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客栈

 找回密码
 加入客栈
查看: 714|回复: 6

努力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2-11-10 1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努力

谢谢如梦兄,这些已打印下来,好好得看一下,最近也没写什么了,就是看书,然后学习,再模仿,谢谢各位对我的帮助!
发表于 2002-11-10 1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王兄:好的,等我再整理一下~~
秦兄:别客气,慢慢来,多写多练,就成~~
发表于 2002-11-10 2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志者事竟成
   与秦兄共勉
发表于 2002-11-11 04: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斋主:《曲律》可否贴来?这东东没地方买去:)
发表于 2002-11-12 18: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曲律(上 )
(参考自王力《汉语诗律学》,涂宗涛《诗词曲格律纲要》二书)

一,曲,曲与词,北曲与南曲:

1,曲的起源:

——曲,与词有渊源关系;曲是由词演变而成的,如曲的宫调,调名,体制,有不少即来源于词,一些词调直接变成曲调,曲的小令源于寻常散词,曲的联套源于联章词,北曲的‘带过曲’源于词的犯调……等。(词是配燕乐的歌词,而曲是与新兴的‘胡乐’相配的歌词 )

2,曲与词的主要区别 :

(1),词的字句有一定,曲的字数没有一定,甚至在有些曲调里,增句也是可以的。(2),词韵大致依照诗韵,曲韵则另立韵部(分为十九部)。
(3),词有平上去入四声,北曲则入声已消失,归入平上去三声等。
除上述这些外,还有:曲为单调(带过曲例外,个别曲调也有例外),词则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在语言上,曲比词更加口语化等,但由于它们都是配合音乐的长短句,在诗的本质是相同的。

3,北曲与南曲的主要区别:

——所谓北曲,即是中州的音调;南曲,即是大江以南的音调,今天所说的元曲,指的就是北曲。北曲与南曲的主要不同之点有:北曲有十二宫调,南曲有九宫十三调;北曲字较多因而节拍较快,南曲字较少因而节拍较慢;在板式上,北曲板拍的缓急,变动不拘,常有一字而下三、四板的,南曲则每宫每支都有一定的格式;北曲的衬字多,南曲的衬字少,有所谓的‘衬不过三’;北曲用七音阶,无入声字,南曲用五音阶(以笛的小工为例,七音阶是指:凡、工、尺、上、乙、四、合。五音阶少凡、乙),有入声字;北曲早期演出以鼓、笛、拍、为伴奏乐器(后以弦乐伴奏为主),南曲则以箫、笛伴奏,在风格上,北曲豪放,南曲柔婉……等。

二,小令,联套,吟诵谱 :

——北曲,还有散曲与杂剧之分。杂剧:就是一种带科(动作)、白(道白)的歌剧剧本,只能用联套。散曲没有科、白,不是戏剧,与长短句的词相近(更加口语化),是供人吟咏的,它既可用小令,也可用联套。

1,小令 :

——是指一首单调的曲文,和诗的一首,词的一阕相当,每首一韵到底。小令还有‘带过曲’和‘重头’的讲究,所谓‘重头’,即是用同一曲调,重复作两首或两首以上的曲文,如张可久用同一[中吕]《卖花声》的曲调,连续分做《春》、《夏》、《秋》、《冬》四首,每首的韵亦各有不同,总题目叫《四时乐兴》,这种形式即叫‘重头’(在元人的小令中,最常见的曲子可参见有关曲谱)。

2,联套 :

——也称‘散套’或‘套数’:是把同一宫调的若干支曲,按照一定规则联缀起来的,凡是散曲中的联套,不带科白,要求全套一韵到底,每套必有《尾》,以示全套乐曲已成一阕;《尾》也有称《煞》、《煞尾》、《收尾》、《结音》、《庆余》的(有少数联套不用《尾》,如以带过曲作结即无《尾》),联套联缀的先后次序,不是随意的,是有它自己的规则的。

3,吟诵谱 :

