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客栈

 找回密码
 加入客栈
查看: 5731|回复: 3

解读《论语别裁》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5 18: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礼”是孔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研究孔子“礼”的时候,注意孔子“礼”的变化,是十分有意义的。
  《论语》中有三章就记录这个问题。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为政》)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八佾》)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同上)
  对于这个问题南先生接的很好,他说:“孔子是东周时代的人,这意思就是说,周代的文化也是要变的,而将来的历史演变,不必说下一代会变成什么样子,就是千百万年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也可以知道。孔子并不是有宗教性的神通,也不是先知,换句话说,是他要人凭借智慧,多读历史,就知道过去。既然用上述的法则,循历史的轨迹就可以知道过去,用同一法则,也就能知道未来。”实际上南先生也承认孔子的“礼”是经过改造而有新意的礼。我们都有这样的认识,孔子是很守旧的,但是他并不是停滞不前的,他主张通过逐步改良的形式来适应形势的变化,这种主张引来“守旧”二字。同样对待管仲的三章语录中,也可以体现这个思想变化(参见《八佾》,《宪问》),对于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管仲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宪问》),南先生大讲管鲍之交,最后说了几句这里讲“仁”的含义,有点本末倒置了。
  从蛰居点上讲孔子的“礼”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几天来我思考“礼”包括哪些内容,于是我大体翻了翻《论语》,认为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正名思想。为什么将它引入“礼”之中,我是这样认为的,“名”表示的是一种秩序、规范、法则,“正名”就是拥有管理这些事务的合理名分。《子路》中有这样一段: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孔子的理由是名分不正,说出话来就不顺;说出化来不顺,事情就做不成;事情做不成,礼乐就兴不起来;礼乐兴不起来,刑罚就不能得当;刑罚不能得当,人们就会连手足都不晓得安放在哪里才好。所以君子顶出了一个名分,一定是可以处理好的。
  二、等级制度。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颜渊》)这里表现的等级制度就很明显,等级制度是众所皆知的,在《先进》中,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这一章虽说是,孔子是鲁国的大夫,不能没有车而出行,但其中也不免有等机]级制度的缩影。
  三、典章制度。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为政》)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八佾》)这里的“礼”就是文献典章制度,是指夏商以及孔子以前的周的文献典章制度。孔子的“礼”不是自己凭空创造的,而是通过对这些典章制度文献,述而不作,有所损益的。
  四、民风习俗,立朝礼仪。《乡党》中的有些行为举止,表现到这一点上。在乡间与朝堂上的不同,接见外宾。从入公门到出公门,“过位”、“开堂”以至“私窥”都是很典范的。
  五、日常行为规范。我在《三读》中说了孝和礼的关系,所以这里就不说了。日常行为中的“孝”、“敬”、“节”等都是在行“礼”,它们表现出来的行为举止,都是礼。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这个很典型的。
  六、知过能改。这一句归到“礼”中,是说孔子对有错误的人的态度和知错能改人的作用。人难免不犯错误,但只要犯了能改就是好的。
  这种礼的实行有两种,一是教化,一是“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还要正人先正己,通过有效的方法来实现教化。另一种“约”是说虽讲道德,但也要有点约束力。
