庆进士,官至江苏巡抚兼两江总督。有《文选旁证》、《楹联丛话》等多种。

闲为水竹云山主;近得风花雪月权[8]。
☆注释:[8]清代书法家梁同书(1723-1815),题联。梁同书,字元颖,号山舟,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乾隆举人,赐殿试,授庶吉士,任翰林院侍讲职。工书法,与翁方纲、王文治、刘墉合称“清四家”。著有《频罗庵遗订》。

政惟求平便民;事皆可与人言[9]。
☆注释:[9]清代江苏巡抚兼两江总督梁章钜自题联。梁章钜见注[7]。

凤质龙文,光华相映;
景风淑气,仁寿同登[10]。
☆注释:[10]清代张岳赠梁章钜联。

守古老家风,惟孝惟友;
教后来恒业,曰读曰耕[11]。
☆注释:[11]清代乾隆进士梁山舟撰书联。参见注[8]。

南中喜得秦淮海;天下愿识韩荆州[12]。
☆注释:[12]程春海赠梁茞邻联。

建阙修宫,周翰献五凤楼赋[13];
为官作宰,清慎勤三字符方[14]。
☆注释:[13]宋代翰林学士梁周翰的事典。梁周翰,字元褒,管城人。以辞学为流辈所许,有文集及《续因话录》。[14]明代良吏梁孟敏的事典。

屠姓典故

屠国启姓;陈留阀阅。

书渴以当饮,至老尚手一卷[1];
酒酣方吟诗,下笔立就千言[2]。
☆注释:[1]明代太常典簿屠本畯,字田叔,历官辰州知府。生平喜读书,至老尚手一卷。人曰:“老矣,奚自苦?”本畯曰:“吾于书饥以当食,渴以当饮,欠伸以当忱席,愁寂以当鼓吹,未尝苦也。”著有《太常典录》、《田叔诗草》。[2]明代礼部主事屠隆,字纬真,鄞人。一字长卿,有异才。落笔数千言立成。常招名士饮酒赋诗,游历大山名川,而政务不误,著作颇丰。

乌府下车,克凛宸濠之逆[3];
文坛树帜,堪守子云之玄[4]。
☆注释:[3]明代官吏屠侨称的事典。

[4]见注[2]。

田叔诗草留雅韵[5];朝野汇编有余香[6]。
☆注释:[5]见注[1]。[6]明代监察御史屠叔方,秀水人。万历进士。有《建文朝野汇编》等传世。

崔姓典故

世推三虎[1];人羡五龙[2]。
☆注释:[1]指唐代中书舍人崔琳、及其弟子詹事崔珪、光禄卿崔瑶三弟兄,俱列肇棨戟,世号“三虎”,又号“三戟崔家”。[2]崔姓名人崔玄晖等人的事典。

八行称于众口[3];三相出诸一门[4]。
☆注释:[3]宋代密州文学崔贡,字迁硕、仁和人。端重有学识。大观中诏天下郡县保任士有孝弟睦蠏任邱中和八行者,贡入太学,司成考验以闻,后授密州文学以卒。乡尊之曰“八行先生”。[4]唐代中书舍人、封魏国公崔铉一门三相。

慈父神君,民歌遍汲县[5];
清风高节,师表出增城[6]。
☆注释:[5]汉代官吏崔琼的事典。[6]宋代观文殿大学士崔与之的事典。崔与之,字正子,增城人。治绩卓著。谥清献,有《菊坡集》。

中年弍才号大儒[7];少小博学通百家[8]。
☆注释:[7]东汉官吏、文学家、书法家崔瑗(78-143),字子玉,涿郡(今河北平安)人。十八岁进京师,精通天文、历数等,后举弍才,被荐为宿德大儒,从政有绩,升迁济北相。[8]东汉文学家崔斛(?-[92),字亭伯,涿郡(今河北平安)人。年十三,通《诗》、《易》、《春秋》,博学多才,尽通训诂百家之言。后官至司徒。

教民纺织留世界语远[9];立石直笔播誉长[10]。
☆注释:[9]东汉尚书崔寔(?-约170),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是著名的政论家,桓帝时任议郎,后迁司马,出为五原太守,教民纺织。其代表作有《政论》,对当世大胆抨击,为时人称颂。[10]后魏司徒崔浩,字伯渊,清河人。诏总理史务,监秘书事,作国书三十卷,立石以彰直笔,因暴露“国恶”,而遭灭族之灾。

秉仁岳峻;动智渊明[11]。
☆注释:[11]后魏太中大夫崔敬邕碑文联句。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12]。
☆注释:[12]唐代“才高八斗”的大诗人崔颢(?-[754)《黄鹤楼》诗中联句。崔颢,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进士。曾官太仆寺丞、司勋员外郎。《黄鹤楼》一诗。甚为李白所推崇。李白《登黄鹤楼》诗中有句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有诗在上头”。有《崔颢集》。

阳姓典故

圣门高弟[1];太子老师[2]。
☆注释:[1]春秋时孔子的弟子阳货,鲁国人。[2]宋代大学者阳孝本,字行先,博学行高,苏东坡也很佩服他。他隐居山中讲学二十年,朝廷要他出来做官他不去。再三请他去给太子讲学当老师,他才去了。被授予博士,以直秘阁归。

八科皆中,累迁御史[3];
四世同居,诏表门闾[4]。
☆注释:[3]唐代国子祭酒阳峤,武后时,举八科皆中,累迁右台御史。以清白闻,终国子祭酒。[4]南齐名人阳黑头,华阳人。四世同居,建元中诏表门闾。

玉种兰田,喜获佳人淑配[5];
袍遗贵宝,幸沐天子恩荣[6]。
☆注释:[5]汉代名人阳雍伯,一称羊公。尝设义浆给行人三年。一人饮讫,怀中出菜子一升,与之,曰:“种此生美玉,并得好妇。”后娶北平徐氏女,于所种处得白璧以为聘。生十男,皆俊异,位至卿相。[6]魏国阳姓名人阳彪的事典。
 楼主| 发表于 2004-8-17 18: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钮姓典故

姓启晋国;望出吴兴。

清白著声,斩妖除大害[1];
平恕用法,丰碑志洪庥[2]。
☆注释:[1]明代德安知府钮衍,字公裕,常熟人。洪武贡生。任府官时,察知有妖人为民害,衍诛之。郡人称快。官至广东参政,以清白见称。[2]元代宣尉副使钮克让,介休人。始历岳州、武昌二郡推官,用法平恕,守龙阳郡,多善政,终官宣慰使。

秋斋留雅韵[3];野堂有新声[4]。
☆注释:[3]清代诗人钮福畴,字西农,鸟程人。工词翰,历任知县,所至有循声,有《亦有秋斋诗钞》。[4]清代贡生钮琇,吴江人。博雅多闻,所著述明末清初杂事,幽艳悽动,有唐人小说遗风。其诗亦变风之流,有《临野堂集》。

两代双孝子[5];一人二推宫[6]。
☆注释:[5]指北周钮因、钮士雄父子,皆以至孝闻名。[6]见注[2]。

彭姓典故

源自高阳;望出宜春。

武原二仲[1];新昌三奇[2]。
☆注释:[1]清代诗画粗彭孙贻,字仲谋,号羿仁,海盐人。天性孝友,善诗工墨兰。与同邑吴仲木同为名流推重,时称武原二仲。[2]宋代学者彭渊材,宜丰人。曾出入京兆贵人之门十余年,及归上有李廷珪墨一丸,文与可竹一枝,欧阳公五代史稿一巨编而已。善晓大乐,尝献乐书,珍重协律郎。为“新昌三奇”之一。

吴中三老[3];鸿博第一[4]。
☆注释:[3]明代贡生彭行先,字务敏,长洲人。崇祯时授知县不就,隐居教授,年九十二卒。与金俊明、郑敷教称“吴中三老”。[4]明代进士彭孙遹,字骏孙,海盐人。工诗,有文才,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康熙中举鸿博第一,授编修,历官吏部右侍郎。

七百岁八百年流沙记身世;
四十妻五十子独卧妙权衡[5]。
☆注释:[5]古代长寿彭祖(铿)传说事典。

政治精明,卓尔循良龟鉴[6];
学识正大,粹然性理鸿儒[7]。
☆注释:[6]宋代进士彭俞,字济川,宜春人。少隐集云峰,学邃于易,自号连山子。官终朝散郎。有《君子传》、《循吏龟鉴》等传世。[7]宋代乾道进士彭龟年,字子寿,清江人。从朱熹、张栻游,学益进,累官秘郎。有《止堂集》。

一室名师,专治易书义理[8];
四朝元老,博通今古精微[9]。
☆注释:[8]汉代大司空彭宣,字子佩,阳夏人。事禹受易经,禹受易于施雠,由是施家有张彭之学。哀帝时官至大司空,封长平侯。[9]上古彭祖,相传自尧时举用,历夏至殷。本姓钱名铿,封于彭城,故称彭祖。

万姓典故

功高槐里[1];孝著成乡[2]。
☆注释:[1]东汉名将万修,字君游,茂陵人。更始时为信都令,光武帝拜为偏将军,从平河北,以功封槐里侯。
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2]唐代孝子万敬儒,庐州人。三世同居,亲丧庐墓,刺血写佛经,断两指辄复生。州改所居曰:“成
孝乡”。

七篇流光远[3];四义播惠长[4]。
☆注释:[3]战国时齐国学者万章,孟子弟子,尝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4]蛤代知州万宣,字邦达,当涂人。以举人卒为天太学,选授陈州知州。刚果有为,立四义社学,以
教民间子弟,州民德之。

学富推荐石园儒[5];功高御封槐里侯[6]。
☆注释:[5]清代史学家万斯同(1638-1702)。字季野。他讲求志节,坚不仕清。康熙间,应邀以布衣参修《明史》
五百卷,皆其手定。另有《石园诗文集》等。学者称石园先生。[6]见注[1]。

知己欲倚何水部;吟诗更事谢中书[7]。
☆注释:[7]清代画家万上遴自撰联。

金闺旧籍联朱鹭;丹桂新香散红泥[8]。
☆注释:[8]清代学者万经(1659-1741)书联。万经字授一。归安人。别字九沙。自幼濡染家学,博通经史性理及
金石家言。康熙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视学黔中。见义常必为。有《分隶偶成》等多种。

辞官留光彩[9];拒贿播美名[10]。
☆注释:[9]注见[5]。[10]清康熙中史学家万斯同,在史馆参与修《明史》时,虽然与诸达官贵人打交道,但对于修史的观点、态
度,却丝毫不肯屈从人意。明代有某运饷官于押饷途中遇盗,死于山谷中。此时其孙知清廷正修《明史》,便
怀藏白金来贿赂万,请万为其祖父立传,欲附于《忠义传》之后。万执意不为所动,并当场将其人斥逐出去。
见《中国文坛掌故事典》。

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11]。
☆注释:[11]清代学者万经书联。

继往开来,阐闲门道脉[12];安邦戡乱,振云台武功[13]。
☆注释:[12]战国时孟子的弟子万章的事典。见注[3]。[13]见注[1]。

景姓典故

源自春秋;望出晋阳。

汉室将军府第[1];明代御史人家[2]。
☆注释:[1]东栎阳侯景丹,字孙卿,栎阳人。王莽时举四科,为固德侯相。汉兴武时拜为偏将军。[2]明代洪武进士景清,授编修,改御史。建文初历官御史大夫。燕师人。清约方孝儒等同殉国。

无瓦全,宁玉碎,香留姓氏[3];
作诗解,编易说,功在经书[4]。
☆注释:[3]周代名人景皓的事典。[4]东汉经学家景鸾,字汉伯,梓潼人。少随师学经,涉七州之地,遂明经术,著作有五十余万言。

清朝书画能手[5];战国辞赋名家[6]。
☆注释:[5]清代书画家景梁曾,字秋田,钱塘人。号东梅老人,工书画,花卉、书法均学南田。[6]战国时楚国辞赋家景差,后于屈原,与宋玉同时。《史记》说他“好辞而以赋见称。”

扫清灭洋,号称龙团元帅[7];
磨剑迎战,擢使马步军都[8]。
☆注释:[7]清末直隶(今河北)农民军领袖景廷宾(1861-1902),直隶广宗(今属河北)人。[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义和团失败后,他领导广宗人民继续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1902年[3]月,竖“扫清灭洋”旗帜,称龙团大元帅。直、鲁、豫三省边界人民纷纷响应,起义军发展到十六万人。[5]月袁世凯所部清军及六千名德、日、法侵略军作战,失败被俘,[7]月在威县牺牲。[8]五代时后晋将领景延广(892-947),字航川,陕州(治今河北陕县)人。高祖时累官马部军都指挥使。后任相职,反对契丹称“臣”,并告契丹:“晋朝有十万口横磨剑,翁(指契丹主)若要战则早来!”

叶姓典故

著述成一家,共仰泰山北斗[1];
生死无二志,足征赤胆忠心[2]。
☆注释:[1]南宋哲学家、文学家叶适(1150-1223),字正刚,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淳熙进士,召为太学正,迁博士。官至宝文阁待制,兼江淮制置使。在哲学上有唯物主义倾向,是南宋“永嘉学派”集大成者。其著述自成一家,学者称水心先生。[2]宋代咸淳中参知政事叶梦鼎的事典。

家藏万卷云樵录[3];绵绮四时畅春园[4]。
☆注释:[3]指清代校勘家叶云樵。[4]清代画家叶洮有《畅春园》等传世。

水心文集中原论[5];金石小笺半茧园[6]。
☆注释:[5]南宋哲学家、文学家叶适,著有《水心文集》。[6]清代诗人叶奕苞,隐居不仕,建“半茧园”,著有《金石小笺》等。

建阳状元府第[7];水心博士人家[8]。
☆注释:[7]宋代状元叶齐,字思可,建阳人。[8]见注[1]。

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9]。
☆注释:[9]毛泽东赠叶剑英联。

事为名教用;理以精神通[10]。
☆注释:[10]清代金石家叶东卿书赠联。

立志不随流俗转;留心学到古人难[11]。
☆注释:[1]当代著名书法家叶恭绰(1880-1968)自题联。

万户人烟团曙色;千林鸟鹊变春声[12]。
☆注释:[12]叶仲英题联。见《中国对联大辞典》。

舞随柳絮诗吟雪;弹到梅花月满琴[13]。
☆注释:[13]叶仲英书联。见《中国对联大辞典》。

浣花旧事谁能继;桃花新诗手自题[14]。
☆注释:[14]明末进士叶方蔼书赠联。

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15]。
☆注释:[15]叶剑英《八十书怀》诗句联。

观钓颇逾垂钓趣;种花何问看花谁[16]。
☆注释:[16]现代教育家、作家叶圣陶(1894-1988)自题联。

月光生碧海;素色满面瑶池[17]。
☆注释:[17]唐代贞元进士、诗人叶季良《赋得月照冰池》诗联句。

惠姓典故

源自上古;望出扶风。

三代名士超赵马[1];百部经书播印中[2]。
☆注释:[1]清代侍读惠士奇,吴县人,与其父周扬、子栋俱有文名。士奇精于经术,授引诸子百家之文,无不得当。惠栋,士奇次子,于诸经熟洽贯通,所著极丰。钱大昕谓:“拟诸前儒,当在何休、服虔之间,而马融、赵岐辈不及也。”
[2]后魏高僧惠生,住洛阳,孝明帝时,奉太后命与敦煌人宋云往西域求典,遂至印度而还。得大乘经典百七十部,有《使西域记》。

易象钩玄探哲理[3];松崖文钞阐儒风[4]。
☆注释:[3]元代学者惠希孟,字秋厓,江阴人。有《易象钩玄》等书传世。[4]清代名儒是栋,有《古文尚书考》、《松厓文钞》等。

立德立言立功,在丈夫有志不朽事业;
希贡希圣希天,真儒者当尽向上功夫[5]。
☆注释:[5]惠家庄草亭联。见《中国对联大辞典》。

良友交情,同声郑重[6];高僧咏诗,掷地铿锵[7]。

☆注释:[6]战国时梁国相惠施的事典。惠施,与庄周善,有书五车,善辩。[7]宋代高僧惠勤,善诗。

覃姓典故

从政清廉,感德而化[1];
为官公正,庄重不阿[2]。
☆注释:[1]明代河南知府覃应元,字德芳,嘉靖进士。性简重,入仕二十余年,所至以清操闻,在河南任上,阖境不严而化。官至陕西兵备。[2]宋代御史中丞覃庆元,景德进士,融州人。庄重不阿,遇事敢言,举朝服其公正。

