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客栈

 找回密码
 加入客栈
楼主: 二泉

[灌水]教学随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5-26 0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5/24

教师的阴谋

“阴谋”的行事特征和什么最相近呢?我想是“艺术”。两者都讲究拐弯,讲究隐藏。一切阴谋家,都是都是最具实力的行为艺术家。以下我讲的,是教师的阴谋。
史金霞在她一篇《从头再来》的教学录里,不经意地提到一个细节:上课了,问学生她穿的这套新衣服怎么样。我没有这样干过,所以对这细节比较注意,我确信这就是个阴谋,表面上和上课内容完全无关,但一下子把师生关系拉近了,把学生的心情熨得舒坦了。这是一种高手的导课法,就象小说里的武林高手,飞花摘叶,也可取人性命。当然这种方法只是阴谋,公开课是不能这么导的。公开课得用“阳”谋。比如本人在上聂绀弩的杂文《我若为王》的公开课时,导入是直接让学生念“聂绀弩”三个字,问学生念的感觉,学生说很拗口(意料之中也),然后分析这三个字都是第四声,属仄声。我说,这是真正的不“平”之音。由此引出杂文的特点,引出聂绀弩的创作风格。这是非常具有语文味道的导入,是一种“阳”谋。
铁皮鼓记夫子的讲座,有个细节——夫子的手机响了,夫子笑着问学生:“是夫人的电话。大家说,我接还是不接?”夫子这话也是个阴谋,他问话前已经完全有把握,学生是会让他接的。但这样问一声,学生享受到了得到尊重的幸福,于是更激起了兴趣。一个和讲座完全无关的电话,却成了一个推动场面气氛的楔机,这是阴谋的力量。想一想,如果他一声不吭抓起手机就跑出外面去,或者说声“对不起,我先接个电话”效果都远没这样问一声的好。
我相信,这样的阴谋不仅仅存在教学中,他应该播撒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楼主| 发表于 2005-5-26 0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乔:很早看到你的回帖,但一直没有新水,不好意思自个猛顶自个的帖,所以拖下来了呵。封你当班长后,我班的学生腰不酸了,背不疼了,腿不抽筋了,走路有劲了,男女同学之间也更诗情画意了。他们说:老师,您去诗谷呆着吧,我们要见阳光,我们要茁壮成长!我听后一琢磨,觉得不对,成长要慢慢来的吧?

喻言:我只是希望把自己的产品弄得漂亮一些,希望而已。能干的学生人人爱呀。
发表于 2005-5-26 1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阴谋?呵呵,真诚的阴谋!
发表于 2005-5-26 2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智者,多谋也~~
发表于 2005-5-27 1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咦?泉老师
你连阴谋都暴露出来啦?
但清香班的同学们还是没有领会
您不好意思自己顶帖
还不是想小小阴谋一下让他们顶啊
他们不知道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
哪里有诗谷班的同学好哪
确实需要茁壮成长一阵子了
另外:
既然他们因为乔乔腿也不抽筋了
请让他们付乔乔药费哦,与高钙片同价;)

这么善解人意的班长哪去找啊
老师再旷课下去
我要透露一下下
最近有好几个老师要挖我去做班长呢
发表于 2005-5-27 1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课了,我问学生我的新发型怎么样?
上课了,最近流行什么歌曲?介绍给我。
上课了,最近我想看漫画书,谁有?
上课了,我的电话响了,并非提前下课。
上课了,那就上课吧。
发表于 2005-5-27 15: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让她们痴迷的,则是今晚她们反复唱的周杰伦念经似的略带反叛的歌曲了。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


当然是幸,这才是人的复兴!我们比西方晚了多少年!
 楼主| 发表于 2005-6-2 22: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鲁迅小说中的"死"

  
  内容提要:本文针对鲁迅现实主义小说中大量出现人物之“死”的现象,探讨这一题材领域形成的原因,认为主要与以下三个方面有关:鲁迅从事小说创作之目的、鲁迅的人生经历、鲁迅个人的独特气质。同时探讨鲁迅在对这类题材的表现上采用的悲喜对照、向死求生的写法。
关键词:鲁迅小说 死 创作目的 气质 经历 悲喜对照 向死求生

