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客栈

 找回密码
 加入客栈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回复
楼主: 湘子滇客

[分享]王 羲 之 作 品 欣&nbsp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5 16: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行穰帖》

  《行穰帖》,纸本,二行,十五字,现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有董其昌跋:“东坡所谓‘君家两行十三字,气压邺侯三万签’者,此帖是耶?”乾隆帝则赞它“于浑穆中精光内韫”。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5 16: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月都下帖》

  二帖合装裱为一卷,为唐代临本。《七月帖》上有“绍兴”朱文联玺,及“明昌宝玩”,可知此帖经南宋高宗(一一二七~一一六二)内府收藏后,曾归金章宗(一一八九~一二○八)。行笔流畅散逸,却乏遒力。由帖文可知,羲之与来信问候者皆身体、心绪欠佳。《都下帖》末行有几字仅存其半,参考《淳化阁帖》所刻,显然是裁割“仁”字以下二十七字。帖中所提桓公是指桓温,蔡公为蔡谟,此帖作成于穆帝永和十二年(三五六)此时王羲之已辞官年余,但仍不能忘怀朝廷戎机。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5 16: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虞帖》

  

  

  


  唐摹王羲之草书硬黄本。高23.5厘米, 横26厘米, 共七行,五十八字。体势灵动绰约,丰肌秀骨,远胜右军《如何帖》。此卷为北宋内府旧藏,至今尚何存原装,帖前有宋徽宗赵佶金书签题《晋王羲之上虞帖》,卷有南唐内府 “集贤院御书印”、“内合同印” 以及宋内府朱文双龙圆印、“政和”、“宣和”、“御书”葫芦印、“内府图书之印”等。明代曾藏晋王府,后由韩逢禧、梁清标、商载、程定夷递藏。明代詹景凤《东图玄览》、清代安仪周《墨缘汇观》有著录。原迹现藏上海博物馆。有影印本行世。

  《上虞帖》凡七行,其文曰:

  得书知问吾夜来腹痛

  不堪见卿甚恨想行复来

  修龄来经日今在上

  虞月未当去重熙旦

  便西与别不可言不知

  安所在未审时意云何

  甚令人耿耿

  帖中大都是回答来书所问,其中提到三个人,修龄是王导的从弟王廙之子王胡之的字,与王羲之为从兄弟。重熙是郄鉴之子郗昙的字,是王羲之的妻弟,另一个"不知安所在"的安,当然为谢安。当时谢安在临安山中泛海之际,故其时王羲之不知谢安在何处。谢安屡举不起,当时在朝士大夫频有烦言,今又不知其所在,故云"未审时意云何"。

  《上虞帖》的发现有一个曲折过程。"文革"期间,抄家物资中书画堆积如山,不知有多少书画在这一劫难中烟飞尘灭。而珍贵的王羲之《上虞帖》(唐代摹本)是经过博物馆一批人的抢救,才免于灰飞烟灭的灾难。1972年的一个普通的日子,在清理抄家书画时,万育仁代表上海博物馆参加书画及工艺品的清理工作。在那些和垃圾存放之一起的工艺品的仓库里,他发现《上虞帖》被当作一般书法扔在一个竹筐里。也许是出于好奇,也许出于一种职业的敏感,他打开卷子一看,被其独特的艺术性已经非同寻常的风貌所震惊,于是他把它带回到博物馆,准备请有关专家鉴定。经过一番鉴定,专家确认为其为赝品,又被打入冷宫。

  就这样《上虞帖》又默默地在寂寞中沉默了三年。

  时隔三年,"文革"临近结束前,万育仁又重提《上虞帖》。重新返回工作岗位的沈之瑜及书画保管部主任马承源看了,认为是件好东西,但是很难判别其真伪,于是他们又请来了谢稚柳来作鉴定。

  于是谢氏做了大量而又细致的工作,把它与唐宋的许多作品作了比较,他可以很肯定《上虞帖》所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他的思绪在历史长河中追本溯源,感到一种难得的喜悦。然而《上虞帖》究竟是什么朝代的摹本?

  这个疑团一直困扰着谢稚柳。

  正当他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候,在帖的右上角有南唐的"集贤院御书印"跃入眼眸。下面还有一方印,已经模糊不清。

  这一方是什么印呢?

  这或许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谢稚柳一时还看不清楚。他把《上虞帖》收了起来,准备第二天再看。对重要的古书画,他总不是看一遍就算了,而是要反复看,一方面是为了欣赏,更为重要的是想看得更仔细些,判断得更准确一些。

  晚上,他把帖又展开在床前的桌子上。在灯光上,又看了很长时间。他想起曾看到过一段记载,清末时期,收藏者逃难,把《上虞帖》缝在棉衣里,由北方带到南方,自那以后,就失去了它的信息。现在不知道为何人收藏?也不知道从哪里来到抄家文物之中。

  又过了几天,谢稚柳再研究这件作品的时候,突然想到,这方印章可能就是南唐的"内合同印",但印痕已经模糊不清了,怎么办呢?幸好这时候有科学技术的帮忙了。博物馆从其他单位特地借来一台射线机,用同位素钴60一照射,奇迹出现了,果然显出"内合同印"和"集贤院御书印"两个印章。这两方印章在宋代被称为金印,而历史记载中有此两个印章的书法作品只有《上虞帖》,这一证据,就基本上确定了《上虞帖》是唐代摹本的说法。后来,经过上海博物馆裱画师的努力,这两个印章又清晰地再现出来了。

  而上海博物馆也终于有了王羲之的作品。

  每当提起这件事,谁都难忘当初在一堆抄家书画中发现它的万育仁先生。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5 16: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游目帖》

  《游目帖》,十一行,一百零一字,藏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毁于广岛原子弹爆炸事件。其书纵逸蹈厉而多变化,然法度森严,线条间极富张力,精神外耀。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5 16: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道帖》