宋代彪彪两进士[3];南朝炳炳一将军[4]。
☆注释:[3]北宋开宝进士、沿边都总管覃光佃及其子景德进士、御史丞覃庆元,父子名重当时。[4]南朝梁武帝时名将覃元先,南海人。屡立战功,加封为将军。后卒于军。

口授九岁太子[5];家传各龄儒生[6]。
☆注释:[5]明代太子太傅覃吉,宪宗时,在朝中侍太子。太子年九岁,口授四书章句及古今政典。[6]宋代国子祭酒覃昌,融州人。致仕后闭户讲学,有文集。

由西至东,风光俱丽;
从早及晚,气象咸和[7]。
☆注释:[7]覃姓覃字的析字联。

须姓典故

望出渤海;姓启密须。

勇气冲冲,功高百代[1];
绨袍恋恋,义重千秋[2]。
☆注释:[1]隋代名人须也的事典。[2]战国时魏国中大夫须贾的事典。秦相范睢,微行敝衣见贾,贾以一绨袍赠之。

功高诏封四代[3];廉不妄取一钱[4]。
☆注释:[3]汉代陆量侯须无,因功,诏封四代。[4]明代青州府司李须用纶,字如卿,武进人。万历举人。为官廉平正直,风节凛然,署府事,时兵饷告急,用纶裁各属杂费充饷,不费民间一钱,百姓德之。

焦姓典故

夏榜荣登探花第[1];春魁高上状元郎[2]。
☆注释:[1]指明代焦胜。[2]明代状元焦竑,字弱侯,江宁人。万历中以殿试第一入翰林修撰。

论仁议福,保我金玉;
达性任情,乐其安闲[3]。
☆注释:[3]西汉易学名师焦延寿《易林》句联。

万悦千欢,贵寿无极;
三星五福,喜庆大来[4]。
☆注释:[4]同注[3]。

千年事业方寸内;万里乾坤掌握中[5]。
☆注释:[5]近代民主革命家焦达峰自题联。焦达峰(1887-1911),原名大鹏,字鞠荪,湖南浏阳人。

源自焦国;望居中山。

劳姓典故

源自西汉;望出武阳。

惠政及三县[1];攻史称二劳[2]。
☆注释:[1]明代进士劳钺,字廷器,江西德化人。历知江浦、临江、山阳三县,俱有政声。成化中迁湖州太守。[2]清代诸生劳权,字平甫,仁和人。其与劳革,专攻群史,时有“二劳”之目。

德被莱阳黎庶[3];贤列兰亭等伦[4]。
☆注释:[3]宋代良吏劳因的事典。[4]唐代贤士劳夷的事典。

恩沐九重,位列尚书之左[5];
泽润千里,爵居太守之尊[6]。
☆注释:[5]三国时名宦劳彦远的事典。[6]见注[1]。

单姓典故

源自周代;望居河南。

卿士廿余世[1];侯爵七代人[2]。
☆注释:[1]西周成王以后二十几代君主执政时,都有单姓人在朝廷任卿仕等要职。[2]东汉桓帝时,有中侍单超,河南人,善谋略,助帝有功,封新丰侯,所拜车骑将军,七代荣获侯爵。

鼻祖定茶神,无怪殊荣邀杖国;
头衔书菊隐,正拈好句怕催租[3]。
☆注释:[3]单孝廉题联。见《中国对联大辞典》[867]页。

居官教垦种[4];为民创名车[5]。
☆注释:[4]清代乾隆龙门知县单麇,字耀灵,高密人。进士,在任知县进,劝民垦种,改变专事第畜牧之俗。累官铜仁府,有政声。[5]明代发明家单俊良,萧山人。以踏车灌田之劳,创造牛车,以机轮转之,天下法之。

吟诗赞甜雪[6];填词推竹香[7]。
☆注释:[6]明代诗人单思恭,字惠仍,扬州人。有《甜雪斋订》。[7]明代词人单恂,松江华亭人。崇祯进士,知麻城县。工词,有《竹香庵词》。

车骑将军谋略好[8];马上飞将武艺高[9]。
☆注释:[8]见注[2]。[9]唐代大将军单雄信,济阴人。能马上用枪,军中号“飞将”。

矢志匡扶,直言击饮非君事[10];
刻意经史,留存顾问在朝端[11]。
☆注释:[10]宋代殿中侍御史单时,乾道中,上疏谏击毬,为孝宗喜纳,除有谏议大夫。[11]明代学者单佑的事典。
 楼主| 发表于 2004-8-17 18: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舒姓典故

望出京兆;源于春秋。

德兴廉吏[1];元质教官[2]。
☆注释:[1]明代工部主事舒清,字本直,德兴人。成代进士,授工部主事,历营缮郎中,后擢河南参议,再迁四川布政使。曾创立“递减法”,大大减轻百姓负担。又抗疏切谏朝廷对地方古琴等古物的索取,深受百姓爱戴,是当时有名的“廉吏”。[2]宋代宜州通判舒瞵,字元质,奉化人。乾道进士,为徽州教授,时称“第一教官”。官终宜州通判。淳佑中追谥文靖,有《舒文靖集》。

牡丹音容在[3];棠棣义气深[4]。
☆注释:[3]现代戏剧、电影表演艺术家舒绣文(女)(1915-1969),安徽人。历任第三届全国妇联执委、中国剧协常务理事、中国影协常务理事等。[1931年到上海任天一影片公司配音演员,参加中国第一部蜡盘录音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配音工作,参加故事片《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的拍摄。[4]东汉名士舒邵,陈留人。与兄长伯膺俱为东汉末年名士。他曾为伯膺复仇杀人,事发后,兄弟兄争死,被誉为义士。

明安抗英称果毅[5];伯雄平准号文襄[6]。
☆注释:[5]清代正白旗汉军副都统舒明安,满洲正白旗人。咸丰间,英军犯天津,随僧格林沁在大沽堵勦,有功。后谥果毅。[6]清代武英殿大学士舒赫德,字伯雄,满州正白旗人。平定准回二部,劂功甚伟,卒谥文襄。

卷帘引瑶玉;灭烛临霜墀[7]。
☆注释:[7]唐代御史中丞、诗人舒元舆《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读唐历天宝已来追怆故事》诗中联句。元舆,东阳人。元和进士。尝为牡丹赋,时称其工。后文宗观牡丹,凭栏诵赋,为之泣下。

报国文章尊李杜;攘夷大义著春秋[8]。
☆注释:[8]现代小说家、戏剧家、杰出语言大师老舍(舒庆春)(1899-1960)自题联。

吟杏苑春风,名荣先代[9];
作牡丹佳赋,才冠唐朝[10]。
☆注释:[9]明代状元舒芬的事典。舒芬,字国裳,进贤人。正德进士第一,授编修。[10]唐代诗人舒元舆的事典。见注[7]。

付出九牛二虎力;不作七拚八凑文[11]。
☆注释:[11]见注[8]。

项姓典故

诗名临海逢人说[1];家学清溪世代传[2]。
☆注释:[1]元代诗人项桐,字可立,临海人。端行积学,通群经大义,为时名儒,晦迹不仕。工诗,有《可立集》。[2]指项姓名人项思教事迹。思教,字敬敖,临海人。明嘉靖进士。为官中得士民心。擢广西按察使致仕。居家敦礼让,有万石家风之誉。

裁月云露永放彩[3];少岳山人长留芳[4]。
☆注释:[3]明代女诗人项兰贞,字孟畹,秀水人。黄卯锡妻。有诗作《裁月》、《云露》。[4]明代文学家、书法家项元淇,字子瞻,别号少岳,嘉兴人。工诗古文辞,小楷严整,尤善草书,有《少岳山人集》。

天是低昂龙虎气;雌雄争战帝王才[5]。
☆注释:[5]项羽祠联。项羽祠在江苏徐州。

鹿野沉舟王业兆;鸿门斗碎霸嵊空[6]。
☆注释:[6]项王祠联。项羽祠在安徽和县乌江镇东南凤凰山上。又称霸王庙。

雄为西楚王[7];才作圣人师[8]。
☆注释:[7]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项籍(前[232]-前[202),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人。楚贵族出身。少时随其叔项梁避仇吴(今江苏苏州)中,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吴中子弟皆惮之。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起义,他助项梁杀会稽守,举吴中兵响应。项梁战死后,秦将章邯围赵,楚怀王任宋义为上将军,他为次将,率军救赵。宋义行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逗留四十六日不进。他杀死宋义。怀王任他为上将军,率兵渡漳水救赵。破釜沉舟,于钜鹿击败秦军主力,坑杀秦降卒二十余万。入关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公元前[202年被刘邦困于垓下(今安徽灵壁东南),后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而死。[8]春秋时神童项橐,相传他七岁时与孔子辩难,使孔子窘困。被后世称为“圣人之师”。

出襟水带;虎啸龙吟[9]。
☆注释:[9]安徽和县霸王(项羽)祠联。

打天春梦少成佛;乱写秋山老画师[10]。
☆注释:[10]清代名人曾衍东赠项果园联。项果园,浙江永嘉人。

颖悟奇童,堪作圣人师表[11];文章名世,可为天下儒宗[12]。
☆注释:[11]见注[8]。[12]指明代进士项煜。项煜,字水心,吴县人。

游姓典故

姓启周代;望出广平。

惠泽一州黎庶[1];德感八郡诸生[2]。
☆注释:[1]后魏东雍州刺史游雅,字伯度,广平任人。甚有惠政。[2]明代按察佥事游明,字大升,丰城人。天顺中,提督学校,待诸生有恩义,而尤以廉著称。进副使,仍提督学校,旋卒,闽中八郡诸生,皆为位于僧寺而哭之。

骈语雕龙焕异彩[3];皇明正音遗芳声[4]。
☆注释:[3]明代廉州知府游日章,字学纲,莆田人。嘉靖进士,知临川五载,洁惠民,后知廉州府。有《骈语雕龙》。[4]明代学者游芳,字兰仲,婺源人。通五经,精博物理,隐居教授、有《皇明正音》。

立雪程门,恭敬求教[5];
牧羊巨室,力学成名[6]。
☆注释:[5]宋代学者游酢的事典。游酢,字定夫,师程颐兄弟。酢珥扬时初恩颐,颐暝目而坐,二子立而不去。既觉,门外雪深三尺。元丰间酢登进士,为太学博士,历知和、舒、濠三州,学者称豸山先生。此即“立雪程门”成语典故的由来。[6]后魏仪部尚书游明根的事典。游明根,字志远,综习经史,迁大鸣胪卿,孝文帝赐新泰侯。历官五十余年,处身以仁和,接物以礼让,时论贵之。

强姓典故

炎黄苗裔;春秋渊源。

望出天水;芳传略阳。

万古称颂强公渠[1];千秋拜读祠部集[2]。
☆注释:[1]唐代雍州司户参军强循,字季先,凤州人。因华原无泉,人畜多渴死,循教濬渠浸田,一方利之,号“强公渠”。官至大理少卿、右庶子。[2]宋代进士强至,字几圣,钱塘人。终祠部郎中。有《韩忠献遗事》、《祠部集》。

蔼蔼贤哲事;依依离别言[3]。
☆注释:[3]唐代处士强蒙诗联句。强蒙工诗善医,其诗作收入《全唐诗》。

通渠溉田,争起强公颂[4];隐居结社,常作碧山吟[5]。
☆注释:[4]见注[1]。[5]明代广昌尹强仕,字甫登,无锡人。嘉靖举人,授广昌尹,尝结碧山吟社。有《家食编》。

钦姓典故

望居吴地;源自乌桓。

乌桓老人传名远;都督计议播惠长[1]。
☆注释:[1]宋代都督计议官钦德载,吴县人。宋亡后,隐碧媭山中,自号寿农老人,又号寿媭老老人。

家里有金万贯;本人不欠分文[2]。
☆注释:[2]钦姓“钦”字的析字联。

酋长留盛誉[3];都督遗馨香[4]。
☆注释:[3]指乌桓酋长钦志赏。[4]见注[1]。

邬姓典故

源自妘姓;望出太原。

乌衣巷里桃李茂;邑市楼中管乐清[1]。
☆注释:[1]为邬姓析字联。

书苑高手[2];孔门名徙[3]。
☆注释:[2]唐代书法家邬彤,钱塘人。工草书。曾与书法家怀素论草书,怀素不能应付,但连叫数声曰:“得之矣!”
[3]战国初期孔子有弟子邬单,字子家。《史记》有载。

希文画手[4];佐卿诗人[5]。
☆注释:[4]指清代画家邬希文。[5]指明诗人邬佐卿。

明有驸马都御[6];宋传布衣名家[7]。
☆注释:[6]明代驸马都御有邬景和。[7]清代学者邬克诚,字信叔,乐安人。宋宁宗时,以布衣至阙,上《易说》六卷。筑小圃以文史自娱。一时金石之作,多出其手。

洙泗水滨传道学[8];凤凰池上奏埙迟[9]。
☆注释:[8]周人名人邬丹的事典。[9]元代邬典伯、邬文伯兄弟二人均登科甲第。

童姓典故

望出渤海;名播山阴[1]。
☆注释:[1]明代进士童朝仪,字令侯,山阴人。历官后军都督。工书画,善诗词。天性孝友,文采风流,一时推重。初为大同副总兵,名震遐迩,总制杨嗣昌出控三边,称有古名将才,崇祯间以疾归。

名列越中七子[2];功盖天启三边[3]。
☆注释:[2]清代诗画家童鲸,字璞岩,号二树,山阴人。少弃举业,专攻诗、古文。与同郡刘文蔚等称“越中七子”。善山水、兰竹、木石,写梅尤著名。有《二树山人集》。[3]见注[1]。

季昆画苑皆高手;父子文坛俱名家[4]。
☆注释:[4]明代画家童原,字原山,华亭人。善画,昆季皆称能手。原尤超迈。花鸟虫鱼,得宋元笔意。其父童垲,精书画。少时为董文敏作小像,文敏书“精一楼”额赠之。见《绘图宝鉴续纂》等。

临清人为宝[5];益智世所珍[6]。
☆注释:[5]明代孝廉童叙,字景和,瓯宁人。性至孝,好学,永乐中有司以教廉荐至京,以母老乞终养,诏许之,终身不仕。有《临清集》。[6]清代知县童叶庚,字松君,崇明人。咸丰间官德清知县,光绪间归隐吴门。博学嗜古,手抄群籍,多海内孤本。所著有《益智图》等。

五经训解垂泽远[7];二树山人留芳长[8]。
☆注释:[7]宋代学者童伯羽,字飞卿,瓯宁人。好读,师事朱熹,不乐仕进,人称敬义先生。有《五经训解》等。[8]见注[2]。

十亩闲闲,年高备邵膺承务[9];七龄小小,才奇学业博掇魏科[10]。
☆注释:[9]宋代隐士童参,瓯宁人。性淳朴。隐于耕。仁宗初年百有二岁,赐敕慰劳,授承务郎,逾年卒。[10]宋代童姓“神童”童梓的事典。

汤姓典故

瓯王威德远[1];诗公美名传[2]。
☆注释:[1]明代御史大夫汤和,字鼎臣,濠州人。与朱元璋一同起兵,转战苏、浙、闽、蜀、屡有战功。洪武十九年,奉命在沿海筑城设防,抵御倭寇。追封东瓯王。[2]清代进士、诗人汤右曾,字西厓,仁和人。由编修累官吏部侍郎,兼掌院学士。帝重其文学,御制诗赐之,目为“诗公”。其诗才大而能恢张,与秀水朱彝尊并为浙派领袖。有《怀清堂集》。