一、各种形式的死亡的阴影爬满他的著作

    一个作家经常瞩目并开掘的题材,即他经常喜欢写什么,构成了作家创作独特的外在标志之一。这些题材领域的形成与作家的生活经历直接有关,作家必须写他所熟悉的东西,对不熟悉的东西则需要通过积极接触去熟悉,才能由此获得创作的素材,这也是常有的,但这样一般不大容易形成作家特有的创作题材领域。一位作家特有的题材领域总是位于他生活道路上相当重要的一段,另一方面,这些题材都是最适合表现自己思想的、他认为最有意义的题材。
    通观鲁迅直面现实的两部小说集《呐喊》、《彷徨》中共计小说25篇。里面大量涉及到人物的死,其中对情节发展或揭示主题具有重要作用的就有《孔乙己》(孔乙己)、《药》(夏瑜和华小栓)、《明天》(宝儿)、《阿Q正传》(阿Q)、《白光》(陈士成)、《祝福》(祥林嫂和她的丈夫儿子)、《在酒楼上》(顺姑)、《孤独者》(魏连殳)、《伤逝》(子君)计9篇。在《狂人日记》中,写到狼子村的恶人给大家打死,固然是直接写了人的死,而其通篇的“吃人”之论,跟“死”的主题密切相关,故也在本文的视线之内。
    可以说“各种形式的死亡的阴影爬满他的著作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像鲁迅先生这样如此多地表现死亡事件的恐怕不多见,那么鲁迅先生为什么在他的作品中如此多地表现死亡?这些人的死亡有什么意义?鲁迅如何经营这些死亡情节?本文拟在这几个方面作些粗浅的探讨。

二、探寻形成“死”的题材领域的原因

1、以“死”来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罪恶

    乔治•奥威尔认为,除了谋生的需要,写作有四种最重要的动机,至少是对于非诗歌写作而言。这些动机在每个作家身上存在的程度不同,根据他所生活的外界环境它们所占的比例也会时时变动。它们是: 1.纯粹的个人主义,2.美学热情,3.历史冲动,4.政治目的——这里的“政治”是最广义上的含义。渴望将世界向某个方向推动,改变人们将会去努力实现的那种社会的概念。同样,没有一本书是完全不带一点政治倾向的。那种艺术应与政治无关的观点本身就是一种政治态度②。
    由这个划分标准来为鲁迅的小说创作归类的话,毫无疑义应归入第四类。这可以从鲁迅的很多介绍性的文字中看出来。在他的《呐喊自序》里,鲁迅明确提出“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并且说“这样说来,我的小说和艺术的距离之远,也就可想而知了”。鲁迅又说:“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我们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我怎么做起小说来》)由这些自述,都可以看出,鲁迅的小说创作是自觉与“为艺术”的创作观点划清了界线的。
    在《狂人日记》这篇反封建的宣言中,他用一个著名的象征的词语——“吃人”——激烈地控诉了统治中国数千年的封建主义的骇人听闻的罪行。就在鲁迅所描绘的我国辛亥革命前后社会生活的真实图画中,人们就可以看到:善良、勤劳的祥林嫂是怎样在受尽折磨之后凄惨地死去;可怜的小人物孔乙己又怎样被横暴的丁举人打折了腿,只能用手走路;至死也没有觉悟的流浪雇工阿Q则被把总和举人老爷不明不白地胡乱杀了头。这就是被鲁迅称之为“人肉的筵宴③”的部分内容,是封建主义统治下中国社会血淋淋的真实。
    鲁迅还深切认识到,被压迫人民要摆脱悲惨的命运,只有真情为斗争,但由于反动统治阶级的长期精神毒害,使得他们既对于自己“有被奴役被吃掉的将来”毫无自觉,而且也不能“感到别人的苦痛”④。群众的觉悟状况与他们的实际地位和出路之间存在明显的矛盾。对这个问题,鲁迅始终非常关注。被压迫人民不仅是他着力表现的形象,而且他们的精神世界更是他所着力探索的领域。在《药》中,他让我们看到,华老栓一家的不幸不仅在于他们的悲惨的生活境况,更在于他们对革命者表现的冷人的冷漠,在于他们的愚昧和不觉悟。阿Q更是一个不觉悟群众的典型。他是一个受压迫者,受尽了剥削和屈辱,但是,他对自己被压迫地位却不敢正视,即使有所发觉,又立即用盲目自大、自譬自解、怒目而视、欺凌更弱者等方法,使自己找到一条“奇妙的逃路”。鲁迅严峻地解剖和无情地揭示这一切,目的是为了唤起“疗救”的注意,推动人们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以适应变革现实的要求。
    鲁迅的小说中也有“新的智识者”登场,但这些人物并无“古之英雄和才子气”,他更多地是表现他们的严重缺点和悲剧命运。《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的结局都说明,中国的封建势力和所谓“精神文明”是根深蒂固的,要推翻这样一个强大的敌人,完成反封建的任务,只依靠软弱、动摇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是行不通的,走西方资产阶级走过的争取个性解放和自由的老路也是不行的。
    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中,对国民性的卑怯是深恶痛绝的,他一再针砭在中国传统文化浸淫下国民性的卑怯,他说:“……意图生存,而太卑怯,结果就得死亡。以中国古训中教人苟活的格言如此之多,而中国人偏多死亡,外族偏多侵入,结果适得其反,可见我们蔑弃古训,是刻不容缓的了。⑤”以“死”来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罪恶,是最为有力手段。“死”也是对中国现状最为彻底的否定。这,可以理解为鲁迅小说情节中偏多“死亡”的原因之一,正是他为“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目的所需要。