  《论语》中提到仁和礼的地方很多。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十世之后的事情,是不会知道的,但有一点可以知道,就是百世之后的礼,必将是对周礼的改造。因为商周之礼就是对夏商之礼的改造。综观社会制度史,新制度必是对旧制度的继承和否定。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周礼也是在变的,而且是无时不在变。从商周推到后世,就是这个道理。孔子讲:“周监于二代,郁郁乎哉!吾从周。”(《八佾》)孔子是说周礼十分丰富,因为它借鉴了夏商之礼,于是他就从周礼而行。但他不是死守周礼,他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信,非礼勿动”(《颜渊》),死守善道。
  可见:1、礼是可变的,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2、礼的变化有一个标准就是“仁”。孔子提到的“仁”很多,这种仁的思想是以礼这种形式来表现的。孔子讲:“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克己复礼的目的就要达到“仁”,只要每天反省,遵从礼道,天下就太平,仁道就会发扬光大。我们不能简单的讲克己复礼就是要恢复周礼,孔子好礼,但他讲的是随时代发展变化经过改造的“礼”,不是周礼,性质发生了变化。“克己复礼”是说礼不过是实行仁的方法,而仁才是以礼克己的目的。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这里孔子讲学、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不逾距,就有礼和仁在内。七十以前不断的修行,要以礼克己而达到仁;七十以后,修行达到一定境界,从本心出发所有的言行,都符合仁,这是对礼的一种超越。这表明在人开始学习道理时,尚要以礼来约束,但达到道德的至高境界,人就不必以礼而来,因为他达到仁的境界,他的行为便是礼,因为此时的他以是一圣人矣。
  “仁”是第一位的,“礼”是第二位的,没有仁的礼和没有礼的仁,孔子认为都是不可取的。“仁”是内容,“礼”是形式,以仁充实礼的内容,又以充实了的礼作为实行仁的方法,借以完成仁的目的。
  实际上我找寻了“一以贯之”的东西,我觉得是“仁”而不是“礼”。
 楼主| 发表于 2006-1-15 18: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算将南先生的《论语别裁》草草看了一遍,也是该总结我对南先生《论语别裁》的认识问题的时候了,思前想后,我准备从为什么要写那五个帖子?我是怎样写那五个帖子的?两个方面来说说我对南先生《论语别裁》的认识。
  我写那五个帖子的初衷是对南先生学识的钦佩,我在《初读》中很明显的讲了这个问题,除最后一条之外,都是我对南先生前言的理解。我在读《论语别裁》时,有位同学知道我在读,他就跟我说读完了,和他说,因为他读了两遍了。但是这位同学压根底就对儒家的思想没有兴趣,不是说他和我交流这一方面,太不够格而是说南先生书的普及程度和流通的广泛性。也正因为如此才有此书一直出版,并很畅销,就是一个普及,通俗易懂。前些日子,我发了几个帖子,提到传统文化普及这个问题。它的关键之处就是如何使繁琐复杂的经典著作明了通俗。有些同学说《圣经》很好懂,就象讲故事一样,但是《圣经》是基督教神学的总纲。现代人在紧张的工作之余,看一些传统的东西,自然要求是明了通俗的书籍,所以普及的一个关键,就在于运用明了通俗的传统文化基础普及读物来引导,并不是要靠某些大家学者说几句话而使大家认识到国故的重要,而是使这些国故自身的魅力吸引我们这些人。这一点上南先生功德无量。南先生的书中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故事性强,其中的中外典故,以及儒释道三家的故事和思想穿插其中引人入胜,这样可以引起读者的求知欲望,将全书读下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推理性强,心理说法的应用恰倒好处。我看了南先生的书之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我读《学而》就很有体会。这个体会就在于南先生将其连通起来,如第一章的解说,对“学而时习之”等的分析是胜人一筹的。
  直言不韪的说,南先生的《别裁》还是有不足之处的。我在前五个帖子中对南先生的部分不足之处,谈了谈自己的看法。我的这些看法在别人眼里也是有不足之处。至于南先生的不足,或许还有,我也发现了不少,只是我的读书方法发生改变,所以不再挑毛病了。至于这样改变我在后面来说。确实,我是很爱挑毛病的,所以从《再读》开始,就挑了,之后,我有些后悔,为什么哪?这里留个伏笔,我在后面来谈。我看《别裁》除了有解释的不足之处之外,另一个就是考证不明了。我在《四读》中孔子自他父亲去世后,他母亲就带他离开了他父亲的家。再兴兄说可能有个姐姐,不是南先生的错,这个我不清楚,所以不好说。另一个就是在解释“克己复礼”一章时,他讲了“大光明”说到文天祥我看也值得商榷,我认为无有此事。还有一个就是解释时有的地方本末倒置。我说这个本末倒置和南先生喜欢漫无边际地聊侃很有关系。我上面说南先生的书将历史故事和儒释道三家典故融入其中,这是他的优点,但是要有个适度的原则。这个原则掌握不好,便是化优为劣了。《里仁》之中讲了一大把子的“仁”,究竟是什么我没有弄明白南先生的真正的仁,而有些不知所云了。我很赞成南先生所说的《论语》有一条总纲,是互相联系的,因为我从前年到现在始终没有走出《论语》的圈子,我认为孔子对曾子和子贡所说的“一以贯之”的东西是“仁”,这就是那条总纲。不是南先生所说的,将《论语》裁开两半,在《颜渊》开头说的:“下论《先进》第十一篇已经讲完了,这是对于上论的《学而》——个人的内养,《为政》——个人发挥到外用的一些事实的注解。”这种分法有问题,他还没有深入的了解《论语》。