临川传四梦[3];武进誉三绝[4]。
☆注释:[3]明代剧作家、文学家汤显祖(1550-1617),字义仍,号海若。临咱(今江西临川)人。少即有文名。以拒绝张居正延揽,至历十一年(1583)始第进士。历官南京太常博士、礼部主事,后为遂昌知县,以抑豪强触怒权贵,被劾归里。家居二十余年,精研词曲和传奇,专事著述,所著《紫钗记》、《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世称《临四川梦》。其中《还魂记》最负盛名,对封建礼教和黑暗政治,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抨击。另有诗文集《玉茗堂全集》。[4]清代诗书画家汤世澍,字润之,武进人。国子监生,写生鲜丽,为近世江南赋色家一大宗。收学米芾,题识精美,时称“三绝”。

彭蠡毓浏阳之秀[5];长沙挹湘水之清[6]。
☆注释:[5]宋代进士汤寿,字君保,浏阳人。以上疏请召朱熹,忤权相意,直南瓜大闻于时,累官大理少卿。[6]宋代右仆射汤思退,字进之,处州人。累官参知政事,拜右仆射。

东坡居士休题杖;南郭先生且滥竽[7]。
☆注释:[7]历史名人汤东谷自题联。(见《分类楹联宝库》)。

姓字高标鼎甲[8];文章雄列大家[9]。
☆注释:[8]注见[3]。[9]明代南京国子监祭酒汤宾尹,字嘉宾,宣城人。万历中乡举第一,廷对第二,授编修。有《睡庵集》。

星堕掬盘,吞彩笔生辉光祖泽;
风流治圃,禾窦峰垂训裕孙谋[10]。
☆注释:[10]汤氏祠联。
 楼主| 发表于 2004-8-17 18: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冯姓典故

望出杜城为二马[1];名满西域号双星[2]。
☆注释:[1]“二马”合而为“冯”。[2]中国第一位女政治家、女外交家冯嫽。公元前[101年,随西汉解忧公主远嫁和亲到了乌孙国(今伊塞克湖一带)。由于她多才多智,成为解忧公主的得力助手。后嫁给乌孙右大将。她在协助解忧公主加强汉朝同西域诸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深得西域各国的敬佩。尊称她为“冯夫人”。后人把冯嫽和解忧公主合称为西汉民族友谊史上的“双星子”。

一绝惊秋鹤[3];三言载梦龙[4]。
☆注释:[3]指清代画家冯秋鹤。[4]指明代文学家冯梦龙,辑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世称“三言”。

才难自显方弹铗[5];位不稍迁老作郎[6]。
☆注释:[5]战国时孟尝群站下食客冯暖(驩),因食无鱼、出无车、无以为家,三为长铗归来之歌,孟尝君知道后,悉知所求。后为孟尝君收债于薛,得息钱十万,而把不能还息的债卷烧掉赕孟尝君争得了好名声。后孟尝君一度失去齐国相位,经过汉暧去游说秦王和齐王,又使孟尝君的相位得到恢复。[6]指西汉郎中署长冯唐。辅佐朝政有功,深得汉文帝和武帝信任。因冯唐年已九十,不能再为官,只好封其子为官,将唐举为贤良。

威震边关,名传中外[7];义起金田,功耀古今[8]。
☆注释:[7]指清末将领冯子材(1818-1903),字萃亭,广东钦州人。公元[1448年中法战争时,他率兵扼守镇南关(今友谊关),大败法军,收复了谅山。[8]指太平天国领导人冯云山(1822-1852),参加过著名的金田起义,被封为南王。他协助洪秀全制定了太平军官制、军制、律令、营规、天历等。使政权和军队建设,初具规模。

杏娥列史册[9];婉贞照汗青[10]。
☆注释:[9]革命烈士冯杏娥(1903-1940),湖南平江人。任过湖南省妇女部部长等职。[1937年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她被分到农村做地下工作。[1939年[6]月“平江惨案”发生,被捕入狱,[1940年[3]月英勇就义。[10]清代抗帝英雄冯婉贞(1842]-?),原籍山东,随父二保居住在北京圆明圆附近的文谢庄。婉贞自幼好武术,有胆识。咸丰五年(1860)一日,英军军官率百余名印度士兵来袭。婉贞决定“以我所长,击敌所短”,率众埋伏,出其不意,砍杀来犯之敌,共击毙敌人百余,保障了文谢庄的安全。

欲除烦恼须无我;经历艰难好作人[11]。
☆注释:[11]近代爱国将领冯玉祥(1882-1984),字焕章,安徽巢县人。本联为其在[1942年,给了国学习的儿子冯洪国临别时赠联。

关内侯,因慈母而贵庞[12];
门下客,得孟尝以优隆[13]。
☆注释:[12]东汉司徙勤,善计,有高能称,在事精勤,赐爵关内侯,中元初卒。[13]注见习[5]。

道德可师,教育骊山之下[14];
端凝若植,禁中瑞饰之呼[15]。
☆注释:[14]东汉尚书冯豹,好儒术,以诗书春秋教骊山下,敬事后母,举孝廉为郎,后迁太守,官至尚书,卒官。[15]后魏文帝冯后的事典。

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过津[16]。
☆注释:[16]唐代诗人冯道《偶作》诗联句。

但教方寸无诸恶;虎狼丛中也立身[17]。
☆注释:[17]注同[16]。

救民安有息肩日;革命方为绝顶人[18]。
☆注释:[18]近代爱国将领冯玉祥自题联。冯玉祥,[1933年任抗日同盟军总司令,多次击败日寇,收复许多失地。建国前夕,因乘船失火,受伤身死。

行而不舍,若骥千里;
纳无所穷,如海百川[19]。
☆注释:[19]清代词人冯煦(1842]—?)自题联。冯煦,字梦华,江苏金坛人。有江南才子之称。

暂借荆山栖彩凤;聊将紫水活蛟龙[20]。
☆注释:[20]清代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冯云山自题联。冯云山,广东花县人。被封为南王、七千岁。

八骏传汉世[21];三冯耀金溪[22]。
☆注释:[21]东汉名人冯禧,山阳人,与张俭、檀杉、褚凤、张肃、薜兰、魏玄、徐乾号为“八骏”。[22]清代开州知州冯咏,金溪人,姿性英迈,与兄谌、弟谦并称“三冯”。有《桐村诗集》。

喻姓典故

源自谕氏;望出南昌。

质直好议丞相[1];挂冠扪滕员外郎[2]。
☆注释:[1]宋代建炎进士喻樗,字子才,号湍石,其先南昌人,后徙严。为人质直议论,历官秘书省正字、太宗正丞、工部员外郎等。[2]宋代祠部员外郎喻汝礪,字迪儒,仁寿人。张邦昌僭立,趣百僚入贺。汝礪扪其膝曰:“不能为贼臣屈”,遂挂冠去世。

十载寻父母[3];七岁善诗书[4]。
☆注释:[3]明代孝子喻德昭,临川人。洪武初,父母徙凤阳。时德昭六岁。年十四,诣凤阳寻父母,辗转十年,得见父于汉中屯所,而母已殁,乃扶父归,[4]晴代优贡生喻宗仑,字东白,号桐乡,江西新城人。七岁能诗,稍长善擘窠书,尤精小楷,兼善八分。

长笛临风作数弄[5];巨著入库计十六宗[6]。
☆注释:[5]唐代器乐家喻陟,字明仲,睦州人。妙于长笛,持节数郡。每出按行,至山水佳处,马上临风,辄作数弄。[6]清代学者喻国人,这春山,彬州人。博览载籍,著书三十五种,入四库者有《周易辩正》、《河洛定议赞》等六种。

叔奇早为广德尉[7];培伦追赠大将军[8]。
☆注释:[7]南宋绍兴进士喻良能,字叔奇,义乌人。历任广德尉、工部郎中、太常侍丞,出知处州。曾进《忠义传》二十卷,孝宗深加叹赏。又有《诸经讲议》等。[8]近代民主革命喻培伦(1886-1911),字云经,四川内江人,[1905年留学日本,学习工科和药物化学。[1908年加入同盟会。他多次试制炸弹,实行暗杀,并与黄复生等组织暗杀团,[1909年谋刺新任直录总督端方未成。次年,又与黄复生等潜入北京谋炸摄政王载沣,因未遂,逃往日本。[1911年春,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被俘,英勇就义。中华民国成立后,被追赠为“大将军”。

取义成仁,革命精神传后代;
捐躯为国,高风亮节足千秋[9]。
☆注释:[9]见注[8]。

扪滕长吟,先生不附和议[10];
持书伸讼,义土能白冤情[11]。
☆注释:[10]见注[2]。[11]指宋代富阳尉喻南疆勇于为陈亮明冤之事。

曾姓典故

望居鲁郡;源起鄫国。

道统绍一贯之传,师孔友颜,来者直开思孟;
文章擅八家之誉,接韩步柳,同时并驾欧苏[1]。
☆注释:[1]曾氏祠联。

修省有三,当以身重;
忠恕惟一,自出心传[2]。
☆注释:[2]曾子祠联,。

浴乎沂,风乎舞雩,襟怀阔达[3];
治其国,平其天下,学业贯通[4]。
☆注释:[3]春秋时鲁国名士曾点,字皙,南武城人。孔子弟子。尝侍孔子言志,曰:“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语见《论语》。[4]春秋末鲁国宗圣曾参,即曾子,字王舆,鲁国南武城人。孔子的弟子。以孝著称。相传《大学》是他著的。其中擅述了治国、平天下之道。

经讲武英,特赐三品章服[5];
文有正印,雄列八大名家[6]。
☆注释:[5]宋代端明殿学士曾公亮,字明仲,知郑州,为政有能声。至夜户不闭。嘉祐中拜同中书门下事。特赐三品章服。[6]宋代文学家曾巩,字子固,南丰人。尝奉召编校史馆书籍,官至中书舍人。散文平易,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宗传内无双学士;圣教中第一名贤[7]。
☆注释:[7]台湾屏东市曾氏大宗祠联。名贤,指曾子。

三千上客纷纷至;百万财源滚滚来[8]。
☆注释:[8]小说《孽海花》(曾朴著)诗联句。

海客高谈惊四座;宗华芳讯报三千[9]。
☆注释:[9]注同[8]。

得体绍百年前辈[10];精勤侈万卷藏书[11]。
☆注释:[10]宋代翰林学士曾肇的事典。[11]注同[6]。

董姓典故

千秋良史[1];百代儒臣[2]。
☆注释:[1]春秋时晋国史官董狐,亦称史狐。公元前[607年,晋灵公欲谋杀赵盾,赵盾被迫出走,未越晋境,其族弟赵穿攻杀灵公于桃园。当时他任职太史,认为赵盾身为正卿,“亡不出境,返不诛国乱”,罪责难逃,乃直书“赵盾弑其君”,以正视听,孔子以其“书法不隐”,赞为“古之良史”。[2]西汉思想家董仲舒(前[197]-前[104),广川(今河北枣强东北)人。少治《春秋》。景帝时为博士,潜心钻研孔子学说,被将为贤良。武帝时以贤良对天人三策,为江都相。他提出“天人相与”,“君权神授”学说,宣扬“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又创立“三纲”、“五常”体系,要求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武帝采纳,开拓了此后二千余年以儒学为正统的局面。有《春秋繁露》、《举贤良对策》、《董子文集》。

天人三策[3];兄弟五奇[4]。
☆注释:[3]见注[2]。[4]指三国魏乐平侯、司徙董昭及其弟董访等兄弟的事迹。董昭,字公仁,定陶人。

三策仰前徽,道阐纯儒学业渊源须念祖;
千秋留直笔,书传良史风规整肃永贻孙[5]。
☆注释:[5]董氏宗祠联。

澄澄水映千江月;淅淅风筛一岸蒲[6]。
☆注释:金代戏曲家董解元《西厢记》中联语。

苍松翠柏窥颜色;秋水春山见性情[7]。
☆注释:[7]明代本寺卿兼侍读学士董其昌(1555-1636)撰联。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又号思翁、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万历进士。书法秀逸,自成一家。擅画山水。有《容台集》、《画禅室随笔》等。

竹送清溪月;松摇古谷风[8]。
☆注释:[8]董其昌自题联。

旋乾转坤,移山倒海;济人利物,震古铄今[9]。
☆注释:[9]中国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杰出的领导人董必武(1885-1975)撰厦门集美鳌园联。

贤者亦乐此;卓尔未由从[10]。
☆注释:[10]杨涛《纪晓岚外传》第[15]卷“董姓厅堂联”衙。

搏击咸称卧虎[11];文章屡世占鳌[12]。
☆注释:[11]东海洛阳令董宣,字少平,圉人。搏击豪强,莫不震慄,京师号为“卧虎”。[12]指明代修撰董嫾和董越的事黄。董越为成化进士。官南京工部尚书,有《圭峰文集》。

麝墨轻磨声韵玉;免毫初点色翻鸦[13]。
☆注释:[13]金代戏曲家董解元《西厢记》联语。

秉笔不容清,良史无私毁誉[14];
佩弦期易性,宾臣欲急作为[15]。
☆注释:[14]春秋时晋国史董狐的事典。孔子以其“书法不隐”赞为“古之良史”。[15]春秋时晋国名人董安于的事典。他尝曰:“我死而晋国宁”。

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看花[16]。
☆注释:[16]明代名人董香光(其昌)撰书培风阁联。

贺姓典故

源自姬姓;望出广平。

孝行绝伦湘邑[1];词坛名重鉴湖[2]。
☆注释:[1]宋代孝子贺德英,湘乡人。七岁能文。淳熙间,其父以讼系狱。乃诣县自乞面试,以赎父罪。县令出题联,援笔立就,荐于朝,试第一。卒时十四岁。[2]唐代诗人贺知章(659-744),字季真,越州人永兴(今浙江萧山)人,武则天证圣年间进士,历任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太子宾客、秘书监等官。天宝初还乡隐居,诏赐镜湖、剡川曲。生平好饮酒,工书法,与李白、张旭等友善。时称“醉中八仙”。诗存二十首,载《全唐诗》中。

将军百战定天下;书生巨眼识英雄[3]。
☆注释:[3]本联为清末秀才、辛亥革命后任四川涪陵武隆分区司令贺守淦撰赠贺龙的联语,联中的“将军”、“英雄”指贺龙,“书生”为贺守淦谦称。

歧陌涵余雨;离川照晚虹[4]。
☆注释:[4]为唐代诗人贺知章《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诗联句。

文明尚书仪曹郎[5];若弼武侯大将军[6]。
☆注释:[5]五代后晋尚书仪曹郎贺革,字文明,少通三礼,及长,兼治孝经、论语、毛诗、左传。迁国子博士。监南平郡,为民吏所德。革性至孝,为时人称道。[6]隋代右武侯大将军贺若弼,字辅伯,洛阳人。隋文帝时任吴州总管,献取陈十策,任行军总管,大破陈军于蒋山。因灭陈有功,封宋国公,后拜右武侯大将军。

五俊高才,儒宗望重[7];
四明狂客,学士名香[8]。
☆注释:[7]晋代太常贺循的事典。贺循,字彦先,精礼传,为常世儒宋。[8]注见[2]。

钭姓典故

姓启酒器;望出辽西。

金玉满堂福双至;斗酒百诗才冠群[1]。
☆注释:[1]钭姓“钭”字的析字联。

辽西望族;刺史贤裔[2]。
☆注释:[2]指宋代处州刺史钭滔。

傅姓典故

尊儒尚学[1];崇位抑奢[2]。
☆注释:[1]西晋大臣、文学家傅玄(217-278),字休奕,北地泥阳(今陕西耀县东南)人。魏末任散骑常侍。西晋初,为御史中丞。曾上疏议改屯田二分制,恢复曹魏旧制,缓和民困,后官至太仆、司隶校尉,封鹑觚子。他学识渊博,精通音律,于诗擅长乐府。认为自然界由“气”组成。有《傅子》等集。[2]西晋尚书左丞兼司隶校尉傅咸(239-294),字长虞,北地泥阳(今陕西耀县东南)人。傅玄之子。西晋初,任冀州刺史,后转御史中丞、尚书左丞。曾上疏议以载并冗官,静事息役,发展农桑,并指斥当时统治集团奢华靡费之风,谓“奢侈之费,甚于天灾”。兼任司隶校尉时,狠狠打击恣行京都一带的门阀士族。终卒于官。明人辑有《傅中丞集》。

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3]。
☆注释:[3]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傅山(1607-1684)自题联。傅山字青主,山西阳曲人。著述颇多。