2、父亲的病死成为鲁迅反思社会人生的起点
 
   再来回顾一下鲁迅思想发展的一些历程。鲁迅初读私塾,遭遇四年多父亲由病到亡的煎熬,生活从小康坠入困顿,饱尝了世态的炎凉,看清了世人的真面目。他说“我要到N进K学堂去了,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⑥。”然后东渡日本学医,希望借助西医来疗救中国人身体的病痛,既而认识到要用文艺运动来改变国人的精神。从这些历程来看,鲁迅父亲的病死,对鲁迅的人生道路的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了他认识社会进而思考改变社会的思想起点。
经历父亲之病后,鲁迅至死不再相信中医,在其小说中,有些人物的医病过程,明显带着他父亲的死的烙痕。《药》里,华小栓患肺病,以康大叔提供的人血馒头为药。使人想起鲁迅为父亲抓药时如何四处搜求稀奇古怪的药引:竹叶十片去尖、经霜三年的甘蔗、原配蟋蟀一对、平地木十株……(《父亲的病》)。《明天》里,医生何小仙面对单四嫂子的焦急询问,说“他中焦塞着。”、“先去吃两帖”、“这是火克金……”在这些语言的描写中,既表现出了鲁迅对中医病理的深度怀疑,也流露出对行医者麻木冷漠的愤懑。而一句“这第一味保婴活命丸,须是贾家老店才有”更是和鲁迅的散文《父亲的病》里的“可惜这一种神药,全城只有一家出售的”一句遥相对应。“神药”固然不“神”,“保婴活命丸”也没有“保”来什么。
    父亲的从病到死,改变了鲁迅的人生道路,使他开始以新的眼光来打量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特点。正如前文所说,一位作家特有的题材领域,总是位于他生活道路上相当重要的一段。对鲁迅来说,这重要的一段,也就包括了他父亲从病到死的过程中他所遭遇的一切世态。