  基于这些原因,我想说说怎样来读《论语别裁》的方法和态度。南先生的《论语别裁》是要读的,因为读南先生的《别裁》,一方面能引起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引发我们对问题的思考;另一方面,对《别裁》中所涉及到的儒释道三家问题进行理性反思,引发对过去认识的修正。有这两点,就可以使大家更深层次地去读《论语》、想《论语》、看传统文化类的书,对于国故的普及很有帮助。我看对《别裁》的态度应是把它当作是个启蒙性的,引发性的基础读物来看待,这样要求我们这些读《别裁》的人们不必固守其说,还要进一步地读其他的《论语》注解类书,以及“中国哲学史”类的书籍中所讲的有关内容,认真的进行批判地读。
  我怎样写这五个帖子的?这个问题,我想说的主要是由于读《别裁》而引发我的思考,由所思而写出来的帖子。读南先生所论传统文化在现在传播难的论述,而有《初读》;看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以及对照董子竹先生的《论语正裁——再与南怀瑾商榷》,而有《再读》;读《论语》中有子一段,论“根”与“本”,而有《三读》;不同意南先生对孔子自述学问道路,对旧帖改造,而有《四读》;看《别裁》中对“礼”的阐述,而有《五读》。
  这五个帖子的写作中,我是借题发挥的,并不是对《别裁》而发,而是集中这几天来的所思所想,大胆地说自己还不完全成熟的东西。我在前面说我读《别裁》的态度地改变和挑毛病的减少,我这里谈一谈。我觉得读书,不是以书读书,而是以已有认识而读书,就是说要联系起来读,引发自己对旧的认识的反思和得到新的认识,所以我觉得挑毛病,固然是一种反思,但它的范围不广。我也挑了不少,也是对我过去学习《论语》的反思,也是为了提醒大家《别裁》讲的并不是真理性的,是可以商榷的。开始的时候,还和一般人一样爱挑个毛病,后来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就少了。我现在注重的是对以前认识的反思,前一个月我在准备我的帖子《简述苏轼〈论语说〉》,这样想“无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这个地方看说的不好,因为如果你交你认为比你强的人,那么比你强的人会和你交往吗?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它的意思是:自己要看到朋友的长处,别人总有优于自己的地方,并不市真正的不去交接不如自己的人。有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在这个过程中,真正涉及到《别裁》的似乎没有多少,大部分是借题发挥而已。我总结了它们重新思考“一以贯之”的东西,重申“仁”和“礼”的关系,说明这个“一以贯之”的就是“仁”。
  为什么要这样做?我认为现在要使儒家在现代社会中起到作用,必须从孔子的思想开始。就如同学语文一样,先知字词,而后才能通晓大义,才能学好。对于儒家是否能适应我们这个社会需要我们重新思考,我们现在不是说要使儒家再独占鳌头,而是使其的生命再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从我个人而言,大半是信古的,因为学力尚浅,对于古人之言不敢不从。在读《论语》时,就比较信诸家的解释。这种信不是指信何晏《集释》,朱熹《集注》全以为真,我对近人程树德的《集释》和杨树达、杨峻伯的成果也是分析的,有取舍的。这种分析和取舍,只是凭我的理解用此注来代替彼注,至于说有所创新,或发明之类的,则是无从谈起。一直以来,认为古人中,尤其市被誉为圣贤人的大家们的言论,终是有用的,不变的真理存在,或是与真理相近而不被人们所发现,由此而可以入真理殿堂的东西。1934年,冯先生在布拉格召开的第八次国际哲学会议上作《中国现代哲学》的发言,其中有这样一段:“我们现在有兴趣于东方西方的互相解释,而不是互相批评。我们把它们看作人类进步同一趋势的不同实例,人类本性同一原理的不同表现。”这段话很值得深思。依我的意思就是先弄清楚了,再进行批判、改造。这就是我为什么这样做的理由。
  说到这里,我觉得应是说我读南先生书的总的感受的时候了。可以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读了《论语别裁》受益非浅啊!
发表于 2006-1-20 14: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收了再说!
发表于 2006-1-22 1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此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客栈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一个人客栈

GMT+8, 2024-3-29 17: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