宋代博士[4];殷商圣人[5]。
☆注释:[4]宋代律博士傅霖,《宋刑统》颁行之后,为了便于记忆诵读,用韵文进行注释,有《刑统赋》二卷。[5]商代宰相傅说的事典。

学士科举列榜首[6];巾帼鼎甲第一名[7]。
☆注释:[6]清代密书院大学士傅以渐,字于磐,号星岩。顺治间进士第一。为官以清勤著。学者称星岩先生。有《贞固斋诗集》。[7]清代太平天国恩赏丞相傅善祥(?-[1856),金陵(今南京)人。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状元。自幼熟读经史。[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于京后,“令女官举女子应试”,她考中鼎甲第一名,名列榜首。东王杨秀清将她选入东王府,先后任“女侍史”、“簿书”、“恩赏丞相”等职,成为东王政务上的有力助手,并对太平天国的政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左江右湖兼领庐阜;荻花枫叶且官浔阳[8]。
☆注释:[8]清代康有为游九江时赠傅道尹联。

读说命数篇,作楫调羹形适肖;
缅官声三德,品金题玉泽悠长[9]。
☆注释:[9]傅氏祠联。

积累溯前徽,博学能文,早树兰台品望;
绳承期后裔,敦诗说礼,无惭玉尺风流[10]。
☆注释:[10]见注[9]。

乔姓典故

为官厚宽有仁[1];铃政声望犹高[2]。
☆注释:[1]宋代进士乔执中,字希圣,高邮人。子安石执政,引执中编修《熙宁条例》。绍圣初,以宝文阁待制知郓州。他宽厚有仁,屡典刑狱,雪活甚众。[2]明代尚书乔宇,字希大,乐平人。成化进士。武宗时官南京兵部尚书,宸濠反,宇严为警备,宸濠遂不敢东。世宗初为吏部尚书,铨政清一,声望日高。

壮士同偕小凤[3];淑女俱配乘龙[4]。
☆注释:[3]、[4]指三国时吴国名人乔公之女大乔、小乔。《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时得乔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乔,原作桥。

居官卅年,天下清正[5];
历令二县,郡邑爱深[6]。
☆注释:[5]晴代封疆大吏乔光烈,上海人,被任宝鸡令,修成惠民渠,劝民蚕桑,后人称”乔公桑“,累官湖南巡抚,居官三十年,洁己奉公,誉为天下清正吏。[6]前赵拆冲将军乔智明,鲜卑前部人,字元达,长以德行著称。晋成都王颖辟为辅国将军,历隆虑、共二县令,民深爱之,号为“神君”。

已漏风声罢;持绳也不禁[7]。
☆注释:[7]唐代女诗人乔氏《咏破帘》诗联句。
 楼主| 发表于 2004-8-17 18: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姓典故

神童列四杰[1];进士第一名[2]。
☆注释:[1]唐代诗人杨炯(650-692]以后),华阴(今属陕西)人。年十岁举神童,特制弘文馆,二十七岁应制举,授校书郎、崇文馆学士,后官盈川令,为“唐初四杰”之一。明人集有《盈川集》。[2]明代文学家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正德间试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擅诗、词、曲、文,著作达一百余种,后人辑其重要的著作为《升庵集》。散曲有《陶情乐府》。

木兰花馥三春瑞;易俗移风万户新[3]。
☆注释:[3]此为杨姓“杨”的析字联。上联“木”、下联“易”,合而为“楊”。即杨姓专用对联。

四知清操惭贪吏[4];千古文坛重草玄[5]。
☆注释:[4]东汉大臣杨震(?-[124),字白起,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当他升迁赴任道经昌邑时,王密夜怀金十斤遗震,震不受。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5]西汉著名辞赋家、哲学家、语言学家扬(杨)雄(前[53]-后[18),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少好学,博览群书。为人简易佚荡,口吃不能剧谈,默而好深湛之思。年四十余,始出川,游于京师。成帝时,以文相见,任为郎,给事黄门。后仕于王莽。晚年研究哲学,仿《论语》作《法言》,仿《易经》作《太玄》。另有《训篡编》、《方言》等,为研究古代语言文学的重要资料。

鱣堂集庆[6];崔馆开祥[7]。
☆注释:[6]东汉大臣杨震,少好,博览经书,当世誉为“关西孔子”。年五十始仕州郡。据《后汉书.杨震传》:“后书冠雀衔三鱣鱼,飞集堂前,都讲取鱼进曰:‘蛇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数三者,三法台也。先生自此升矣’”。鱣堂:讲学之所。[7]后汉学者杨宝,习《欧阳尚收》,隐后不仕,以教授为业。传说,他曾在华阴山北,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坠树下。宝取归置巾箱中。食黄花百余日,毛习成,乃飞去。其夜有黄衣童子向宝再拜,曰:“我西王母使者,感君仁爱救拯,以白环四放为谢,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当如此环。”宝子孙后果贵显。

文体擅西昆之美;图书生东壁之光[8]。
☆注释:[8]北宋文学家杨亿(974-1020),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七岁能文,十一岁时太宗遣人试其诗赋,他下笔即成。淳化进士。真宗时参与修《太宗实录》、《册府元龟》等。历任翰林学士、工部侍郎等职。与刘筠、钱惟演等相善,其唱和之诗合辑为《西昆酬唱集》,又称“西昆体”。

河洛传真,程门立雪[9];
章坛华胄,清白传家[10]。
☆注释:[9]北宋哲学家杨时(1053-1135),曾就学于二程,得理学真传,有“程门立雪”的典故。[10]注见[6]。

系出弘农,俎豆馨香传百世;
传家清白,箕裘继述振千秋[11]。
☆注释:[11]杨姓祠联。

业炳关西,继世簪缨留旧泽;
学源河北,传家诗礼焕新声[12]。
☆注释:[12]杨姓祠联。

佳气生朝夕;清言见古今[13]。
☆注释:[13]清代书法家杨宾(康熙时人)撰书联。杨宾,浙江山阴人。著有《大标偶笔》等。

眼里有余闲,登山临水觞咏;
身外无长物,布衣素食琴书[14]。
☆注释:[14]清代书法家杨沂孙自题联。杨沂孙,字舆,道光举人。善篆书。

是何意态雄且杰;不露文章世已惊[16]。
☆注释:[16]注同[15]。

鲁冠千军称无敌;声威万代佩长城[17]。
☆注释:[17]节录杨家祠堂联。

载福勋名垂宇宙;云中旭日吊英贤[18]。
☆注释:[18]台湾功栗县清代抗日名将杨载云庙联。

忌我何尝非赏识;欺人毕竟不英雄[19]。
☆注释:[19]清代名将杨芳自题联。

楚姓典故

春秋并列五伯[1];战国跃居七雄[2]。
☆注释:[1]指春秋时期“威动天下”的,“五伯”之一楚庄王。五伯,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五人。[2]七雄,指战国时魏、赵、韩、秦、齐、楚、燕七大强国。

司晨星漏传万世[3];姑苏台图焕千秋[4]。
☆注释:[3]宋代数学家、天文学家楚衍,著有《司晨星漏历》等名著。[4]唐代画家楚安,工人物楼台,有《吴王晏姑苏台图》等佳作传世。

出正词,决嫌疑,老当益壮[5];
讲才干,善心计,介而不仅[6]。
☆注释:[5]春秋时鲁国卜官楚丘的事典。[6]宋代枢密命使楚昭辅,字拱辰,宋城人。有才干,善心计,性刚介,人为敢以私。

宋朝炳炳转运使[7];元代彪彪大将军[8]。
☆注释:[7]宋代陕西都转运使,字正叔,洛阳人。多谋善政,以正议大夫致仕。[8]元代管军总管楚鼎,蒙城人。曾被朝廷派去东征日本,渡海时他的船被风暴毁了,他抱着甲板漂了三昼夜,漂到朝鲜。他登陆后,沿着海岸去召集失散了的军队,后又回到朝廷向皇帝报告,被加授怀远大将军。

翰墨寄情风规远;金石铭志骨气清[9]。
☆注释:[9]当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原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楚图南书赠中国书法协会会员、日本艺术研究会会员荣鸿钧联。

裘姓典故

望居渤海;源自春秋。

求同存异;衣锦荣归[1]。
☆注释:[1]裘姓“裘”字的析字联。

著述四清古鉴[2];官历三部尚书[3]。
☆注释:[2]、[3]清代尚书裘曰修,字叔度,新建人。乾隆进士,历官礼、刑、工三部尚书。奉敕撰热河志、大学志、四清古鉴等书,所莅有名绩,治水尤为著,屡命勘视河道。卒谥文达。

慈溪喜昆明池[4];新建长吟竹斋庞大[5]。
☆注释:[4]清康熙进士裘琏,字殷玉,慈溪人。戏曲作家。有杂剧《昆明池》等四种。[5]宋代诗人裘万顷,字元量,新建人。有孝行,节操学问。淳熙进士。累官江西抚干。有《竹斋诗集》。

德同夏禹[6];惠比羊祜[7]。
☆注释:[6]注见[2]、[3]。[7]清代徐州镇总兵裘安邦,字古愚,号梅林,会稽人。嘉庆武进士,官至徐州镇总兵。好文治,能作诗。尤关心民间疾苦,时比之晋羊祜。羊祜是有名的儒将。邹湛曾赞扬他说:“公德冠四海”。他去世之后,襄阳的老百姓怀念他,为他立碑建庙,每年扫祭。看到碑的人,都想到羊祜的恩惠,没有一个不流泪的,因此人们把这块碑称为“堕泪碑”。见《晋书羊祜传》。

献子同明,贤列五人之次[8];元卿良友,誉隆三仲之班[9]。
☆注释:[8]指周代贤人裘牧仲。[9]指汉代名人裘仲。

雷姓典故

雨露滋润禾稼壮;田畴沃腴稻菽香[1]。
☆注释:[1]本联为雷姓“雷”字的析字联。上联嵌“雨”字,下联“田”字,合而“雷”字。

学精易理[2];忠播睢阳[3]。
☆注释:[2]元代学者雷德润,建安人。德润及其子雷机、雷杭俱精于《易》理,史称“雷门易”。[3]唐张巡偏将雷万春守睢阳(商丘),抗安禄山。万春立城上,面部遭伏驽击中六矢,万春不动。万春强毅用命,敌大惊。后遭难。

一门父子皆英烈[4];半千贪官尽服诛[5]。
☆注释:[4]宋代勇士雷三益,清流人。景炎初,文天祥入汀,开府集兵,三益同丙、戊、庚三子应召,父子英烈,皆没于军。[5]金代翰林修撰雷渊,浑源人。字希颜,一字季默。至于进士。为东不录事。兴定末拜监察御史。弹劾不避权贵,出巡都邑,所至有威誉。至蔡州杖杀贪官污吏五百人,时号“雷半千”。

乐器掷池惊天地[6];风雪采松胜桐琴[7]。
☆注释:[6]唐代宫廷乐师雷海青,精通琵。安禄山攻入长安,被掠至洛阳。在凝碧池宴上,安禄山命众乐师奏乐,雷掷乐器于池,以示抗拒,被杀。王维有诗咏之。[7]宋代琴师雷威,晓音律,遇大风雪,独往峨眉山酣饮,披蓑戴笠入松林中,听其声连廷悠扬者,伐以为琴,妙过于桐。

包拯雄风千年颂[8];雷锋精神万代传[9]。
☆注释:[8]指现代著名的“包公”雷经天,广西南宁人。参加过南昌、广州起义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后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建国后,任最高人民法院中南分院院长。[9]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湖南长沙人。荣立地二、三等功各一次。[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毛泽东主席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

胶漆坚牢,何如友谊切实[10];
斗牛光彩,遥知剑气冲霄[11]。
☆注释:[10]东汉郡功曹雷义,字仲公,顺帝时,以让友陈重,刺史不听。义遂佯狂披发,走不应命。时语曰:“胶漆自得坚,不如雷与陈。”
[11]晋代丰城令雷焕,豫章人。通纬象。武帝时斗牛(星名)间常有紫气。张华问焕:“是何祥?”焕曰:“宝剑之精,上彻于天耳。”

贾姓典故

已后儿孙承福德;至今黎庶念荣宁[1]。
☆注释:[1]贾氏宗祠联。见《红楼梦》。

勋业有光昭日明;功名无间及儿孙[2]。
☆注释:见注[1]。

高节羽书期独传;恭谈祖德朵颐开[3]。
☆注释:[3]唐代诗人贾岛《颂德上贾常侍》诗联句。贾岛(779-843),字阆仙,范阳(今河北涿县)人。曾任长江(今四川遂宁西北)主簿,普州(今四川安岳)司仓参军。有《长江集》。

鸣珮长廊静;开就广殿凉[4]。
☆注释:[4]唐代诗人贾至,诗联句。贾至,字幼粼,洛阳人。曾为单父尉,从玄宗幸蜀,知制诰,历中书舍人等。

蕙质本如云;松心应耐雪[5]。
☆注释:[5]唐代诗人贾驰《复睹三乡题处留赠》诗联句。

秀质方含翠;清阴欲庇人[6]。
☆注释:[6]唐代诗、进士贾稜《御沟新柳》诗联句。

千载皆赞过秦论[7];百代咸吟长江诗[8]。
☆注释:[7]西汉大臣、政论家贾谊(前[200]-前[168),雒阳(今河南洛阳)人。十八岁时即以文才出名,二十岁被文帝召为博士,一年后升太中大夫。其政论文,有《过秦生命线》、《治安策》等。[8]指唐代诗人贾岛的《长江集》。

洛阳推隽[9];颖水腾华[10]。
☆注释:[9]指唐代洛阳诗人贾至。[10]指东汉新息长贾彪。兄弟三人,并有高名,彪最优。新息,今属河南。颖水流径其境。

上策治安,美洛阳才识[11];诗饶风韵,羡贾岛推敲[12]。
☆注释:[11]见注[7]。[12]见注[3]贾岛。

路姓典故

近汶上,远内黄,气钟玉女铜峰,从此奠安宏衍绪;汉将军,唐宰相,书读缓刑尚书,只期忠永传家[1]。
☆注释:[1]路氏祠堂联。

湘潭博士[2];荆溪孝廉[3]。
☆注释:[2]宋代学者路振,字子发,湘潭人。五岁通《孝经》、《论语》。进士出身,曾任太常博士。文辞为名辈所称,有《九国志》。[3]清代画家路学宏,字慕堂,乾隆辛卯孝廉。工设色花卉。

南式大学士[4];仲略好尚书[5]。
☆注释:[4]唐代镇海节度使路隋,字南式,阳平人。曾任左补阙,史馆修撰,以鲠亮称。文宗时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门下侍郎、宏文馆大学士。[5]后魏车都尉路雄,字仲略,清渊人。以军功为给事中,孝文帝称他为好尚书才郎。后迁伏波将军。

本乃嶔巇摩皓月;偏为路地骋良骐[7]。
☆注释:[7]妆代楹联作者姚莹(原名成玉,吉林白城人)给当代诗人、《满族文学》主编路地的赠联。

尚德缓刑,用匡时政[8];仁民近物,加惠生灵[9]。
☆注释:[8]汉代临淮太守路温舒,宣帝时,上书言“宜尚德缓刑”,帝善其言。[9]宋代绍光间广东提刑路彬和事典。时夏税折布钱太重,彬奏乞鷁免。后去任,民攀留不舍。

詹姓典故

源自上古;望出河间。

谏宫室鳌山,忠言耿耿[1];
进君臣龟鉴,至理昭昭[2]。
☆注释:[1]明代刑部右郎詹仰庇的事典。詹仰庇字汝钦,安溪人。[2]宋代祥符进士詹庠,字周文,崇安人。官三门白波辇运判,景祐中进君臣龟鉴六十卷。

天佑工科进士[3];希原书法第一[4]。
☆注释:[3]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1861-1919),字眷诚,广东南海(今广州)人。十二岁随容闳留学美国,归国后,在福建福州船政局练习驾驶,并任教授。伍廷芳总办津榆铁路时,邀任工程师。[1905年创建京张铁路(今京包线北京至张家口段),因八达蛉隧道开凿艰难,遂以惊人的毅力和智慧,凿通隧道,使全线通车,举世皆惊。他是我国自行设计修建铁路的第一人,特授工科进士。有《铁路名词表》等。[4]明代大书法家詹希原,婺原人。明朝宫殿、城门、坊匾,皆其手书,被誉为“国朝第一。”