3、鲁迅的独特气质对这一题材形成的影响

    据胡风回忆,鲁迅当年在谈到《孤独者》这篇小说时,曾直言不讳地对他说:“那是写我自己的。”⑦在这篇小说里,有一天,“我”看见魏连殳的样子,觉得很悲凉,却装着微笑说:“你实在亲手造了独头茧,将自己裹在里面了。你应该将世间看得光明些”。这就是说,境由心造,这种孤独处境是自己造成的,因此也可以用自我调整的方式改变。魏连殳却说起了祖母:她是我父亲的继母,我跟她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因此虽然我们生活在一起,但我是不理解她的,我和祖母之间是不通的,但是那一天我看到祖母的孤独感时,“我虽然没有分得她的血液,却也许会继承她的运命”。小说结尾,“我”来看魏连殳,又感到“我”跟魏连殳有某种关系。所以在《孤独者》里,从祖母到魏连殳,再到“我”,有一个“孤独者谱系”,这里没有血缘关系,却传承下来了。
    鲁迅自己在《呐喊自序》里早已有过明白无误的交代:“我在年青时候也曾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又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有研究者根据鲁迅的这段自述,进一步指出:作为潜在的痛苦记忆深藏在鲁迅心灵深处永远不能忘却的,是那“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的“恶梦”;“于是,‘恶梦’中的‘荒原’——不只是‘荒原’的意象,而且包含着‘荒原’隐意中的先驱者的‘荒原’感,以及冲破‘荒原’(荒原感)的希望,这两者之间的撞击、交汇”,构成了《呐喊》(及其全部小说)“内在的潜流”⑧。
    “孤独者”形象是鲁迅小说的独创,也是鲁迅小说“现代性”的突出表征。如果说“奴隶”形象和“看客”形象是鲁迅衡量人的主体意识失落的外在价值标尺,那么,“孤独者”形象则是鲁迅及其笔下的先觉者对主体意识失落的一种内心体验。历史的重负,内心的孤独,焦灼的苦闷,复仇的愿望,面对“奴隶”和“看客”的世界,先觉者的全部心态在“孤独”中得到最为深刻的体现。“孤独者”形象从根本上说是鲁迅的一种内心体验。这在《野草》的《复仇》、《颓败线的颤动》等散文诗中曾以象征的方式直接表现过。《孤独者》中两次出现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的描写,这两次描写伴随着两次大殓的场面和两位不同主人公如同置身荒原的复杂感受,实际上是把大殓的现实场面转化为人物的心理事件:"孤独"感恰恰来自主体在犬群中的极为复杂的内心体验。因此,“孤独”是“独醒”的别名,它来自人物主体意识的觉醒,即从混沌的“群”中分离出来获得个体性自觉,它是构成个体对中国社会进行历史性批判的心理前提。
    鲁迅从无所不在、并时有蔓延趋势的“看客”现象中感受到一种“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与敌意,以及自我与周围环境的悲剧性对立,鲁迅在《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里说,“在我自己,总仿佛觉得我们人人之间各有一道高墙”,“各不相通,并且连自己的手也几乎不懂得自己的足”:不仅“不会感到别人的肉本上的痛苦”,更“不会感到别人精神上的痛苦”。应该说正是这种隔膜与敌对引起的内心孤寂与苍凉构成了前述鲁迅“荒原感”的一个重要侧面,并成为鲁迅写作小说中人物之死的动因之一。
    鲁迅小说中的“死亡”主题,以凄怆剧烈的方式体现了孤独及反抗孤独的生命意识的生成过程及其“抗争”意味。对于狂人、魏连殳、史涓生来说,死亡的威胁、感觉正如同孤独绝望的感觉一样,是他们生命存在的现实真实。然而正是“死亡”的胁迫使他们日益体悟到自我与现实的真实状况,从而不断“抗争”着调整自我的人生态度。这类小说大量采用内心独白的叙事方式(《狂人日记》是日记体,《伤逝》是手记,《孤独者》在叙事过程中夹杂着大段的书信和内心独白,宛如一段悲怆的精神史诗,独白本身便具有深刻的象征意味和哲理意义。因而,寻找和阐释这些错综复杂、纷繁变幻的心理过程的演变逻辑,比之解析小说的外部结构形式更为重要。这种孤独在《狂人日记》等小说中则通过对“死亡”的体验而转化为对世界无名恐惧的陌生和迷惘的情绪,转化为被抛入一种不可理解的荒原之中,听凭死亡和焦虑摆布的情绪。在这种无限的孤独和由于疏离了世界秩序而产生的“被弃”感中,留给人们的只有绝望和对自身生命存在的真实现实的深切体验。这种“被弃”绝望和对自我的体验导出了真正的“孤独”主题:先觉者的幻灭。但《狂人日记》所包含的深刻的悖论在于: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绝境,恰恰又为具有内省自觉和坚韧深刻气质的“狂人”体认到自己生命存在的现状,从而转化为反抗“孤独”的内在心理趋向。于是,他向死而生,反抗孤独。《阿Q正传》极为典型地呈现了独特的、鲁迅式的世界模式。它对中国民族精神与现实的历史命运的阐释建立在荒诞、夸张、变形又不失真实的基础上:在阿Q无家可归的孤独中,在阿Q寻找归宿的努力中,在阿Q的生的困恼中,在阿Q面临死亡的恐惧中,在阿Q临刑的幻觉中,……我们发现那惶惑、不安、恐惧、孤独、绝望并不仅仅属于阿Q,而是属于那颗终于并不能超然的心灵。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阿Q们生存的世界的无情否定,不又是作家对灵魂中的“阿Q生存的世界”的“抗争”吗?毫无疑问,并非鲁迅所有的小说都直接呈示着反抗“孤独”的生命意义,但从作品形成的前提看,小说又确乎是鲁迅自己反抗“孤独”的一种象征。