  《大道帖》,纸本,二行,十字,现藏台湾。在右军草书中,最为突出,后人称它为“一笔书”。明张丑《清河书画舫》云:“老笔纷披,所谓一笔书也。”十字中,前五字一笔联绵,次两字联缀,复次两字又钩联,最后一“耶”字以末笔竖画一贯直下,控制尺幅的空白。强作一笔书的人,往往有做作之嫌,而王羲之此书则如天际行云,宛若游龙,弥足珍贵。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5 16: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淳化阁帖》

  《淳化阁帖》全名《淳化秘阁法帖》,是中国法书丛帖之祖。所谓法帖,即古代名书家的墨迹经双钩描摹后,刻在石版或木版上,再拓印装订成帖。淳化三年(992年),宋太宗拿出秘阁所藏历代名家法书,令翰林院侍书王著编成。最初《淳化阁帖》刻于枣木版上,宋太宗拓成阁帖赏赐近臣。后木版毁于战火,故传世拓本极少。后世重刻的《淳化阁帖》版本甚多,这次抢救回来的是《淳化阁帖》中的祖刻本,也即最早的版本,因此极为珍贵。

  

  

  ??将我国宋代以前书法家名作一网打尽的“万帖之祖”——北宋《淳化阁帖》被上海博物馆以450万美元天价自海外购得后,将于9月份公开展出,与观众见面。这将是这件迄今为止价格最高的中国书画作品第一次公开展览。

  价值450万美元的《淳化阁帖》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法帖合集(法帖是我国古代用来传承和介绍著名书法作品的印刷品)。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汪庆正介绍,这4卷《淳化阁帖》是从一名美国私人收藏家手里购得的,分别为4、6、7、8卷。《淳化阁帖》共10卷,第4卷是柳公权、欧阳询等名家的书法,6、7、8是书圣王羲之之作,共有160多帖,也是这次抢救回来的最珍贵文物。《淳化阁帖》的450万美元是迄今为止我国价格最高的书法作品,远高于去年故宫博物院以3000万元人民币天价购得的宋代米芾《研山铭》手卷。

  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在谈到该帖的时候曾经说过,中国书法传承历史上,《淳化阁帖》有著特殊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汇帖,基本将宋以前书家名作一网打尽。陈燮君透露,著名碑帖家兼书法家启功和著名文物鉴定家杨仁凯都认为,《淳化阁帖》的回归是新中国成立后重要的文物抢救举措。

  上博副馆长汪庆正说,《淳化阁帖》是中国碑帖的老祖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丛帖,现在仍然能够有真迹保存下来实属不易。特别是其中的王羲之书法,价值极高,他介绍说:“在唐太宗的时候,王羲之的书法有3000多卷,到了宋太宗时只有160余件,今天全世界真真假假的王羲之(其实都是摹本)加到一起,仅有20件。《淳化阁帖》能有最早的版本保存下来实属不易。如今一个雍正粉彩花瓶都可以卖到4000多万元港币,我是中国陶瓷学会的会长,但不主张买那些花瓶。这4卷《淳化阁帖》是中国帖学的祖宗,其历史价值、文化艺术内涵远胜那4000万的雍正花瓶。帖中的160余幅王羲之书法,可以说是下真迹一等的‘准真迹’,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回归过程 美国藏家让它归故里

  历史上这4卷《淳化阁帖》一直流传有序,最早为南宋王淮、贾似道等大家收藏,元朝被赵孟頫收藏,清代被大收藏家孙承泽、安歧、李宗瀚、李瑞清等递藏。上个世纪40年代曾经在上海出现过,后来就流出国门。20世纪80年代,在香港的一次艺术品拍卖会上,为美籍犹太人安思远以30万美元拍下。

  1996年,安思远应北京故宫博物院之邀,将此祖刻《阁帖》带到北京进行特别展览,引起极大轰动,启功先生曾专门撰文评价此帖。

  汪庆正介绍,上海博物馆一直想收购此帖,多方与安思远保持联系,曾委托原国家文物局外事处处长王立梅赴美与之洽谈,终以450万美元成交。据悉,此前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比利时的博物馆、日本的藏家以及中国的拍卖行等也都想要这一阁帖,出价均不低于这个数。安思远说:“《淳化阁帖》是中国的宝物,还是让它回归故里吧。”

  汪庆正介绍,为了能让更多的人欣赏到这4卷《淳化阁帖》,上海博物馆正在筹备将其印刷成书,此工作正在进行,其印刷水准不会低于《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的大型画册,可逼真再现《淳化阁帖》之神韵,售价5000元一本。9月底,上博还将举办特展,4卷《淳化阁帖》将与观众见面。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5 16: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澄清堂帖》

  所谓的[ 集帖 ]就是集合很多人的笔迹刻石,然后作成拓本供人鉴赏或习字之用,而澄清堂帖就是集王羲之的字重刻而成的。[ 澄清堂 ]为南宋海陵提举茶盐司的一所厅堂,嘉泰年间,常平使者施宿集合王羲之的字重刻而成,称[ 澄清堂帖 ]。字体结构纵横纯熟,行笔飞动。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5 16: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湘子按]
凡学书之人必学二王,已是众人共识。然学其书体,不熟悉其作品和其生世必然影响学书者对其作品真正价值的把握,为促使自己在学书时尽可能把握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及艺术感染力,我花了将近三个小时的时间将‘书圣’先人的作品收集于此,目的有二:一,为自己做个资料库,二,为真正喜欢书法的朋友提供一个学习的机会!!
若谁还有上面没贴出来的作品希望能一并贡献出来,与同好们资源共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客栈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一个人客栈

GMT+8, 2024-5-19 09: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