心随倦鸟甘栖宿;目送征鸿远奋飞[5]。
☆注释:[5]唐代诗人詹琲《追和秦隐君辞荐之韵上陈侯乞归凤山》诗联句。

慎姓典故

望出天水;源自慎邑。

胤繁天水;德被修江[1]。
☆注释:[1]宋代良吏慎钺,康定知建昌军,治尚大体,明而不苛,民咸戴之。

慎子传万古[2];名山记千秋[3]。
☆注释:[2]战国时法家慎到,赵国人。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旨意,主张“抱法处势”,“无为而治”,从“弃知去己”出发,著十二论,为四十二篇,名《慎子》。[3]明代嘉靖进士慎蒙,字山泉,归安人。官至监察御史。有《天下名山诸胜一览记》。

宋代诗人,坐介奇遇[4];
周时处士,稷下雅延[5]。
☆注释:[4]宋代诗人慎伯筠的事典。[5]战国时慎到的理典。

经姓典故

源自经侯;望居荥阳。

平山孝子[1],;固原提督[2]。
☆注释:[1]明代孝子经承辅,字兰谷,江都人。性孝友,少孤,事母诚笃,抚弟成名。隐居平山之麓。载梅种竹,耕读教子,年七十七岁无病而终。[2]清代将领经文岱,满州镶红旗人。道光间,由二等侍卫累擢云南昭通镇总兵。后积功官固原提督。

孝弟门庭声望远[3];勤俭家风本源长[4]。
☆注释:[3]见注[1]。[4]明代耆老经济,濠州人。明初太祖至濠,赐济等宴,勉以教训子弟孝弟勤俭。

梅竹培风水[5];耕读教子孙[6]。
☆注释:[5]、[6]注见[1]。

画笔显奇致[7];急赈蒙深恩[8]。
☆注释:[7]清代画家经纶,字喦叔,姚江人。善画人物、士女,殊有奇致。见《图绘宝鉴续篡》。[8]清代知府经元善,号莲珊,上虞人。好行善事。清光绪间,直、豫、秦、晋旱灾,集资巨万办急赈。沪地急赈公所自此始。历办各省捐募款达数百万。官至知府。

盛时帝友;纬世耆英[9]。
☆注释:[9]见注[4]。
 楼主| 发表于 2004-8-17 18: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虞姓典故

三绝扬四海[1];十子占一人[2]。
☆注释:[1]清代诗书画家虞景星,字东皋,金坛人。康熙进士,官吴县教谕,工诗,精书画,有“三绝”之誉。[2]清代诗人虞黄昊,字景明,钱塘人。康熙举人。官教谕。十岁即善属文,后以诗名。与丁澎等称“西冷十子”。

虞氏春秋传万代[3];质夫文辞第一名[4]。
☆注释:[3]战国时赵国上卿虞卿,游说赵孝成一,一见赐黄金百镒,白璧一双,再见为赵国上卿,故号虞卿。因评论国家得失著有八篇文章,世称《虞氏春秋》。[4]金代宰相虞仲文,字质夫,宁远人。进士,工画,累仕州县,以廉能称。举贤良方正,对策优等,擢起居郎,史馆修撰,三迁至太常少卿,宰相荐文行第一,天会间累官至翰林侍讲学士。

御赞五绝[5];官升九卿[6]。
☆注释:[5]唐初大臣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人都兵变,炀帝被杀,他被宇文化及裹胁北上,陷于窦建德。建德败,他归唐。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每与天文宗商榷古今政体,借以规谏,甚为太宗崇敬。尝称他有“五绝”,即德行,忠直、博学、词藻、书翰。其中书翰一项,尤为唐初名家,为唐初四大书家之一。[6]东汉官吏虞经,武平人。为郡县吏,案法平元。尝曰:“吾子孙何必不为九卿?”故字其孙诩曰“升卿”。

桃源春泛深闺秀[7];伯施文章翰墨香[8]。
☆注释:[7]清代子画家虞朗,金坛人。自号冰壶女史。好写墨兰,有《桃源春泛图小影》,一时闺秀题者甚多。[8]见注[5]。

弄珠月冷识游女;沉剑潭深知卧龙[9]。
☆注释:[9]元代学者虞集(1272-1348),《张令鹿门图》诗联句。虞集,字伯生,崇仁(今江西崇仁)人。仁宗时为集
贤修撰。有《经世大典》、《通园学古录》等。

山连阁道晨留辇;野散周庐夜属橐[10]。
☆注释:[10]元代学者虞集诗联句。

深渡南泸;长驱西蜀[11]。
☆注释:[11]元代学者虞集《折桂令》词联句。

错节盘根,别朝歌利器[12];出将入相,建采石宏勋[13]。
☆注释:[12]东汉尚书令虞诩的事典。朝歌长吏被杀,诩为朝歌长,及到官,募求壮士,杀贼数百人,大有治声。永和初
以尚书令去官卒。[13]宋代左丞相虞允文的事典。虞允文,字彬甫,金人入寇采石,允文督战,敌大败。他出入将相垂三十年,孜孜忠勤。有奏议诗文等集。

寿姓典故

望出京兆;源自吴国。

寿翁爱民扬万世;公心为国著千秋[1]。
☆注释:[1]台湾苗栗通霄镇寿公祠联。祠祀清代知县寿同春。

汉代奇人,鬼神咸遵法令[2];
兖州贤牧,黎庶均沐恩膏[3]。
☆注释:[2]汉代方士寿光侯的事典。相传寿光侯能刻百鬼众魅,令自缚见形。章帝曾召试其术。[3]汉代兖州太守寿良的事典。

高僧成八咏[4];鸿儒贯五经[5]。
☆注释:[4]元代高僧寿宁,字无为,上海人。居静安寺,寺有名迹八,因作《静安八咏》。并汇诸家之作,编为《静安八咏诗集》。[5]晋代散骑常侍寿良,字文淑,成都人。治春秋三传,贯通五经。历官有治称。

蔡姓典故

理学传程朱之脉[1];著述授谷梁之书[2]。
☆注释:[1]南宋理学家蔡元定(1135-1198),幼承庭训,长从朱熹游,常与对榻讲论经义,每至夜分。四方求学者,必俾先从定元质正。有《律吕新书》、《大衍详说》等。[2]汉代学者蔡千秋,字少君,沛人。受谷梁春秋于鲁荣广,为学最笃。宣帝时为郎,召见与公羊家并说,帝
善谷梁说,擢为谏大夫给事中,后左迁,复求能为谷梁者,皆莫及千秋。帝鉴其学且绝,乃擢为郎中户将选十
人从受学。

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3]。
☆注释:[3]蔡锷祠联。蔡锷(1882-1916),近代军事家,字松坡。湖南邵阳人。

琴声字体中郎业[4];荔谱茶笺学士风[5]。
☆注释:[4]东汉文学家、书法家蔡邕(132-192),字伯喈,陈留圉人。初因上书而获罪流放,董卓时,官至左中郎将。
通经名、音律,天文,善散文辞赋。又工隶书,创“飞白”书,也善画。[5]北宋书法家蔡襄(1012-1067),字群谟,兴化仙游人。官至端门殿学士。其楷、行、草书,皆独具特色,为“宋四家”之一。有《茶录》、《荔枝谱》等。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芝草无根醴泉无源[6]。
☆注释:[6]清代诗人、书法家蔡之定书联。蔡之定,字麟昭,号生甫,乾隆进士,官侍讲学士。归田后,自号积谷山人,有《古今体诗》等。

耒将兰气冲皇泽;去引星文捧碧空[7]。
☆注释:[7]唐代诗人蔡希周《奉和扈从温泉宫承恩刚浴》诗联句。蔡希周,曲阿人,官监察御史。

惜竹不除当路笋;伐薪教护带巢枝[8]。
☆注释:[8]近代教育家蔡元培(1868-1940)赠友联。蔡元培,字鹤卿,号孓民,浙江绍兴人。著作编有《蔡元培选集》。

芳池月映;故宅风存[9]。
☆注释:[9]源南耒阳蔡侯(伦)祠联。蔡伦(?-[121),东汉宦官,字敬仲,桂阳(今湖南郴州)人。他总结西汉以来用
麻质纤维造纸的经验,创造用树皮、麻头、敝布、鱼网造纸之法。时称“蔡侯纸”。蔡侯祠在耒阳城南蔡子池畔。

澹泊明南;夙夜在公[10]。
☆注释:[10]近代军事家蔡锷自题联。

铁血救国;耕读传家[11]。
☆注释:[11]萧子升赠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蔡和森(1895-1931)联。

宾客填门,倒履迎王粲[12];士卒分赐,布衣乏私财[13]。
☆注释:[12]东汉文学家蔡邕的事典。蔡邕见注[4]。[13]汉代将领蔡遵的事典。

蒋姓典故

山亭绵世泽[1];荆渚颂名流[2]。
☆注释:[1]传说,伯龄受封之地蒋国,古有山亭。[2]名流,指明代荆州府教授雷卿、宋代湖北仙居文学家蒋煜等。

铜符鼎峙[3];玉笋联斑[4]。
☆注释:[3]汉宣帝时上党令蒋满,其子蒋万为北地都尉。宣帝时认为他们父子“宜同日部符”,即下诏以满为淮南相,万为弘农守。[4]唐代咸通进士蒋凝,字仲山,擅赋,及第时,为赋止及四韵,顷刻传播。后官至侍郎。他风姿特美,每到朝士家,人以为祥瑞,号水月观音。有赋三卷传世。玉笋,比喻才士众多。

邦显碧岩三绝画[5];廷锡集成万卷书[6]。
☆注释:[5]明代画家蒋时行、字邦显,长兴人。好养生之术,尝筑憩神楼于碧岩,上庵三年不下山,自号水仙道人。善图绘,画真武像尤为独绝,与《上庵图像》、《瀑布龙口圣像》合称三绝。[6]清康熙文华殿大学士蒋廷锡,字扬孙,号西谷,一号南沙,进士出身。为官期间,秉公执政。工诗善画,尤精花卉,多用逸笔写生,点缀坡石,无不超绝。雍正皇帝命菘核定的“古今图书集成”共一万卷。还撰有《尚书地理今释》、《秋风》、《片云》诸集。

花色遍四封之丽[7];竹阴留三径之清[8]。
☆注释:[7]唐代监察御史蒋泾,兄弟四人均为才吏。[8]汉代兖州剌史蒋诩,字元卿,杜陵人。衰帝时,以谦直负盛名。尝于舍前竹下开三径、惟故人救济金仲、羊仲从游之。王莽时病归卒于家。

松竹犹存三径菊[9];公琰自非百里才[10]。
☆注释:[9]见注[8]。[10]三国蜀大司马蒋琬,字公琰,孔明称他有社稷之才,非百里才。

玉笋民班,丰姿可爱[11];琼花直谏,赤胆堪嘉[12]。
☆注释:[11]唐代进士蒋凝,官至侍郎,风姿美,号水月观音。[12]明代御史蒋瑶的事典。蒋瑶归安人,官至工部尚书。

雅言诗书执礼;益友直谅多闻[13]。
☆注释:[13]清代书法家蒋衡撰书联。蒋衡,金坛人。

蜀中曾继如龙相;湘上今传伏虎名[14]。
☆注释:[14]蒋琬祠联。祠在湖南湘乡县,祀蜀汉名臣蒋琬。蒋琬(?-[246),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亮死,代亮执政,领益州剌史,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复加为大司马。

裴姓典故

姓启周代;望出河东。

衣锦荣归光故里;非异人任在吾身[1]。
☆注释:[1]裴姓“裴”字的析字联。

司空斯文推八岁[2];将相才名震四方[3]。
☆注释:[2]晋代司空、地图学家裴秀,字秀彦,少好学,八岁能属文。后以职在地官,作《禹贡地图》十八篇。他总结前人经验,提出“制图六体”,在世界地图史上有重要地位。[3]唐代宪宗时宰相裴度,字中立,河东闻喜人。力主削除藩镇。元和十二年,督师破蔡州,唐代藩镇判乱的局面暂告结果。有“名震四夷”,“天下莫不思其风烈”的赞美。

丰仪映人,如见玉山美质[4];
挺身陷阵,时号黄雏少年[5]。
☆注释:[4]指晋代名士裴楷。[5]北周骠骑大将军裴果。字戎昭,闻喜人。少慷慨有志略。魏太昌中,为平联郡丞,从军征讨,每先登陷阵,勇冠当时。累官隆、眉、复三州刺史,加使持节骠骑大将军。

首创制图六体[6];独主立业一经[7]。
☆注释:[6]见注[2]。[7]南齐文陵太守裴昭明,常曰:“一身之外,夫复何须?子孙不才,我聚彼散,若能自立,不如一经。”

风物饯流年,资水滔滔,淘尽游人信息;
江山留胜迹,碧峰隐隐,飞扬志士襟怀[8]。
☆注释:[8]湖南益阳裴公亭联。亭在资水大桥头,为纪念唐大中时兵部侍郎裴休所建。

管姓典故

竹苞松茂;官廉民安[1]。
☆注释:[1]管姓“管”字的析字联。

割席传美谈[2];减租建奇勋[3]。
☆注释:[2]三国时魏国学者管宁,字幼安,朱虚人。与平原华歆、同县邴原相交,游学异国,交敬善陈实,尝与歆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歆废书观之,宁与他割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3]宋代吏部尚书管师仁义,字元善,龙泉人。熙宁进士,知建昌军,有善政,擢右正言,请蠲减河北租赋,以缓流民,一方赖其赐。累迁工部侍郎。官至吏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

仁义存白云集[4];瑞应折桂亭[5]。
☆注释:[4]宋代诗人管师复,龙泉人。为人仁勇好义,工诗,神宗欲官之,不受。学者称卧云先生,有《白云集》。[5]宋代官吏管及,全州人。崇宁间,黄庭坚谪居宜州,时及为宜州理曹,不避权势,与黄庭坚交游甚密。庭坚书“折桂亭”三大字贻之,且谓之曰:“君家积庆,后必有登进士科者。”其后言果验。

九合诸侯匡天下[6];三迁少卿宁国邦[7]。
☆注释:[6]春秋初年政治家管仲(?-前[645),字仲,一名管吾夷,字敬仲。颖上(今安徽境)人。先助公子小白(即齐桓公)争位,失败后,经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为上卿。他执政四十余年,因势制宜,实行改革,使齐国不断富强。对外致力于“尊王攘夷”、“九合诸侯”的活动,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人霸主。有《管子》七十六篇。[7]宋代官吏管湛,字定夫,龙泉人,侨居临川。累官广西提刑,三迁至大理少卿,政绩显著。有《定斋类稿》甲、乙集。

魏国管宁名士[8];元代道升女画家[9]。
☆注释:[8]三国时有管宁(158-241),东汉末,黄巾军起义,他避居辽东,召众讲习《诗》、《书》历三十余年方归故里。魏文普召为太中大夫,辞不受。明帝征为光禄勋,亦固辞不就。有《姓氏论》,今佚。[9]元代女画家管道升,字佧姬,吴兴人。一字瑶姬,赵孟頫之妻。封魏国夫人,也称管夫人。画墨竹兰梅,笔意清绝,亦工山水佛像,善翰墨词章。书牍行楷,殆与其夫不辨。卫夫人之后,无与俦者。

尊王攘夷成霸业[10];通易精术积天文[11]。
☆注释:[10]见注[6]。[11]指三国时魏国学者管公明。

家传诗教[1];系出荥阳。
☆注释:[1]东汉著名学者郑玄,不愿做官,在家乡传授经学(经书中含诗经)。

北战南征收宝岛[2];船来帆往下西洋[3]。
☆注释:[2]明末名将郑成功(1624-1662),于公元[1661年率将士进兵宝岛台湾,赶走了盘踞在台湾的荷兰殖民者,收复了祖国的领土台湾。是著名的民族英雄。[3]明代著名的航海家郑和(1371-1433),自[1405年到[1433年,他奉命率领庞大的船队,[7]次下“西洋”,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促进了友好往来。郑和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书画留三绝[4];文史添五略[5]。
☆注释:[4]唐朝代书画家郑虞,善图山水,好书。尝自写其诗,并画以献,帝大署其尾曰:“郑虞三绝”。[5]南宋史学家辞职樵(1103-1162),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著《通志》二百卷,计二十略,其中氏族、六书、七音、都邑、昆虫、草木五略,为旧史所无。