三、对“死”的题材处理的两个特点

1、以喜审悲

    鲁迅的孤独感,不但成为了他写出众多人物之死的动因之一,而且直接影响了他对人物死的悲剧情节的审视方法:以喜审悲。他不拘一格地把喜剧因素引入到悲剧中来,对艺术的丑角进行反向的审美关照,以婉而多讽、怪诞的风格和笑的特征拉大了读者与文本的心理结构,既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感,突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苍凉,也使营构了小说中一种美的张力,创造出自己新的特色。
    其一是刻画出悲剧主人公的喜剧色采。例如对阿Q的刻画,写他的精神胜利法,写他的心理:“然而不到十秒钟,阿Q也心满意足地得胜地走了,他觉得他是第一人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你算是什么东西’呢!?”写他的自语:“好,……我要什么就要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得得,锵锵!悔不该,酒醉错斩了郑贤弟……”写他画圆:“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着手写出人物的可笑之处,然而其命运又是极其可悲的。类似的写法,也同样表现在对孔乙己这个人物的塑造上。
    其一是以幽默、轻松的笔调描写看客。在《阿Q正传》中写阿Q临刑前游街示众,周围是“张着嘴的看客”、“蚂蚁似的人”,而那些喝彩的人们“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是这样的一个死囚呵,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这个结尾可谓滑稽、诙谐,它采用客观叙事视角来叙述,极其精到而传神。死亡本就是一出悲剧,而人们却要喝彩,此其一怪;以自己对行刑方式的嗜好来开死亡的玩笑,此其二怪;在别人走向坟墓时寻乐无望并加以埋怨,此其三怪;这种悖于伦理、良知、恶之又恶的怪癖实在让人无言以对、哭笑不得。另外,在《药》中描写围观的民众“颈项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押住了,向上提着。”这些比喻、夸张、白描的手法增强了讽刺的效果,在审美心理上给读者以生动、形象、有力的美感。
    在《孔一己》中以“我”只有在孔一己到店的时候,才可以笑几声来回忆下文,然后写了所有喝酒人的笑,孩子们的笑,掌柜的笑,孔一己在笑声中辛酸地出场,又在笑声中悲惨地隐去,这无疑是流着血和泪的笑,这种心理的错位大大拉开了看者与示者的距离,起到一种反差的审美效果。《狂人日记》中写“其中最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那青面獠牙的一伙人,便都哄笑起来”,“自然都欢天喜地的发出一种呜呜咽咽的笑声”……这无疑把生活中平常而隐的东西暴露出来,通过笑看到恐惧、悲剧,从而在对丑的戏弄和嘲笑中获得美感,鲁迅先生作品中的笑者和被笑者都是同一性质的群体,笑别人也就是笑自己,这种民族的劣习就是一个大染缸。
    萨利认为,人们在发笑时和在游戏时的心绪是根本相同的,“发笑,在于对规章的违犯,或对秩序的破坏,和在于尊严的丧失。⑾”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鲁迅在文章往往以看者的笑来对示者进行幸灾乐祸的玩味,通过笑来增强喜剧性的效果,以笑来释悲、笑中带刺,犀利精深、发人深省。

2、向“死”而生

    当然,细观鲁迅触及到“死”的小说,我们似乎也发现了鲁迅在小说结构上的一种苦心设置与追求,在他的小说(当然不会是全部)里,不论情节发展,还是情感、心理上的推演,往往有一个“顶点”,通常是情节上人物的“死亡”,在推至死亡的“顶点”之后,又反激出一种“死”后之“生”。日本的伊藤虎丸曾总结出鲁迅的一种“终末论”思想。而所谓“终末论”,是一种宗教哲学,提倡“在必死中求生”,即在旧的人格、伦理的消亡中,求得新的精神之再生。用孙玉石先生的话来说,“这一颇有点佛教的涅味道的在旧的人格、伦理的‘死亡’中获得人的‘精神的再生’的思想,表现了人的精神追求的蜕变过程”⑿。这种蜕变过程在《狂人日记》中获得了充分的表现:  