——是另一种北曲曲谱,只载宫调,注平仄(或注板式),不注工尺,它只供人吟诵而不是为了歌唱,可称之为北曲的‘吟诵谱’(亦即后人按曲牌的规定的平仄句式来填词的曲谱,与词谱同)。。。。。。

三,关于曲调(包括宫调):

1,北曲的十二宫调 :

——北曲共分为十二个宫调,即(1)黄钟,(2)正宫,(3)大石调,(4)小石调,(5)仙吕,(6)中吕,(7)南吕,(8)双调,(9)越调,(10)商调,(11)商角调,(12)般涉调。但在元杂剧中,实际上只用了九个宫调,即: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等五宫和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等四调,合称为九宫。

2,北曲的曲牌 :

——曲调也称为曲牌,据周德清《中原音韵》统计,元代北曲共有335个曲调,即(1)黄钟24调,(2)正宫25调,(3)仙吕42调,(4)南吕21调,(5)中吕32调,(6)大石调21调,(7)小石调5调,(8)般涉调8调,(9)商角调6调,(10)商调16调,(11)越调35调,(12)双调100调等 。

3,关于宫调的声情 :

——宫调的声情,大体上有些区别,黄钟、双调多用于喜剧,仙吕也近于喜剧;南吕、商调多用于悲剧;中吕、正宫、大石、越调既用于喜剧也用于悲剧(但这只是大体而言)。

4,曲调与词调的比较 :

——北曲的曲调,有的跟词调的名称、句数、字数、平仄都完全相同,是由词调直接变成了曲调,有的曲调与词调虽然调名相同,但在格律上却不尽相同,二者不是一回事的,还有,在元曲中,有许多曲调是新创的,完全不同于词调,如《山坡羊》、《耍孩儿》、《呆骨朵》等 。

——曲调和词调还有一点不同,即是词调的选用没有什么限制,作者可根据内容需要自由选用词调,而曲调的选用却有一定的限制,如:《天净沙》、《叨叨令》,小令和套数都能用,《山坡羊》(属中吕宫)却只能用于小令,反之,有的曲调如:《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只能用于套数,不能用于小令,此外,由于每个曲调都属于不同的宫调,如[正宫]有《端正好》,[仙吕]也有《端正好》,这应看为两个不同的曲调。

5,联套中的常见联缀形式例说:

——元曲的联套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调联缀而成的,而在联缀的次序上,又是有规则的,有些曲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什么曲调在前,什么曲调在后,都有规则可寻,这种前后联缀的关系几乎已经定形化的,这很可能是这些曲调的音律正好彼此衔接而又好听,才在套数里把联缀的次序固定下来,在元杂剧中,不仅联套有规则可寻,甚至它的每一折用什么宫调,也大致有个规定的。据《元剧联套述例》一书的分析(根据元杂剧119种进行综合分析)指出:楔子多置于首折之前(也可加在各折中间),如《王子·一·误入桃源》,即将楔子放在第三折之间),多用[仙吕宫],首折也多用[仙吕宫],第二折常用[南吕宫]或[正宫],第三折多用[中吕宫],第四折多用[双调],其它如[黄钟宫]、[越调]、[商调]、[大石调]则为各折所通用(可详见《元明乐府套数举略〉、《元剧联套述例〉等书 )。

6,关于‘借宫’:

——联套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支曲子联缀而成的,在杂剧的联套中,是否可用不同宫调的曲调,这就必须懂得‘借宫’的知识;所谓‘借宫’,并不是随便可借,大约须宫调相近,然后才可借,‘借宫’只有杂剧的套数才有这种现象,散曲的套数则不借宫。

——通常借宫的情况主要有:

(1)[正宫]可借[中吕宫]的《叫声〉、《鲍老儿〉、《十二月〉、《尧民歌〉、《快活三〉、《朝天子〉,也可借[仙吕宫]的《村里连鼓〉、《元和令〉、《上马娇〉、《胜葫芦》。
(2)[仙吕宫]可借[双调]的《得胜乐 》。
(3)[南吕宫]可借[黄钟宫]的《神仗儿》,也可借[双调]的《水仙子》、《荆山玉》、《竹枝歌》。
(4)[中吕宫]最常见的是借[正宫]的《脱布衫》、《小粱州》和[般涉]的《哨遍》、《耍孩儿》,其次是借[正宫]的《六幺遍》([仙吕宫]的《六幺序》)、《白鹤子》、《蛮姑儿》、《穷河西》、《伴读书》等([仙吕宫]《后庭花》)、《双鸳鸯》,也可借[般涉]的《墙头花》。
(5)[双调]可借[南吕宫]的《干荷叶》、《梧桐树》、《金字经》,也可借[仙吕宫]的《金盏儿》和[中吕宫]的《卖花声煞 》。
(6)[越调]可借[仙吕宫]的《醉中天》、《醉扶归》。
(7)[商调]可借[仙吕宫]的《后庭花》、《青哥儿》,[双调]的《春闺怨》、《雁儿落》、《得胜令》([正宫]《小粱州》),《牡丹春》、《秋江送》,[仙吕宫]的《双雁儿》、《柳叶儿》、《上京马》([中吕宫]《山坡羊》),《四季花》、《元和令》、《上马娇》、《游四门》、《胜葫芦》,[黄钟宫]的《节节高》、《四门子》等 。

7,关于‘带过曲’:

——根据上面‘联套’的道理,在小令里就产生了‘带过曲’的形式,即作者填完一调,意犹未尽,就再选一两个宫调相同而音律恰能衔接的曲调继续填写(中间空一字),并在曲调的调名上标明‘XXX带过(带、过、兼)XXX’。在两调的‘音律恰能衔接’这一点上,曲的‘带过曲’和词的‘犯调’相似。

——据隋树森缉《全元散曲》:元人小令中‘带过曲’共有二十六种形式,即:《一锭银过大德乐》、《十二月过尧民歌》、《山坡羊过青哥儿》、《玉娇枝过四块玉》、《叨叨令过折桂令》、《快活三过朝天子》、《快活三过朝天子四换头》、《快活三过朝天子四边静》、《那吒令过鹊踏枝寄生草》、《脱布衫过小粱州》、《水仙子过折桂令》(一名《湘妃游月宫》)、《雁儿落过得胜令》(一名《鸿门凯歌》)、《雁儿落过清江引碧玉箫》、《黄蔷薇过庆元贞》、《齐天乐过红衫儿》、《醉高歌过红秀鞋》、《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等。以元人乔吉的[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忆别)为例:‘殷勤红叶诗。冷淡黄花市。清江天水笺,白雁云烟字。游子去何之?无处寄新词。酒醒灯昏夜,窗寒梦觉时。寻思。谈笑十年事。嗟咨。风流两鬓丝。’(《全元散曲》第633页)。前面已提到,什么曲调在前,什么曲调在后,都有规则可寻,不是乱联一气的。据《元剧联套述例》所载,[双调]的《雁儿落》之后经常是接《得胜令》,故乔吉的这首《忆别》的曲调标明[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就是说由这两个曲调组成的,因此应这样理解:‘XXX带过XXX’,即同一宫调的A曲调加上音律恰能与之衔接的B曲调组成这首小令(最多不超过三调)。某些‘带过曲’的形式,由于常用,无形中成了新的曲调,故赋予新的调名;如这首《雁儿落过得胜令》又名《鸿门凯歌》,即是一例……等。

——凡是‘带过曲’,不管由二或三个曲调组成,要求必须一韵到底。

——————————————————————————————————————

老天,打了一整天,才打了个上篇(下篇还有差不多再加一倍的内容,是有关于平仄、句式、曲禁、曲韵等的内容的。。。),实在不想再打字了,如有兴趣涉猎的,可找有关的书籍再看吧。另告诸兄:因工作忙,再没时间上网了,就此别过诸位,祝大家玩的开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2-11-12 18:32:28编辑过]
发表于 2002-11-12 2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斋主!!!惜别。。。
发表于 2002-11-14 1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梦斋主是热心之人:)不要说拜拜,希望有空还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客栈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一个人客栈

GMT+8, 2024-5-18 13: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