谏草有千言,自信丹青能悟主;
归囊只一拂,可知琴鹤亦妨人[6]。
☆注释:[6]宋代进士郑侠,字介夫,福清人。遇天旱,流民携扶塞道,侠知不可谏,便会所见为图,奏疏诣阁门,不纳。乃假面具称密急,发马递银台司。神宗览图长叹。晚年归田里,自号一拂居士。

威震西域封安远[7];学传北海集大成[8]。
☆注释:[7]西汉安远侯郑吉(?-前[49)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神爵三年(前[59),匈奴欲降汉,他发数万人迎匈奴逐王归权,威震西域。宣帝嘉其功,任西域都护,封安远侯。[8]东汉著名学者郑玄,北海高密(今山东)人。在家乡北海讲学,收弟子数千人。他的学说,集汉代经学的大成,被称为“郑学”。

本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9]。
☆注释:[9]指清代著名书画家、诗人郑燮(1693-1765)。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进士,官山东潍县知县,有政声。后因荒年请赈而获罪。辞官后以卖画为生。其诗、画、书皆有成就,号称“三绝”,为时人推重争求。他与金农、李鲜、黄慎等七位画家共称为“杨州八怪”。有《板桥全集》。

祈招诵歌,谏言忠直[10];霸桥风雪,诗思清新[11]。
☆注释:[10]周代名人郑丹的事典。[11]指唐代诗人郑繁。

馆辟广文门旌通德诗礼绍前徵聪听祖考彝训;
屏开大尉履识尚书簪缨绵世泽思遗父母令名[12]。
☆注释:[12]郑氏祠联。

昭代启孙谟,经文纬武;
格言承祖训,移孝作忠[13]。
☆注释:[13]郑氏家庙联。

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14]。
☆注释:[14]郑燮自题联。

石井满腔血;瀛台寸草春[15]。
☆注释:[15]台南市郑成功祠联。本联为沈葆祯撰。瀛台,即台湾。
 楼主| 发表于 2004-8-17 18: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齐姓典故

雄风遥遥华胄;睦族密密连枝[1];
☆注释:[1]节录齐氏祠堂联。

周华芳躅遍天下[2];莘夫医名满乾坤[3]。
☆注释:[2]清代旅行家齐周华,字巨山,天台人。雍正诸生。好游览,足迹遍及天下。为保吕留良而受磔刑。有《五岳游草》等。[3]宋代学者、赣州佥判齐天觉,字莘夫,青阳人。家贫,好读书,倦则依几而卧,三十年未曾睡觉。经史子集,无不精通。曾任温州天富知监,后迁知襄阳、宣城二县,再改赣州佥判。

莲中花更好;云里月常新[4]。
☆注释:[4]唐代诗人齐镐诗联句。

向阳青藤开新径;老缶大匠有遗风[5]。
☆注释:[5]张奚若挽齐白石联。

三思难下笔;一枝几成名[6]。
☆注释:[6]著名书画家齐白石(1863-1957),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改名璜,改字濒生,号白石。湖南湘潭人。[1953年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本联为其自题联。

名标龙虎榜[7];知辨麒麟征[8]。
☆注释:[7]唐代进士齐季若,贞元中陆贽主试,试明水赋、御沟柳诗,与韩愈、欧阳詹、贾稜、陈羽等同榜。“皆天下伟杰之士,号曰尤虎榜”。[8]唐代职方员外郎齐唐,字祖之,会稽人。天圣进士第一。交址进麒麟,唐据史传非之。众服其传识。

慷慨谈世事;卓荦观群书[9]。
☆注释:[9]清代嘉进士彦槐(1774-1841)自题联。齐彦槐,字梦树,号梅麓,又号荫三,江西婺源人。历任江苏金匮知县,有治绩,以知府后补。后罢官,侨寓荆溪(今宜兴)。以诗文书法知名于世,精鉴藏。有《梅麓联存》等。

廖姓典故

宗开廖国;望出汝南。

肇侯封于德庆[1];倡节义于南宫[2]。
☆注释:[1]明代征南军廖永忠,巢县人。洪武中、进平两广,从徐达北征还,封德庆侯。[2]明代宣德进士廖庄的事典。廖庄,字安止,吉水人。历刑科给事中,有直声。迁南大理少卿。

惠政弘布西安,忤归田里[3];
文教尊称北郭,胸富诗书[4]。
☆注释:[3]宋代西安知县廖正古,字明远,将乐人。治平进士。有惠政。有《归田集》。[4]东汉学者廖扶,字文起,平舆人,习韩诗、欧阳尚书,教授常数百人。州郡公府辟召皆不就。时人号为北郭先生。

兄弟双进士[5];父子两画家[6]。
☆注释:[5]清代廖寿丰、寿恒兄弟二人均为同治进士。嘉定人。[6]清代廖云槎及其第三子寿彭,均是著名画家。说者谓云槎画,“点染华妙,得者宝之。”“彭寿承其家学,亦好写生。”

浓翠自知千古在;清声谁道四时无[7]。
☆注释:[7]唐代天策府学士廖匡图《松》诗联句。廖匡图,字赞禹,虔州人。以文藻知名。


熊姓典故

义疏三礼[1];史擅九朝[2]。
☆注释:[1]北齐国子博士熊安生,字植之,阜城人。博通五经,尤精三礼,有弟子千余人。仕北齐为国子博士。有《周礼》、《礼记》、《孝经》诸义疏。[2]宋代进士熊克,字子夏,建阳人。绍兴间知诸暨县,有惠政。被荐直学士院,后出知台州。克博闻强记,淹习典故。有《九朝通略》、《诸子精华》等。

象分青气外;景尽赤霄前[3]。
☆注释:[3]唐代诗人熊孺登《日暮天无云》诗中联句。熊孺登,进士,锺陵人。在《全唐诗》中有诗一卷。

长思碧洞云窗下;曾借黄庭雪夜抄[4]。
☆注释:[4]唐代诗人熊皎《怀三茅道友》诗中联句。他自称九华山人,有诗二卷,今存诗四首于《全唐诗》中。

读万卷收,还须行万里路;
享百年寿,何如作百世佛[5]。
☆注释:[5]现代诗人熊亨瀚自题联。熊亨瀚(1894-1928),湖南桃江人。革命烈士。

独学参群圣;清心即半仙[6]。
☆注释:[6]熊姓名人熊香海自题联。见《中国对联大辞典》。

发粟赈饥,治羡江东之最[7];
勤王斩将,忠钦麾下之城[8]。
☆注释:[7]宋代名人熊彦昭的事典。[8]宋代名人熊飞的事典。

宁姓典故

望出齐郡源自春秋。

或智或愚,成保身济君宏业[1];
且歌县挽,储为卿作相奇才[2]。
☆注释:[1]指周代宁武子。[2]指战国时卫国卿士宁戚。

严肃朝廷相[3];勤奋帝王师[4]。
☆注释:[3]指西汉骨史宁成。宁成,南阳人。执法严峻,为宗室、豪强所畏惧。武帝时任内史。[4]指西汉赵国人宁越,原为中牟农民。因努力求学,十五的即成为周威公之师。

礼贤下士称良将[5];博学鸿儒任大臣[6]。
☆注释:[5]元代师职宁玉,礼贤下士,人称有古良将风。[6]清代实录总裁官宁完我,擢宏文院大学士,后授议政大臣。

闻姓典故

源自闻人;望出吴兴。

门人有高弟;耳鼓容雅声[1]。
☆注释:[1]闻姓“闻”这字的析字联。

华国文章,姓字标题雁塔[2];
问政得失,直亮殿奏龙墀[3]。
☆注释:[2]宋代名士闻见明的事典。[3]明代名宦闻克新的事典。

兄弟两进士[4];父子皆仁君[5]。
☆注释:[4]明代闻泽、闻渊兄弟二人(鄞县人),皆举进士。[5]明代名人闻璋,鄞县人,秉承其父可信之风,宽厚坦夷,时人称为“笃行君子”。

遥看北斗挂南岳;常撞大吕应黄钟[6]。
☆注释:[6]现代著名学者、诗人闻一多(1809-1946)自题联。

翟姓典故

姓启翟国;望出南阳。

兄弟双名将[1];父子两画家[2]。
☆注释:[1]宋代名将翟兴与弟翟进(武功大夫、累功充京西第一将),时号”大翟小翟“。[2]清代嘉兴有翟大坤及其子继昌,父子皆山水画家。

游学成名,上蔡通明相业[3];
归根食力,寻阳世代隐沦[4]。
☆注释:[3]汉代丞相、高陵侯翟方进的事典。[4]晋代名士翟湯,字道深,寻阳人。笃行纯素,仁让廉洁,不屑仕事,耕而后食。馈赠一无所受。康帝以散骑常侍徵,不至,卒于家。

家在云衢外;涛来江水中[5]。
☆注释:[5]清代画家翟大坤自题联。见注[2]。

兰亭书逸致;京兆笔摹神[6]。
☆注释:[6]清代女书画家翟曹娥自题联。翟曹娥,字文媛,画家翟大坤之女。

欧阳姓典故

望出渤海;姓启欧余。

继周承迁五代史[1];书名刻石九成宫[2]。
☆注释:[1]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永丰县)人。撰有《新五代史》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2]九成宫,唐宫名。在陕西麟游县西。本隋仁寿宫。唐太宗贞观五年重修,为避暑之所,以山有九重,改名九成。六年得泉,命魏征作铭,欧阳询书刻石,称《九成宫醴泉铭》。永徵二年改万年宫。乾隆二年复旧名。

翰墨流香,佥信九成佳体[3];
文章擅类,并传八大名家[4]。
☆注释:[3]见注[2]。[4]见注[1]。

母教儒学,循循善诱[5];
世传尚书,炳炳扬名[6]。
☆注释:[5]北宋欧阳修母,姓郑氏。修四岁而孤,母守节教育之。

[6]汉代学者欧阳生,事付伏生受《尚书》,授儿宽,宽授生子,世世相传,至曾孙高为博士。高孙地余,裔孙歙,复以传业显名。由是《尚收》世有欧阳氏学。

刘姓典故

姓启刘国;望出彭城。

纵观古代,执政将近七百载[1];
累计先君,为王已逾六十人[2]。
☆注释:[1]在中国历史上,刘姓称帝者先后有[66]人,执政共历[650]多年。[2]见注[1]。

一等官人,荣秘丞声外[3];
五行尊敬,高兴士文章[4]。
☆注释:[3]梁代秘书丞刘孝绰,七岁能为文,称为神童。他的辞藻,为世所宗。每作一篇,好事者咸讽诵传写。有文集数十万言。[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772-842)的事典。

敷政南阳,太守蒲鞭示辱[5];
校书天禄,老人藜杖炊光[6]。
☆注释:[5]东汉逮乡侯刘宽,字文饶,华阴人。桓帝时为南阳太守,典历三郡,温仁多恕,吏民有过,但用蒲鞭示辱而已。[6]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刘向(前[77]-前[6)的事典。刘向,博学多识,著有中国历史最早的分类目录《别录》,还有《新序》、《说苑》等。

孔氏弦歌,鲁国新声闻壁内;
汉家箫鼓,祖庭余韵在人间[7]。
☆注释:[7]刘氏祠堂联。

藜阁启书香,人文奕憇源流远;
蒲鞭留惠政,世胄云礽似续长[8]。
☆注释:[8]同注[7]。

三章早沛秦川雨[9];五夜长明书室灯[10]。
☆注释:[9]秦末农民起义领袖,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前[256]-前[195),字季,沛人。公元前[206年,率军攻入秦都咸阳,推翻秦朝的统治。废除秦的严刑苛法,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深得民心。[10]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刘向的事典。

禄阁校书,藜焰照十行之简[11];
玄都种树,桃花赋千植之诗[12]。
☆注释:[11]见注[10]。[1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的事典。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3]。
☆注释:[13]刘禹锡《陋室铭》句联。

无欲常教心似水;有言自觉气如霜[14]。
☆注释:[14]明代天启初礼部主事刘宗周自题联。刘宗周,山阴人。

论兵新孙武;守士古范韩[15]。
☆注释:[15]陈毅赠刘伯承联。

滕姓典故

治边名师[1];安南杰侯[2]。
☆注释:[1]宋代图龙阁直学士滕元发,字达道,东阳人。神宗时历官御史中丞,除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哲宗时除图龙阁直学士,知郓州,徙真定、太原,治边凛然,威行西北,号称名帅。[2]晋代名将滕脩,字显先,南阳人。初仕吴为将帅,历广州刺史。武帝时任安南将军,广州牧。封武当侯。在南积年,为边民所附。

画鹅传名远[3];求瓜以孝闻[4]。
☆注释:[3]五代前蜀书画家滕昌佑,字胜华,吴人。随唐僖宗入蜀,不婚不宦,惟书画是好。书善作大字,人号滕书。画工写生。其后以画鹅得名。[4]梁代孝子滕昙恭,南昌人。五岁时,母患热疾,思食寒瓜,土俗不产,昙恭历访不得,衔悲哀切。忽遇一僧曰:“我有两瓜,分一相遗”。还以与母,传为美谈,是以孝闻。

暖带祥烟起;晴添瑞景浮[5]。
☆注释:[5]唐代元和诗人滕倪诗联句。

平江义举[7];河南清风[8]。
☆注释:[7]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滕代远(1904-1974),湖南省麻阳人。[1928年参加领导了平江起义。[8]宋代天章阁待制滕宗谅,字子京,河南人。与范仲淹同举进士,累官殿中丞,先后出知湖州、泾州,擢守岳州,迁知苏州卒。为官清廉,好施与,及卒,家无余财。

风翰荣居,预卜风流佳婿[9]。
边陲谪镇,洵称忠直名臣[10]。
☆注释:[9]宋代名人滕甫为李晋卿婿。[10]宋代名人滕甫的事典。

修岳阳楼台,名传万古[11];
获桑门瓜果,孝著千秋[12]。
☆注释:[11]宋代名人滕子京的事典。[12]晋代名人滕垒恭的事典。
 楼主| 发表于 2004-8-17 18: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乐姓典故

南朝才子[1];战国贤师[2]。
☆注释:[1]南朝梁时江夏太守乐法才,字元备。幼有美名,沈约称之为才子。为建康令,不受俸佚。武帝嘉清节:“可以为百城表”。[2]战国赵人乐臣公,好黄老,恬敖不仕。及赵为秦所灭,他去齐国,以《老子》显名。齐人敬之,称之为贤师。

六旬余可惜;四序应如期[3]。
☆注释:[3]唐代诗人乐伸《闰月定四时》诗中联句。

亚卿封于昌国[4];子正誉满神州[5]。
☆注释:[4]战国时燕将乐毅,中山国灵寿人。乐羊燕昭王时为亚卿。昭王二十八年,率军破齐,攻下七十多城,封于昌国,号昌国君。[5]北宋文学家、地理学家乐史,字子正,宜黄人。初仕南唐,入宋官至水部员外郎。毕生勤奋,著作等身。其中《绿珠传》等流传较广。此外,尚有地理书《太平寰宇记》二卷,颇负盛名。

虽有此不乐;既来之则安[6]。
☆注释:[6]此为乐安教授署联。

回銮乐章传名远;洪武正韵享誉高[7]。
☆注释:[7]明代乐部尚书兵韶凤,字舜仪,全椒人。博学能文,洪武初授起居注,累迁兵部尚书,与中书省御史台都督府定教练军士法。撰有《四面銮乐章》、《洪武王韵》等。

三千水击鹏溟上;百二峰环雁荡南[8]。
☆注释:[8]清代乾隆进士、工部尚书彭允瑞(1731-1803),赠乐姓名人乐清林联。

名表百城,探嘉建康元辅[9];
☆注释:[9]见注[1]。
功下诸邑,崇拜燕国亚卿[10]。
☆注释:[10]见注[4]。

鲁姓典故

源自曲阜;望出扶风。

横江将军排众议;奋武校尉定三分[1]。
☆注释:[1]三国吴名将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人。出士族。初率部属百余人从周瑜到江南,为孙权所敬重,充横江将军。曹操兵临赤壁,进逼江东。他独排众议,建议联刘拒曹,被孙权采纳。遂败曹兵于赤壁,奠定三分于下的局面。拜奋武校尉。