    “如同我们看到的那样,狂人当初所感受到的恐怖,只不过是本能的,感觉的。但是,随着作品的展开,这种恐怖愈来愈变成了“被吃”的死的恐怖。死,开始只是自己的死,但不久就推而广之,被当作“四千年吃人”的死来理解了。小说末尾,主人公觉悟到“我也吃过人”时,死,已被当作“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的死的意思,再一次和自己本身联系起来。这种死,至今已不再是生物的生命完结的死了,而是一种社会的、人格的死了。随着死的恐怖在小说中的展开,从单纯的本能的恐怖,变成了社会、人格的恐怖。小说主人公的自觉,也随着死的恐怖的深化(?)而深化,终于达到了“我也吃过人”的赎罪的自觉的高度……与其说不理解死在于生,不如说觉悟到生在于死。小说末尾,主人公觉悟到自己的存在担负着“四千年吃人履历”的重担,已经把死作为和现在的生的本身是不可分割的这事实来理解了。这恰好同“所谓终于,并非预想到这个世界的末日,而是说,这个世界说到底乃是终末的”这种理论是完全一致的。而且,这种死的形式,必须说,的的确确是终末论的死⒀。”

    《狂人日记》里的结尾:“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表现了对未来的深远的希望。在《药》里,“老女人”去看夏瑜的坟,发现“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暗示革命者夏瑜终于被人忘却。在《阿Q正传》里,阿Q被处决后,举人老爷、赵秀才他们“便渐渐都发生了遗老的气味”。《孤独者》里,“我”离开了魏连殳的死尸,“我的心地就轻松起来,坦然地在潮湿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在《明天》的结尾,也有“那暗夜为想变成明天,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伤逝》的结尾里说“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去”。
这些结尾,都表现出一种向死而生,于无所希望中得救的希望,成为区别于现实的另一角度上的鞭策力量。这跟鲁迅著文的目的“疗救社会”是一以贯之的。

注释:
①夏洛安《鲁迅作品的黑暗面》:“鲁迅作品里的希望与灵感时常与阴暗并存,看来鲁迅是一个善于描写死的丑恶的能手……丧仪,坟墓,死刑,特别是杀头,还有病痛,这些题目都吸引着他创造性想象,在他的作品中反复出现,各种形式死亡的阴影爬满他的著作。”(转引自 吴礼明《〈阿Q正传〉的文学社会学批评》http://www.xfblog.com)
    ②奥威尔:《我为何而写作》(http://www.netbig.com/topic/1016/20010416/102000.htm)
③鲁迅:《坟•灯下漫笔》
④鲁迅:《坟•灯下漫笔》
⑤鲁迅:《华盖集•北京通信》
⑥鲁迅《呐喊•自序》
⑦钱理群:《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在酒楼上〉、〈孤独者〉和〈伤逝〉》(http://www.ruiwen.com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⑧钱理群:《心灵的探寻》第十五章《梦》
⑨钱理群、王得后:《鲁迅小说全编•前言》
⑩高远东:《〈祝福〉:僧道释吃人的寓言》(转引自钱理群、王得后《鲁迅小说全编•前言》)
⑾ 阿•尼柯尔《西欧戏剧理论》(转引自谢超《鲁迅作品中看客形象的美学价值》,http://www.ruiwen.com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⑿孙玉石《思考历史:日本一代有良知学者的灵魂——序伊藤虎丸〈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转引自吴晓东《鲁迅的原点》)
⒀伊藤虎丸《鲁迅、创造 社与日本文学——中日近现代比较文学初探》(转引自吴晓东《鲁迅的原点》)


参考书目:
1、钱理群、王得后编《鲁迅小说全编》(渐江文艺出版社,1991年11月版)
2、张千力选注《鲁迅选集杂文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版)
3、《鲁迅研究集刊》(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4月版)
4、金宏达《中国现代小说的光与色》(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5月版)
5、靳杰邦、王世家主编《中学语文课本鲁迅作品详解》(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版)
6、《中国大学学术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
7、互联网
 楼主| 发表于 2005-6-2 23: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会排版,否则上面这篇文章按论文的标准格式排下来也有些象一篇论文了。花了我不少时间,但写完后觉得这是我的最狗屁的一篇文章。

不过从此我就是本科文凭啦!想到这点,只觉太阳对我微笑,小草向我点头,美眉冲我抛媚眼,就连街头的乞丐也举着个破盆子象老跟班一样的紧随着我……
我要大声向毛主席汇报:俺也是本科生啦……
 楼主| 发表于 2005-6-2 23: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幽兰照水在2005-5-27 15:52:00的发言:
让她们痴迷的,则是今晚她们反复唱的周杰伦念经似的略带反叛的歌曲了。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


当然是幸,这才是人的复兴!我们比西方晚了多少年!