工匠鼻祖[2];笑坞老人[3]。
☆注释:[2]春秋时鲁国的巧攻鲁班,又名公输班,敦煌人。传说,他是“木鸢”和一些木工工具的发明者,被后世工匠奉为鼻祖。[3]宋代诗人鲁瀚,字子明,清江人。力学强记,尤精于易,善诗,有林园二十亩,坞内有含笑花数十株,自号笑坞老人。

三龄即帝位[4];九岁谙经书[5]。
☆注释:[4]春秋时鲁衮公,名午,即位时三岁,在位三十一年卒,谥襄。[5]宋代学者鲁伯能,安吉人。博学强记,九岁通五经,日读万言,夜乘月光诵读达旦。生平无所嗜好,惟以翰墨自娱。历官处州太守。有文集百余卷。

中牟贤令有三异[6];关左名儒通五经[7]。
☆注释:[6]东汉司徙鲁恭,字仲康,平陵人。章帝时宰中牟,专以德化为理,时螟蝗伤稼,独不入中牟。恭行阡陌,有雉过童子旁,掾曰:“何不捕之?童子曰:”雉将雏,不可害之。掾归,称为“三异”。[7]东汉中郎将鲁丕。字叔陵,陵平人。好学,兼通五经。以鲁诗尚书教授,为当时名儒。关东号之曰“五经复兴鲁叔陵”。

家无长物,琴书自乐;天生高人,风雅之宗[8]。
☆注释:[8]集汉代鲁峻碑字联。鲁峻,字仲严,东汉昌邑人。治鲁诗颜氏春秋。初举孝廉,历拜屯田校尉。

图书生计足;风月举家清[9]。
☆注释:[9]注同[8]。

巧夺天工,日益求精,尤须即物穷理;
圣参造化,神乎其技,岂止画栋雕梁[10]。
☆注释:[10]台湾中鲁班庙联。

黎姓典故

泝家学以紫阳白鹿为宗,若论显扬,何必数东汉科中千八百室弟子;
登此堂发春露秋霜之感,是谁瞻拜,独无惭南安迁后二十一传贤孙[1]。
☆注释:[1]黎氏祠联。

经术传家钦北宋;文章华国耀西川[2]。
☆注释:[2]黎氏家祠联。

气压英雄,丕振状元令誉[3];
学通经史,堪称直讲才华[4]。
☆注释:[3]明代状元黎淳,字太朴,华容人。天顺进士第一。官至礼部尚书致仕。[4]北宋朝议大夫黎的事典。黎錞,字希声,文安人。庆历进士,英宗以蜀士为问,欧阳修对曰:“文行苏洵,经术黎錞。”尝知眉州,苏轼作《远景楼记》,称其“简而文,刚而仁明,正而不阿”久而民益信之。

上苑笑看花,喜称人物杰出[5];
高堂题载酒,欢迎长者车来[6]。
☆注释:[5]宋代名人黎治的事典。[6]宋代学者黎子云的事典。黎子云,儋州人。昆弟贫而好学。苏轼尝造访子云兄弟,执礼甚恭,每与弟载酒过从。轼因题其别墅曰“载酒堂”。

仗节三奏[7];远景之登楼有赋[8];
簪缨奕世[9],黎阳之信史堪传[10]。
☆注释:[7]唐代谏议大夫黎干,戎州人。善星纬术。玄宗时待诏翰林。[8]黎希声有《登远景楼赋》。[9]、[10]北周车骑大将军黎景熙的事典。黎景熙,字季明,曾官著作佐郎,勤于所职,著述不怠。

文章惟读周秦汉;儒术兼通天地人[11]。
☆注释:[11]北洋军阀政府总统黎元洪自题联。

终身文学改革,豁出去了;
个人环境毁誉,满不在乎[12]。
☆注释:[12]现代语言学、教育家黎锦熙(1889-1978)自题联。

碧山画入神品;简民诗刊草堂[13]。
☆注释:[13]指元代画家黎仲瑾与清代诗人黎简二人做业绩。

三凤传名远[14];二刘享誉高[15]。
☆注释:[14]明代有黎民表、民衷、民怀三兄弟,从化人,有“三凤”之称。[15]明代诗人黎慎,字潜辉,与兄慎有唱和诗。时人比之“二刘”。

诸姓典故

宴夺琼林之首;名题金榜之先[1]。
☆注释:[1]指明代状元诸大缓荣登榜首。

兄让王位传佳话[2];女雪父冤播美名[3]。
☆注释:[2]春秋时吴国名人诸樊,名遏,父王寿梦卒,诸樊立,已除丧,让王位于弟季札。[3]明代孝女诸娥,浙江山阴人。父士吉,洪武初为粮长,被诬沦死,二子亦罹罪。娥年八岁,与舅走京师诉冤。里人哀之,卒后肖像配曹娥庙。

弘道治绩称最[4];大缓芳名列先[5]。
☆注释:[4]明代滑县令诸弘道,课农兴学,治绩一时称最。[5]见注[1]。

一梅惊梁主[6];九鼎耀钱塘[7]。
☆注释:[6]战国时越国大夫诸发,奉使于梁,执一枝梅以遗梁王。梁王披衣见发。[7]清代名士诸九鼎,字骏男,钱塘人。有《清乐集》等。

橘苑留雅韵[8];杏庐有奇香[9]。
☆注释:[8]清代诗人诸匡鼎,字虎男,钱塘人。有《橘苑诗钞》。[9]清代名士诸福坤,字元简,长洲人。有《杏庐文钞》。

潘姓典故

源自姬姓;望出广宗。

名高吴将[1];位列楚卿[2]。
☆注释:[1]清代将领潘韬,吴川人。乾隆中任闽浙督标水师营参将,守护台湾有功,官至南澳镇总兵。[2]春秋楚成王时太师潘崇,助楚穆王继位有功,被穆王封为太师,兼掌上环列之尹。

诗称邠老[3];赋重安仁[4]。
☆注释:[3]宋代诗人潘大临,字邠老,黄岗人。与弟大观皆以诗名。从苏轼、黄庭坚、张耒游,雅所推重,有《柯山集》。[4]西晋文学家潘岳(247-300),字安仁,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曾任著作郎、给事黄门侍郎等职。长于诗赋,与陆机齐名。明人辑有《潘黄门集》。

四任治河总理[5];三源支系一宗[6]。
☆注释:[5]明代水利家潘季训(1521-1595),字时良,号印川,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曾以御史巡按广东,行均平里甲法。并曾四任总理河道,总结出一套治黄方法。有《两河管见》、《宸断大工录》、《河防一览》等。

典籍淹通,赋成华岳[7];丰姿秀美,果满香车[8]。
☆注释:[7]见注[4]。[8]宋代学乾潘翼,字雄飞,青田人。贯穿诸子百家,著九域赋、工古文,邑人登科者多出其门。王十朋自少从游,每叹不能竟其学。

春发其华,秋结其实;业精于勤,行成于思[9]。
☆注释:清末进士潘龄皋自题联。潘龄皋,字锡九,河北安新人。历官甘肃布政使等。

谈姓典故

望出梁郡;源自商周。

广开贤路财源茂;平步青云家道兴[1]。
☆注释:[1]谈姓名门望族居住地之一“广平”嵌字联。

一凤多惠政[2];二飘富清诗[3]。
☆注释:[2]明代知县谈一凤,字文瑞,无锡人。弘治中应天举人,曾任桂林府学训导。时建宣成书院,推一凤经理其事。后知应山县,多惠政。[3]清代诗画家谈炎衡,字履元,号二飘,又号礼园,长洲人。工诗,善画山水。有《礼园诗钞》。

芝园工山水[4];文圃擅翎毛[5]。
☆注释:[4]清代画家谈中行,字祉元,号芝园,长洲人。少喜泼墨,写兰竹。后随其父怀莪先生宦游,遂工山水。见《墨香居画识》。[5]清代画家谈有仁,字尚米,号文圃,长洲人。少在家塾时,吴补斋时来为其父芝园先生写生,有仁即在其旁窃视,学其笔法。继又从徐雪樵学山水。说者谓其既长问业于同郡陆铁萧,论究古人笔法,所绘翎毛、草虫、花木、松石,率皆信手而成,备极能事。苍健古拙,无少纤媚之态。见《墨林今话》等。

指涂清溪里;听鸟时幽音[6]。
☆注释:[6]唐代诗人谈寅,曲阿人。官至长洲尉。有诗名。与包融等十八人为诗,有诗集。《全唐诗》录其诗一首。

宴与洛滨,不减兰亭修禊[7];
名垂诗集,何异草堂流芳[8]。
☆注释:[7]唐代名人谈弘苞的事典。[8]见注[6]。

邓姓典故

千秋共仰云台像[1];四树长留古柏名[2]。
☆注释:[1]怀州邓氏祠堂联。[2]东汉大司徒邓禹庙联。邓禹,新野人。从光武帝刘秀破王匡、刘均等军,名震关西。[24]岁拜大司徒。天下平定,论功最高,封高密候。后绘图云台,居[28]将之首。

海战献身致远舰[3];文行图志伯牙琴[4]。
☆注释:[3]清代海军名将邓世昌(1849-1894),字正卿,广东番禺(今广州)人。福州船政学堂第一届毕业生。精于测绘、驾驶,曾任南洋水师舰只管带。[1887年随丁汝昌赴英购铁甲舰,任总兵兼致远号巡洋舰管带。[1894年黄海战役中,他英勇善战,遭到日舰围攻,在弹尽、舰伤之际,率全舰官兵,决心以死报国,开足马力,欲猛撞敌舰吉野,与之同尽,不幸被敌鱼雷击中,他与全舰官兵二百五十人壮烈牺牲。[4]元代思想家邓牧(1247-1306),字牧心,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自称“三教外人。”表示不列入儒、道、佛三教正宗。他怀着对南宋灭亡的悲愤心情,著《伯牙琴》一书,还有《洞霄图兵》,世称“文行先生”。

石如篆书号神品[5];文度易解称好书[6]。
☆注释:[5]清代书法、篆刻家邓石如,初名英,避仁宗讳,以字行,更字顽伯。成皖公山下,又号完白山人。少好篆刻,工四体书。篆书尤称神品。包世巨著《艺舟双楫》,推为清代第一。[6]明代学者邓韍,字文度,常熟人。号梓堂,正德举人。工山水,能诗文。好宋儒书。有《易解》、《常熟志》、《濮州志》等。

开卷神游千载上;垂帘心在万山中[7]。
☆注释:[7]清代书法家、篆刻家邓石如自题联。

禁烟功勋卓著[8];抗日史册留芳[9]。
☆注释:[8]清代名将邓延桢,字懈筠,江宁(今南京)人。历任两文总督、闽浙等。[1839年与林则徐,协力整顿海防,查禁鸦片。同年调任闽总指挥总督,加强海防,率军击退进犯厦门的英国舰队。后受投降派诬陷,与林则徐同时被革职。[9]见注[3]。

月斜诗梦瘦;风散墨花香[10]。
☆注释:[10]明代抗倭将领邓子龙(1523-1598)自题书心联。邓子龙,字武桥,丰城(修江西丰城)人。公元[1598年,明军授朝抗倭,他以故官领水军。从陈璘赴朝。时倭军将泫海逃遁,他即偕朝鲜统制使李舜巨督水军为前峰,邀击于釜山南海,英勇奋击,杀敌无算;因舟中起火,为敌所乘遂战死。舜臣赴救,亦死。

清操历冰雪;赤手捕长蛇[11]。
☆注释:[11]无产阶级革命家邓中夏(1894-1933)自题联。邓中夏,原名邓康,号钟懈,湖南宜章人。

瑞应星辰,云台拔萃[12];树称杞梓,邓林毓奇[13]。
☆注释:[12]见注[2]。[13]东汉大司徒邓禹子十三人,时称“邓林材木”。

忧乐关天下;安危系一身[14]。
☆注释:[14]潘力生赠邓小平联。
 楼主| 发表于 2004-8-17 18: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萧姓典故

制律功高能固汉[1];选文心瘁继传经[2]。
☆注释:[1]指西汉大臣萧何(?-[193)。萧何沛(今江苏沛县)人。曾为沛主吏掾。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佐刘邦起义。刘邦率起义军入咸阳,诸将皆忙于分取府库财物,他收取秦王朝的文献档案,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及当时社会状况。项羽背约,将刘邦封于偏远之巴、蜀、汉中,楚、汉矛盾汽激化。他说服刘邦暂作战略退却,以保存汉军实力。楚汉战争中,他荐韩信为大将,自以丞相分留守关中,输送士卒、粮饷。汉朝建立,封酇侯,协助刘邦、吕后消灭韩信、陈豨、英布等叛乱;推行与民休息政策。又参照《秦律》,制定《汉律》九齐,已佚。[2]指南朝梁文学家萧统(501-531)。萧统,字德施,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梁武帝之子。天监元年(502年)立为皇太子。少时遍读儒家经典。及长,参考与朝政。善诗赋,曾招才学之士,广集古今书籍三万多卷,研讨儒事文学,兼探佛理。辑《文选》三十卷,以“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不准则,选出上自周代,下迄梁朝各种文体的代表作编辑而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章总集,对后世文学创作颇有影响。

聚书三万卷[3];为政十二州[4]。
☆注释:[3]见注[2]。[4]南朝宋尚书左仆射萧思话,南兰陵人。好书史,有令誉。武帝一见,便以国器许之。元嘉中为青州刺史。孝武时征为尚书左仆射。后拜郢州刺史。先后历十二州,爱才好士,人咸归之。卒谥穆。

朝贵八千岁[5];以占第一名[6]。
☆注释:[5]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的萧朝贵,清代广西武宣人。参加领导金田起义,任右弼又正军师,领前军主将,封西王八千岁。在攻略长沙时,中炮阵亡。[6]明代修撰萧良有,字以占,汉阳人。生而颖异,以神童名。万历中会试第一。领国子祭酒。凡关国家大事,靡不咨询。有《玉堂遗稿》。

三代以还谁翰墨[7];六经而后此传书[8]
☆注释:[7]见注[2]。[8]见注[2]。

指汉星旗转;分霄日羽明[9]。
☆注释:[9]唐高宗时太常博士萧楚材《奉和展礼岱宗涂经濮济》诗中联句。

入谷烟雨润;登崖云日明[10]。
☆注释:[10]唐代进士萧颖士《游马耳山》诗中联句。萧颖士,字茂挺,兰陵人。年十九举开元进士,对策第之。曾仕秘书正字、扬州功曹参军等。高才博学,致力于古文,时有佣人事颖士十年,或劝其去,答曰:“非不能去,爱其才耳!”

昴宿腾辉,应延赞侯祥瑞[11];
忠心报赤,特呼宗老芳名[12]。
☆注释:[11]见注[1]。[12]梁代江夏太守萧琛,字彦瑜,少明悟,有才辨。频蒞大郡,不事产业,特进金紫光禄大夫。有《汉书文府》;《齐梁拾遗》文集。

高帝以廉治国[13];名臣惟俭传家[14]。
☆注释:[13]指南朝齐建立者萧道成(427-482),以清俭自奉,卒谥高帝。[14]指汉初大臣萧何,晚年不置坦屋,尝曰:“后世贤师,师吾俭。”

卫姓典故

源自姬姓[1];望出陈留[2]。
☆注释:[1]卫姓出自周朝王族姬姓。指周文王第九子受封后建立卫国,其后人以国为姓。[2]陈留,郡名,汉置。在今开封陈留镇。

绾侯望重拜太傅[3];将军功高封长平[4]。
☆注释:[3]汉代建陵侯卫绾,以廉忠被景帝拜为河间王太傅。后官至丞相。[4]西汉名将卫青(?—前[106年),字仲青,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武帝时,官至大将军,封长平侯。元朔二年(前[127年),率军大败匈奴,收复秦时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一带)。元狩四年(前[119年),又与霍去病深入漠北,再次击败匈奴主力。他前后七次带兵出击匈奴,制止了匈奴贵族的掠夺,安定了北边诸郡,解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

正节尝从履祥学[5];茂漪早作羲之师[6]。
☆注释:[5]宋代学者卫富益,崇德人。尝学于金履祥、许谦。有《四书考证》、《性理集义》、《易说》、《读史篡要》、《耕读怡情录》等书传世。卒后门有谥正节先生。[6]东晋女书法家卫夫人,名铄,字茂漪,河东安邑人。王羲之少时曾从她学书。

髫龄操守,清节历三[7];壮岁从军,奇功至七出[8]。
☆注释:[7]宋代参知政事卫泾的事典。卫泾,字清叔。淳熙中进士第一。开禧中封秦国公。[8]见注[4]。

薛姓典故

鼎铛重望[1],竹邑名公[2]。
☆注释:[1]唐代良吏薛大鼎,字重臣,汾阴人。尝为沧州刺史,浚无棣渠通海,商贾流行,民食其利,被誉为铛脚刺史。永徽中迁行荆大都督长史卒谥恭。[2]三国吴太子少傅薛综,字敬文,竹邑人。善辞令,擅诗赋杂论,凡数万言。

翔河东之凤[3];尊关西之师[4]。
☆注释:[3]唐代天策府记室参军薛收,河东汾阴人。十二岁能属文。尝上书谏王止畋猎。武德中卒。年三十三岁。王哭之恸。[4]隋代名官薛道衡,字玄卿,河东汾阴人。历仕北齐、北周。入隋,官司台湾省大夫。其诗词不达意藻华艳。专精好学,素著才名。

六代江山纵临洮;一门鸑鷟起人文[5]。
☆注释:[5]清代进士薛时雨,字慰农,全椒人。知嘉兴,有政绩。参李鸿章军幕,授杭州知府。罢官后,主讲崇文书院,从游者甚众。本联为其自题联。

三箭定天下[6];一笺传古今[7]。
☆注释:[6]唐代名将薛仁贵(614-683),名礼,绛州龙门人。农民出身,善骑射。太宗时,应募从军,屡立战功,升为右领军中郎将。后又率军大败九姓突劂于天山,军中有“将军三箭定天下”的赞歌。后参与进攻高丽的战争,留任右威卫大将军兼安东都护,封平阳郡公。[7]唐代女诗人薛涛,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父薛郑官蜀早亡,母孀居贫困,遂沦为歌妓。善歌舞,工诗词,名士韦皋、元镇、白居易、杜牧等,均曾与之唱和。居浣花溪,创制深红小笺写诗,酬献名人,人称薛涛笺。今其地有薛涛井,相传乃薛涛制笺汲水处。所作情调感伤。明人辑有《薛涛诗》。

论道有灵异,文武双全成名早[8];
生白具奇才,诗书并美信誉高[9]。
☆注释:[8]明代散曲家薛论道,定兴(今属河北)人。少年时一只脚残废,八岁能文,喜谈军事,后从军三十余年,官至指挥佥事。[9]清代医学家、诗书画家薛雪,字生白,号一瓢,苏州人。以医名。诗书画亦精妙。尝自题云:“我自濡毫写楚词,如何人唤作兰枝。风时雨露君看遍,一笔何尝是画师。”有《医经原旨》等著述。

花笺名碗香千里;云影波光活一缕[10]。
☆注释:[10]成都薛涛井联。薛涛见注[7]。

悬车宗广德;讲学绍文清[11]。
☆注释:[11]清代杭州知府薛时雨自题联。薛时雨,见注[5]。

黑潭千载洁;玉泉一堆香[12]。
☆注释:[12]云南昆明黑龙潭畔明代学者薛尔望祠联。薛尔望不愿称臣于清,率妻儿七人,投黑龙潭而死。

理学名臣,敬轩重望[13];龙门良将,仁贵英风[14]。
☆注释:[13]明代名人薛宣的事典。[14]见注[6]。

卢姓典故

范阳名族[1];涿郡高楣[2]。
☆注释:[1]唐代兵部郎中卢群,字载初,范阳人。曹王皋节度江西,奏为判官。以劲正闻,入为侍御史。官至郑滑节度使。群为范阳名门望族之一。[2]东汉官吏、学者卢植(?-[192),字子干,涿郡人。少时师事马融,通古今学,刚毅有大节,常怀济世志。东汉建宁中征为博士,累迁尚书。董卓专权用事,议谋废立,众皆唯唯,植独抗论。

文章出众称八米[3];诗品过人列十才[4]。
☆注释:[3]隋代散骑侍郎卢思道,字子行,才学兼著。仁齐为散骑常侍,直中书省。文宣帝崩,令朝士各作挽歌,择其善者用之。别人止得一、二首,惟思道独八首,时称“八米卢郎”。官至散骑侍郎卒。有集。[4]唐代诗人卢纶(748]-约800),字允言,河中蒲(今江西永济)人。官至检校户部郎中。所作诗歌多送别酬答之作。少数反映边塞军士生活,《塞下曲》很有名。为“大历十才子”之一。有《卢纶集》。

茶歌馨馥名传世[5];塞曲悠扬笛唤春[6]。
☆注释:[5]唐代诗人卢仝,范阳人。自号玉川子。家贫,苦读书,不愿仕进。曾为《月蚀》诗,讽刺宦官专权。其诗多反映民间疾苦。好饮茶,为茶歌,句多奇警。[6]见注[3]。

诗色鲜明塞下曲[7];词风朴素蒲江篇[8]。
☆注释:[7]见注[4]。[8]宋代诗人卢祖皋,字申之,永嘉人,号蒲江。庆元进士。工乐府。词风朴素,意度清远。有《蒲江集》。

竹杪飞亭枕石泉;松坛香雾散茶烟[9]。
☆注释:[9]元代诗人卢挚《游茅山》诗联句。

露出寒山外;人归暮雪时[10]。
☆注释:[10]唐代诗人卢纶《送李端》诗联句。

绮罗香暖;笙歌翠合[11]。
☆注释:[11]宋代诗人卢祖皋《南乡子》词联句。

士林楷模,象贤子千[12];词韵风雅,叹美照邻[13]。
☆注释:[12]见注[1]。[13]唐代诗人卢照邻(约637]-约680),字升之,幽州范阳(今北京)人。任新都县尉时,因染疯痹辞官,自号幽忧子。其诗多忧苦愤激之作,以《长安古意》最为有名。被誉为“唐初四杰”之一。终因不堪病痛折磨,投颖水而死。

锦标状元,吟咏独别[14];白衣卿相,风度自闲[15]。
☆注释:[14]唐代状元卢肇,字子发,宜春人。会是中,与黄颇同举,郡牧独钱颇。明年,肇以状元及第归,郡牧迎接,因观竞渡,肇赋诗云:“向道是龙人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15]唐代开元魏州刺史卢晖的事典。

龙姓典故

源自上古;望出武陵。

风篆日星,功父搁吟哦之笔[1];
敦厚周慎,伏波示愿效之书[2]。
☆注释:[1]宋代诗人龙太初的事典。龙太初以诗人名义谒王安石,安石与郭功父坐。功父叱曰:“相公前改称诗人?”令赋《沙》诗。龙答曰:“茫茫黄出塞,漠漠白铺汀。鸟去风平篆,潮回日射星。”郭惊为之搁笔。[2]汉代名人龙伯高的事典。

兄弟两诗伯[3];父子三画家[4]。
☆注释:[3]明龙襄,龙膺兄弟二人,均善诗赋,有《九芝集选》。龙襄、龙膺,武陵人。龙膺官太常侍卿。[4]宋代龙章及其子龙显、龙渊,父子三人均善画虎。是当时有名的画家。龙章栎阳人。画虎,“命笔成于一挥,识者惊赏之”。相传,他平生所画,止有六虎。其二子皆有父风。

反帝反封建;新年新国家[6]。
☆注释:[6]龙生书春联。见《中国对联大辞典》。

鲍姓典故

湖湘良吏[1];东海阀阅[2]。
☆注释:[1]明代景泰举人鲍德,舒城人。知华容县,兴学业劝农,惩*理冤,治称“湘湖第一”。[2]鲍姓望族出自东海等郡。

才名孤雁[3];节举孝廉[4]。
☆注释:[3]宋代河南法掾鲍当,向郡守薛映献《孤雁》诗云:“天寒稻梁少,万里孤雁进;不惜充军庖,为带边城信。”映大赞赏。时人目之为“鲍孤雁”。[4]东汉孝子鲍昂,字叔雅,有孝义节行。连征不至,举孝廉。卒于家。

神明平冤[5];校尉惩权豪[6]。
☆注释:[5]明代监察御史鲍忠,字克礼,鄞人。巡按广东,平反连州冤狱七十二人,人称“神明”。[6]东汉司隶校尉鲍永,字君长,累以功封关内侯,为司隶校尉,以事劾赵王良、朝廷肃然。后为东海相。

诗韵如松竹[7];画法传白阳[8]。
☆注释:[7]南朝宋诗人鲍照,擅长言诗,如七绝、七律等。他的诗作气韵如松竹。[8]清代女画家鲍诗。字令晖,平湖人。适秀水张氏,能诗善画,说者谓其姊妹四人皆知书善画。专学花卉,传白阳法。

法正风规汉太尉[9];诗才俊逸鲍参军[10]。
☆注释:[9]指汉代太尉鲍煜。[10]指南朝宋诗人鲍煦有《鲍参军集》。

远瞻城池山色里;俯聆弦管水声中[11]。
☆注释:[11]唐代女诗人鲍君徽《东亭茶宴》诗联句。鲍君徽,字文姬。《全唐诗》中录其诗四首。
 楼主| 发表于 2004-8-20 17: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对联格律        -----钱塘风物

(一)问题的提出

现在写对联因循的诗律的一些说法,以平仄来界定韵律是否合适,孤平、下三平等概念也来自诗律。那么在此之前沈约等人从声律美出发而提出的“八病”,是不是可以借鉴来作为建立“对联格律”的基础呢?从而也提出新四声也左右对联声律美的观点,因为现在读对联用的是现代汉语中普通话的读音,无疑应该从现代语音来分析。
????  
????  对联格律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规范作品,使作品读起来舒服,我们不能把它看做一种约束。有的句子合律,但读起来也不舒服。因为四声分配不合适,使我们读起来拗口。如果考虑了平仄的问题后,再去合理分配四声,是不是更好?而又有一个声母和韵母分配的问题,如“故国观光”是合律的,但是却是连续四个声母相同导致读之不谐,同样叠韵多了也会有一样的问题。如果考虑了这方方面面的问题再去谈对联格律,或许就会有许多有益的想法。大家应该重新审视现在普遍认可的联律,即“马蹄韵”。
????  
????  提出这个问题还有其他的原因。年初时翻到一本中华书局出的喻氏著述的唐三百详析,里面说到了古诗的格律问题。在这本书里,喻先生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对古诗的格律进行了分析。并且列举了赵谱和董谱,进行比较。为此我参考了赵执信的原著《声调谱》,在上古籍丁福保先生编著的《清诗话》中,还收录了翁方纲《小石帆亭著录》中录的王渔阳的《古诗平仄论》,翁氏印证王论而改的《赵秋谷所传声调谱》,另外还收藏了赵执信的原作《声调谱续》及崔翬《声调谱拾遗》,翁方纲的《古诗平仄论》及《五、七言平仄举隅》。明末清初即开始了对上古音的研究,分析古诗是否有格律也有了理论依据。从这些著述的分析总结看得出古诗也是有格律的,最起码唐及唐后古体是有规律可循的,严格程度不亚于律诗体。
????  
????  回来看看马蹄韵,因为马蹄韵谁提出的、怎么提出的、有何理论依据并无详细考证,余德泉先生《对联格律·对联谱》最后定论所依据的并非从声律美给出说服人的理由,而是总结历代韵文(但极少从古体中取证)的平仄规律,是以“约定俗成”或是以“大家自觉遵循”做为定论中最有力的依据。余老师列举了历来联书中合马蹄韵的比例来说明问题,提了一下沈约的事,还是没有从声律根本去论述。在对联格律后面,余先生又整理了“对联谱”,看整个对联谱的编排及选材,其实还是在为马蹄韵立据。
????  
????  律诗与古诗句中平仄安排是针锋相对的,古体中鲜有律句,律诗里更少不合律之句。对联脱胎于骈文与律诗中的对仗(这句话有点笼统,因为这问题早是定论,不再详述),所以在联最初的发展中肯定也受到律诗格律的影响,余先生为这种类型的联仅仅借鉴了律诗的格律来作为联律的参考也就不奇怪了,也是很有道理的。律诗的句式很死板,七言都是223句式,那么律诗的格律也很简单的能总结出来。但对联的发展脱出了律诗的固定句式,字数也开始不完全是五七字,到了明清时更不再是单句联。如果再用律诗中借鉴来的格律来约束发展的对联,已经不再有道理。长联的句脚平仄余先生大都从骈文和前人长联中举例说明的,岃是很有道理的。那么句中平仄又怎样在长篇中变化才显得不呆板?提到长联,长联尚气,就要联系到古体,十年炼气养气,写古体要顺手多了。古诗讲气脉,而且古诗句式多样,按理来说更近于长联的笔法。那么在面临长联的盛行,而长联与古诗更具可比性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能借鉴古诗的声律要求?借鉴不是因袭,在新的时代,音韵学昌盛了,美学也有系统总结了,比较艺术也提出了(可以就音律美、声律美等进行横向联系与比较),对联的发展多样化了,语音、语言习惯都发生变化了,是不是也要有新时代赋予对联格律的新生命呢?我们现在不是不需要规律,而是要寻求比马蹄韵更能说服人的对联格律。
????    
????  骈文是对联起源的重要根基之一,现在的单句联与二句联与骈文关系的脉络清楚可寻。而在余德泉先生的《对联格律·对联谱》中,简单提到了沈约的理论,举的例证里也有骈文,却无法借助散文来说明问题。永明后的骈文在声律上受永明体的影响极大,顺着对联祖先之一的骈文,我们溯现行对联声律起源到这算是一个源头了,而这个源头声律方面的主要活水却是永明体。
????  然后再来看现行对联格律来源的另外一个祖先:律诗。永明体无疑是律诗格律成熟路上一个决定性里程碑。在永明前的汉魏古诗虽然每句字数基本相同了,但句数还很不确定。永明体虽没有律诗那样严格的句数规定,但却是比较短的,沈、宋完善律诗体所依据的声律标准无疑也吸取了永明体的营养,这样一来溯这个源头也到了永明体。
????  
????  而“永明体”产生的音韵基础正是“声律说”,那么我们有必要依此溯源。
 楼主| 发表于 2004-8-20 17: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声律说”产生前的音韵背景




????  每有战乱发生时,也就是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的黄金时代。从音韵角度来看,三代更替及春秋战国诸侯纷争时,各国官方语言在变,方言与方言也相互影响,这也导致了汉语总体上字音与调的变化。就音调而言,段玉裁认为“古无去声”。黄侃与王力认为上古就只有平与入之分,我们不妨从王氏之说:入声中的长入慢慢消失变为去声,短入变为中古的入声,而平声中也产生分化,长平就是中古的平声,短平大部分变为中古的上声,一小部分变为中古的去声(近代关于上古音调争论中还有孔氏的“古无入声”,现在普遍认可段、王之说)。并就六经中字的读音举例来论证“古无去声”说,后又有何九盈先生的补证。但是上古时并无理论上的声调之分,只有读音中自然分化开的音调。正如明陈第认为的“四声之辩,古人未有”;而王念孙与江有诰认为古有四声。我认为这并不矛盾,盖陈说指四声分辨的理论,王与江说侧重于话语中音调本身的有无。
????  “韵”一说也起于东汉后,目前没有史料说明此前存在过韵书,所以古诗的韵部当时可能就是读音上的相谐,也没有形成理论上的韵部。而且古体不论声调,平仄韵通压。顾氏开上古音研究之端,至晚清时上古音分韵部已趋完善,后人增减不得。这是依六经训诂构拟出上古音,然后依韵分部,这证明当时所谓同韵字的读音相类,入乐时能体现同声之美。与中古音比较,我们也可看到字音的变化。(例如我们现在看到的平水韵部中同部字,在现代汉语里也有许多是不同韵的,这就是语音变化的缘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客栈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一个人客栈

GMT+8, 2024-5-18 10: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