是不是拔高了周杰伦的歌?会不会庸俗化了人的复兴?待考呵
 楼主| 发表于 2005-6-2 2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乔乔:你真是个好班长呵。顺便告诉你,班长竞选过去好久了,家里上次送的啤酒也喝得差不多了,是不是考虑该换届选举了?

东涛:也提提你对导入的一些想法?
发表于 2005-6-3 08: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恭喜!
呵呵。
只是那论文太长……
发表于 2005-6-3 09: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导入

由具体到抽象,是学生认识的重要规律。应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导入新课,可以“以事喻理”,使复杂而抽象的理论问题,变得易于理解和接受;同时,还可使学生懂得“留心处处皆学问”,日常生活当中的现象都寓有科学的道理,进而激发学好新知的欲望。“智慧的发展必然是从具体到抽象”,采用直观教具导入新课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形象化,更加真切、可信。

“学则须疑”。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疑问,在惊奇、紧张的心理状态中导入新课,是常用方法。

好的导入目的就是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引起学生对新知学习活动的兴趣,由对学习活动本身的直接兴趣(无意注意)发展成对学习活动结果的间接兴趣(有意注意);好的导入还可以唤起学生的理智感,在积极参与新知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发表于 2005-6-4 1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更在于他们对革命者表现的冷人的冷漠,---惊人的冷漠?
他觉得他是第一人能够自轻自贱的人-----第一个
颈项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押住了,向上提着。----我记得肯定不是押字,应该是捉字吧?

对不起二泉老师,论文太长
我扫了一眼挑出这几个似乎不太妥当的地方
也没时间细看还有没有漏网的.
由于TT老师送了我太多啤酒外加补品
我昨天搬了一整天还没弄完,所以忘了替你审稿了
我已经答应去他班上当班长了
虽然我不大懂数学,但"爱好文学"如今听起来滑稽得很
况且你知道,假如一个老师礼贤下士三顾茅庐来请人当班长
是很难让人拒绝的.
尤其是在这个表现优秀的班长越来越被忽略的情况下.
换届就换届吧?同时兼两个班的班长我也马上要忙不过来了.

哈哈,顺便说一声,比我本科时写白朗宁夫人那篇强多了
那时我只记得要凑够5000字了,是英文.
不管当不当得成班长,
我还是保留着对您的尊敬;)
 楼主| 发表于 2005-6-4 16: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6/4

    “何等大事,被爱!何等更大事,爱!心因激情而英雄化了。除了纯洁的东西以外,心里什么也没有了;除了高贵和伟大的东西以外,它什么也不依附了。邪恶的思想已经不能再在这心里滋长,正如荨麻不能生在冰山上。欲念和庸俗的冲动所不能攀援的崇高宁静的灵魂高踞青天,镇压着人世间的乌云和黑影,疯狂,虚伪,仇恨,虚荣,卑贱,并且只感到来自命运底下的深沉的震撼,有如山峰感知地震。”

    我的班上有个固定节目,每节课轮流由一位同学于前一天在黑板上抄出他最喜欢的句子,然后在课堂上带领同学读,然后表达自己对这句话的感悟。接下来由其他同学自由补充发言。在这种交流中不时会冒出一些令人称奇的言说。
    上面这段话是我在晚自习时看到同学抄在黑板上的,一读就惊悚起来,这是多么有力量的表达啊。他贯注着一股真正的原始强力,向我席卷过来,把长期霸占我脑子和心灵的所谓轻盈、幽默、冷静、机巧、聪慧等等的面纱撕开,露出其黑瘦失血的本相。
    我所喜欢的作家中有人能写出这样的话吗?我想没有。
    中国的作家家中人有能写出这样的话吗?我想也没有。
    写出这段话的人是雨果,出处是《悲惨世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客栈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一个人客栈

GMT+8, 2024-5-29 12: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